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世纪起,一些进步的地主阶级思想家开始对传统的“讳言财利”的态度提出异议。
第1题:
叶适从就“事功”来定“义理”的观点出发,根本上否定了传统的“讳言财利”思想。
第2题:
王守仁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
A对
B错
第3题:
孔子的“君子罕言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金钱和货币的态度。
第4题:
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在反思和批评儒家思想的同时,又继承了传统儒学思想的一些精髓。下列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①以天下为己任②凡为帝王皆贼也③是非取决于学校④经世致用
第5题:
中国的传统是对皇帝及皇权的敬畏,“没有犯错的皇帝,只有做错的宰相”,而开始从制度上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思想家是()
第6题:
王守仁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
第7题:
传统的财利观是()。
第8题: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所代表时()的利益。
第9题:
讳言财利
以天下之财与天下共理之
公赋独立
罢私藏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守仁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
A对
B错
第14题:
提倡进步教育,改革传统教育,被誉为“进步教育之父”的是()。
第15题:
井喷控制费用保险可采取预约保险方式,新探井眼的保险责任开始时间是()。
第16题: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基于()。
第17题: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间不长,但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一些规范,如“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仁中取利”已蕴涵了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
第18题:
守仁是代表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
第19题:
在古代中国,人们把理想的社会称为“大同”社会。追求“大同”,曾是一些思想家毕生奋斗的目标。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就带有明显的“大同”痕迹。从“大同”到“天下为公”属于传统文化继承中的()继承。
第20题: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共同批判继承的主要思想是()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对
错
第24题:
帕克
杜威
贝尔斯
斯坦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