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财利观是()。
A.讳言财利
B.以天下之财与天下共理之
C.公赋独立
D.罢私藏
第1题:
A、义
B、财
C、才
D、仁
第2题:
第3题:
社会舆论判断善恶的依据是传统文化习惯形成的()。
第4题:
古代商道:以义为利,趋义避财。所以商道在中国化的解释里会有两个字,利和义。
第5题:
韩非认为实行"法治"的理论依据是()。
第6题:
叶适从就“事功”来定“义理”的观点出发,根本上否定了传统的“讳言财利”思想。
第7题:
从11世纪起,一些进步的地主阶级思想家开始对传统的“讳言财利”的态度提出异议。
第8题:
传统人事管理的中心是()
第9题:
在工作中,领导者主要应对和处理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第10题:
讳言财利
以天下之财与天下共理之
公赋独立
罢私藏
第11题:
人
物
财
事
第12题:
传统安全观的安全理念是“优态共存”
传统安全观是狭义的安全观
非传统安全是广义的安全观
非传统安全观的安全理念是“危机对抗”
第13题:
社会舆论判断善恶的依据是( )。
A.传统习惯形成的善恶观
B.社会进步之后形成的新的善恶观
C.集体的利益观
D.传统习惯形成的善恶观和社会进步后形成的善恶观
第14题:
传统磺脲类药物与亚莫利在β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分别是:()
第15题:
社会舆论判断善恶的依据是()
第16题:
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传统的发展观?(对传统发展观的哲学反思)
第17题:
知识经济对教育管理的挑战()
第18题:
传统的财利观是()。
第19题:
知识经济对教育管理挑战()。
第20题:
传统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观的区别包括()。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人主挟大利的利害观
人民众而货财寡的人口论
欲利自为的人性论
法与时转的历史进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