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的共性技术需求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题目

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的共性技术需求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相似考题
更多“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的共性技术需求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水煤气生产工艺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水煤气生产有间歇式生产的特点,间歇式生产水煤气是以吹风阶段和制气阶段组成的工作循环。鼓空气阶段称为吹风阶段,生成的气体称吹出气。吹蒸汽阶段称制气阶段,制得的气体称水煤气。吹出气应尽量回收利用,目前的工艺多采用燃烧室,吹出气在其中燃烧后通人废热锅炉,用以生产蒸汽。这不但回收它的物理热,同时也回收利用化学热。制气阶段生产的水煤气经清洗净化后通入贮气槽中。间歇式生产必须具有储存和调节作用的贮气柜。

  • 第2题:

    黄酒发酵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敞口式发酵、边糖化边发酵、高浓度发酵、低温长时间后发酵。

  • 第3题:

    植物生物质资源有哪些?共性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由绿色植物将太阳能直接或间接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后固定和贮藏在植物体内的能量成为植物生物质能。包括传统的林木生物质资源、野生禾本科植物、农作物秸秆、竹材以及木质废弃物等。它们主要的化学组成与木材相同,是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的天然有机复合体,是具有众多细胞组成的生物结构。

  • 第4题:

    发酵生物产品分离纯化的生产工艺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⑴原材料的预处理
    ⑵颗粒性杂质的去除
    ⑶可溶性杂质的去除和目标产物的初步纯化
    ⑷目标产物精制
    ⑸目标产物的成品加工

  • 第5题:

    发酵培养基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根据发酵的产物合成的特点来设计培养基
    对菌体生长与产物相偶联的发酵类型,充分满足细胞生长繁殖的培养基就能获得最大的产物。
    对于生产氨基酸等含氮的化合物时,它的发酵培养基除供给充足的碳源物质外,还应该添加足够的铵盐或尿素等氮素化合物。
    (2)发酵培养基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应尽可能高些,这样在同等或相近的转化率条件下有利于提高单位容积发酵罐的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3)发酵培养基需耗用大量原料,因此,原料来源、原材料的质量以及价格等必须予以重视。

  • 第6题:

    补料分批发酵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持续供给菌体维持和生长所必须的营养,能保持发酵液中有较高的活菌体浓度;不断补料稀释,对降低发酵液的黏度,改善发酵液的流变性质;增加好氧发酵的供氧。

  • 第7题:

    发酵液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含水多,产物含量低;
    2)含菌体蛋白;
    3)溶有原来培养基成分;
    4)相当多的副产物和色素;
    5)易被杂菌污染或使产物进一步分解;
    6)易起泡,粘性物质多。

  • 第8题:

    问答题
    黄酒发酵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敞口式发酵、边糖化边发酵、高浓度发酵、低温长时间后发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过程是什么?发酵控制原理及其关键控制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发酵工艺过程:
    1.生产孢子的制备
    2.种子罐培养工艺
    3.发酵罐培养工艺
    控制原理:发酵过程需连续流加葡萄糖,硫酸铵以及前提物质苯乙酸盐,补糖率是最关键的控制指标:不同时期分段控制。在青霉素的生产中,及时调节各个因素减少对产量的影响,如培养基,补充碳源,氮源,无机盐流加控制,添加前体等;控制适宜的温度和ph,溶解氧以及菌体浓度。最后要注意消沫,影响呼吸代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发酵生物产品分离纯化的生产工艺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⑴原材料的预处理
    ⑵颗粒性杂质的去除
    ⑶可溶性杂质的去除和目标产物的初步纯化
    ⑷目标产物精制
    ⑸目标产物的成品加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水煤气生产工艺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水煤气生产有间歇式生产的特点,间歇式生产水煤气是以吹风阶段和制气阶段组成的工作循环。鼓空气阶段称为吹风阶段,生成的气体称吹出气。吹蒸汽阶段称制气阶段,制得的气体称水煤气。吹出气应尽量回收利用,目前的工艺多采用燃烧室,吹出气在其中燃烧后通人废热锅炉,用以生产蒸汽。这不但回收它的物理热,同时也回收利用化学热。制气阶段生产的水煤气经清洗净化后通入贮气槽中。间歇式生产必须具有储存和调节作用的贮气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氨基酸发酵涉及的内容有那些?其技术的关键是什么?

