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用抗生素控制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
第1题:
中心静脉导管可常规使用抗生素+肝素封管液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液感染。
第2题:
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小时内的患者有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
第3题:
ICU如何预防控制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
第4题:
哪个不是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表现是()
第5题:
头皮帽状腱膜下血肿发生感染,正确的处理是()。
第6题:
如何加强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第7题: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途径是什么?
第8题:
关于血管内导管,叙述正确的是()。
第9题:
严格掌握血管内插管的适应症
选用硅胶导管
保持导管通常
及时应用抗生素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早期加压包扎
热敷、促使血肿自行吸收
穿剌抽出积血,然后加压包扎,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尽早切开引流,并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第13题: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措施护理、血培养?
第14题:
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病人应如何应用抗生素进行感染控制?
第15题:
对可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患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第16题:
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措施不包括()。
第17题: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除导管48小时内患者出现的()部位感染、或隧道感染、或()感染等临床表现的感染。
第18题: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
第19题:
为预防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第20题:
若患者不存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症状和体征,无须对所有拔出的导管进行常规性病原学检查
不推荐对导管尖端进行定性的肉汤培养
对于长期留置的血管内导管,如果穿刺点和导管头半定量培养菌落计数均小于15cfu/plate,考虑血管内导管不是血流感染的感染源
怀疑存在导管相关感染,穿刺点处有渗液或分泌物,可不使用拭子取样送检病原学培养,应行血培养
怀疑存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给予抗感染药物前应抽取双份血进行培养,一份通过血管内导管取,一份通过外周静脉取
第21题:
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产后生殖器官的感染
第22题:
第23题:
在进行导管相关操作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正确的手部消毒是减少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有效措施
定期更换中心静脉导管
无需常规使用抗生素涂层导管
全身抗生素的使用对预防导管相关血行感染无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