关于假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被假释,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B、乙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不得适用假释C、丙是累犯,因盗窃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可以适用假释D、丁是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不构成累犯

题目

关于假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被假释,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 B、乙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不得适用假释
  • C、丙是累犯,因盗窃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可以适用假释
  • D、丁是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不构成累犯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假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被假释,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B、乙因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不得适用假释C、丙是累犯,因盗窃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可以适用假释D、丁是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不构成累犯”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答案:A,B,C
    解析:
    解析:本题涉及假释的适用问题。A项错误之处在于混淆了假释与管制的考察问题;B项与C项错误之处均在于误解了《刑法》第81条第2款关于假释禁止性条件的规定:即暴力性犯罪必须同时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者才不能适用假释,而累犯不论判处刑期长短均不得适用假释;D项正确,因为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应当是撤销假释、数罪并罚而非构成累犯的问题。

  • 第2题:

    关于假释,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期徒刑的考验期限为15年
    B.对于因故意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都不得适用假释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假释。无期徒刑的考验期限为10年。所以选项A错误。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必须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才不适用假释,不满10年的是可以适用的,选项B太过绝对。选项C累犯无论如何也不能适用假释。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由于刑罚还未执行完毕,不能构成累犯。所以选项D正确。

  • 第3题:

    关于假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 B、对于犯故意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单选题
    根据《刑法》的规定,关于假释,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5年

    B

    对于因故意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都不得适用假释

    C

    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5题:

    单选题
    假释是附条件的将犯罪分子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关于假释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但是离开所居住的市可以不用批准

    B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C

    对于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累犯也可以适用假释

    D

    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20年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第八十四条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①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②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③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④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B项,《刑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由于刑罚还未执行完毕,不能构成累犯。C项,第八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D项,第八十三条规定,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

  • 第6题:

    关于假释,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问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答案:B
    解析:
    【精解】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是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而不是对被假释的犯罪分子的限制。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所以,对于累犯,一律不适用假释。而对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如果其宣告刑没有达到10年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同样可以假释。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数罪并罚,不能按照累犯来处理。故选B项。

  • 第7题:

    关于假释,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期徒刑的考验期限为15年
    • B、对于因故意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都不得适用假释
    •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正确答案:D

  • 第8题:

    甲因抢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执行4年后被假释。假释期间,甲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假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6年真题]
    A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

    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C

    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刑法》第84条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①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②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③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④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系政治自由,不因假释被限制。
    BC两项,《刑法》第81条第2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D项,《刑法》第86条第1款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71条先并后减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另外,假释考验期内,该犯罪人刑罚尚未执行完毕,不符合成立累犯的时间条件。因此,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