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 经济史
问题:论述中国与西方国家经济近代化的道路。...
查看答案
问题: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原因是()。A、维持了近三百年的和平时期B、玉米、红薯、花生、马铃薯等高产作物、新作物品种的广泛传播C、清朝的仁政,如,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D、计划生育工作不得力E、卫生条件得到改善...
问题: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米”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上述现象说明()A、地区性分工扩大B、手工业生产力提高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问题:平准...
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是()A、“千耦其耘”的大规模简单协作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C、“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生产方式D、大规模分工合作...
问题: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问题:“代田法”是先把田地开成一条条深宽各一尺的垄和沟。第一年把庄稼种...
问题:商税...
问题:使黔首自实田...
问题:废两改元...
问题:一条鞭法(地丁制度)...
问题:鸦片战争后至甲午战争前外国资本在华的规模和特点是()。A、创办银行、航运公司、工厂企业,进行早期资本输出B、非法工厂已达100多家C、外国在华投资总计在2-3亿美元左右D、利用在华所获得的利润进行再投资E、不是直接投资...
问题:到1948年,在中国投资最多,占投资总额45%的国家是()...
问题:改革开放之初,如此多的海外华人投资大陆建设,最根本的文化因素是(...
问题:1948年8月,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发行的是()。A、法币B、联银券C、金圆券D、银圆券...
问题:伪满中央银行...
问题:买办制度的变化及外商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控制()。A、20世纪后,买办制度被高级职员制和经销制所取代B、高级职员制,主要是对以往买办与洋商之间的关系作了一些改变,即取消保证金、佣金等买办之内容,改为单纯雇佣性质的职员制C、经销制也叫地区包销制,由外国在华商人资本直接与众多华商建立密切的商业联系D、(1)“五口通商”时期:外国工业品在中国严重滞销;鸦片贸易泛滥,长期占据进口商品首位E、70年代以后洋货进口增长。洋货进口从1870年的6369.3万关两增至1894年的16210.3万关两;出口由5529.5万关...
问题:近代票号的最大主顾清政府及各级官员,因此随着清政府的倒台票号也走向了衰落。...
问题:中国传统社会中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及特点是什么?...
问题:中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兴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