    正确答案: 氨基酸发酵技术涉及代谢控制理论和定向育种理论及操作技术,其内容包括: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及设备灭菌、空气除菌、种子扩大培养、传质与传热、发酵过程控制理论与操作;氨基酸的提取与精制的方法及操作。
    发酵关键在于是否能够解除微生物代谢控制机制,能否打破微生物正常的调节,从而达到人为地控制微生物代谢的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酒按照生产工艺如何分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按照生产工艺可以把酒分为发酵酒、蒸馏酒。


    正确答案: (1)发酵酒。发醉酒就是把含有淀粉和糖分的原料发醉糖化而形成的酒,又称“酿造酒”“原汁酒”。发酵酒的主要原料是谷物和水果,其特点是酒精含量低,其酒精含量通常在15%以下。常见的发酵酒有葡萄酒、啤酒、水果酒、黄酒、米酒等。
    (2)蒸馏酒。蒸馏酒是将发酵得到的酒液经过蒸馏提纯所得到的酒精含量较高的酒液,常见的蒸馏酒有白兰地、威士忌、金酒、伏特加、朗姆酒、特基拉酒,以及中国的白酒等。酒或蒸馏酒为基酒,加人药材、香料等物质,通过浸泡、混合、勾兑等方法加工而成的酒精饮料。常见的配制酒有味美思酒、比特酒、甜食酒,以及中国的人参酒、三蛇酒等。

  • 第14题:

    抗生素发酵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微生物的发育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大量繁殖菌体,二是菌体生长减慢,菌体细胞内大量合成各种代谢产物。因此抗生素的发酵过程也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代谢旺盛,微生物分介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来合成细胞物质,从而大量繁殖菌丝体,这时初级代谢油管酶活力高而抗生素合成有关酶受抑制,因为不合成抗生素或合成抗生素的量极少。抗生素发酵的第二个时期代谢活动减弱,初级代谢有关酶受抑制,菌丝生长大大减慢,仅维持菌丝量的平衡,抗生素合成有关酶的抑制被介除,大量合成抗生素。

  • 第15题:

    非发酵菌“培养温度”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多数非发酵菌培养温度以30℃为宜,有的更适宜生长于室温(8~22℃)。故常规标本应先培养于35~37℃,再培养于30℃或室温。

  • 第16题:

    发酵工程的特点及微生物的共性.


    正确答案: 发酵过程的特点:
    -发酵过程以生物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数十个反应过程能够象单一反应一样,在发酵设备中一次完成。
    -反应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能耗少,设备较简单。原料以农副产品、再生资源(植物秸杆、木屑)为主。-可生产复杂的化合物。
    -发酵过程需防止杂菌污染(设备灭菌、空气过滤)。
    -除利用微生物外,还可以用动植物细胞和酶,也可以用人工构建的遗传工程菌进行反应。
    -投资少、见效快、利润丰厚。是生物工程制品的最后表达形式。微生物的共性:(1)对周围环境的温度、压强、渗透压、酸碱度等条件有极大的适应能力。(2)有极强的消化能力。(3)有极强的繁殖能力。

  • 第17题:

    黄酒发酵方式中,喂饭式发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喂饭次数可以是2次或3次,以3次最佳;
    (2)多次投料使主发酵时间延长,酒醅翻动剧烈,既适合用陶缸发酵,也很适合大罐发酵生产和浓醪发酵的自动开耙;
    (3)糖化发酵剂为麦曲和酒药两类并用;
    (4)酒醅中不会形成过高的糖分而影响酵母活力,可以生成较高浓度的酒精,出酒率较其他方法的高,达27%左右。

  • 第18题:

    发酵性腌制品和非发酵性腌制品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发酵性腌制品:腌制过程进行强烈的乳酸发酵作用,同时还伴随有轻微的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所得到的制品是发酵性腌制品。利用发酵所产生的乳酸与加入的食盐及香料等防腐保藏和增进风味。发酵性腌制品包括泡菜和酸菜;
    非发酵性腌制品:采用高盐腌制,腌制过程不产生发酵或只轻微发酵,所得到的制品是非发酵性腌制品。利用高浓度的食盐、糖及其他调味品防腐保藏和增进风味。非发酵性腌制品包括咸菜、酱菜和糖醋菜。

  • 第19题:

    发酵产品的生产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发酵产品的生产特点:
    (1)一般操作条件比较温和;
    (2)以淀粉、糖蜜等为主,辅以少量有机、无机氮源为原料;
    (3)过程反应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
    (4)能合成复杂的化合物如酶、光学活性体等;
    (5)能进行一些特殊反应,如官能团导入;
    (6)生产产品的生物体本身也是产物,含有多种物质;
    (7)生产过程中,需要防止杂菌污染;
    (8)菌种性能被改变,从而获得新的反应性能或提高生产率。

  • 第20题:

    问答题
    抗生素发酵生产工艺的共性技术需求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发酵过程普遍流加一种碳源,氮源,如葡萄糖和硫酸铵,ph值通过流加氨水进行调节,很多抗生素在发酵中后期流入前体,对提高产量非常有益。抗生素发酵绝大多数为好氧培养,必须连续通入大量无菌空气。全过程大功率搅拌。发酵液得预处手里,一般加絮凝剂沉淀蛋白,过滤去除菌丝体发酵滤液的提取常用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树脂法,沉淀法,吸附法等提纯浓缩,然后结晶干燥得纯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特点)是什么?表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单位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体积小,面积大;二、吸收多,转化快;三、生长旺,繁殖快;四、适应强,易变异;五、分布广,种类多。表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单位是nm或μ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我国古代发酵技术的最大发明创造之一是什么?它对后来发酵工艺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酒曲的发现。用曲酿酒的发明促进了发酵化学的发展,用曲酿酒是中国酒酿造的最大特色,是中西酒文化的分水岭。因为酒曲中含有很多的糖化与发酵的酿酒微生物,所以它具有边糖化边发酵的工艺特点。传统酒曲的生产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挑选优良曲种,代代相传(种曲是上年生产的,并经过当年酿酒生产实践后,证明质量优良的,可作下年作曲种传代)。第二种是制麦曲的菌种来源,主要是原料、辅料、覆盖物(稻草等)、水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与空气等,在曲房环境中,所存在的微生物,新区房霉菌和老曲房霉菌,春夏秋冬的季节都是有区别的。不过大都选择在夏天发酵新曲。这是因为夏天的气候适合霉菌等微生物繁殖,可节省能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茄子对肥料的需求特点及施肥技术是什么?

    正确答案: 从茄子的全生育期来看,苗期氮、磷、钾的吸收量仅为各吸收总量的0.05%、0.07%、0.09%;开花初期逐渐增加分别为7.0%、.70%、6.0%、左右;到盛果期至采收末期吸收量比氮、磷高很多。在收获的早、中期特别注意追施速效化肥,以保证中后产量;在高温的夏季注意灌水与施肥的结合。
    (1)苗床施肥:草炭加20%腐熟马粪,5—10%人粪尿,每立方米混合物再加0.3—0.5公斤硫酸铵,1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硫酸锌和1公斤石灰(调节草木炭的酸度)。
    (2)基肥:定植前施足,每施腐熟厩肥1500—25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草木灰75—100公斤或钾肥5—7.5。
    (3)追肥:等花瓣凋落,果实长到直径3厘米以上时,每亩应及时追施硫铵15公斤,随着浇一次水再隔15天,亩施硫铵15—20公斤,从第二次追肥起到收获前10天止。每隔10—15天施肥一次,施适量稍浓的粪肥或亩施尿素25公斤,如基肥中磷肥不足苗期应及时追施磷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