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桑弘羊财税改革及其影响?
第1题:
简述桑弘羊的商业致富论。
桑弘羊否定农业是创造财富唯一来源的观点,提出商业致富论。他说:“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致也。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盐铁论•力耕》)桑弘羊不仅否定农业是财富的唯一本源的观点,而且否定劳动可以致富。他从商品流通的必要性为商业辩护,还从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工去说明商品流通的重要性。桑弘羊对于对外贸易的作用也有充分的认识,并积极提倡外贸。他认为通过对外贸易可以换取更多商品进口,使得“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也。异物内流则国用饶,利不外泄则民用给矣”(《盐铁论•力耕》)。他虽然指出“富国何必用本农”,但仍承认农业是“本”,并不否定农业生产,其重商的目的是“农商交易,以利本末”。
第2题:
简述桑弘羊的货币与价格观念是什么?
桑弘羊认为货币是财富,也认识到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交币通施”,他坚持并贯彻了货币铸造权的集中,认为统一币制是稳定货币价值的唯一手段。对于价格,他认为以其作为平衡轻重关系的工具,由国家加以管理运用。运用价格政策,力求达到:
一是调节物质的聚散;
二是作到一定的物品有一定的价格,使“贵贱有平而民不疑”,反对贵贱无常的市场价格。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简述预算收支分类改革的及其对政府会计的影响。
(1)对政府收入进行了统一分类。
(2)建立了支出的功能分类体系。
(3)建立了支出的经济分类体系。预算收支分类改革对政府会计没有根本的影响。只是预算收入、支出、结余的明细科目发生了变化。
略
第6题:
简述摊丁入地改革及其意义?
第7题: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不依靠农业富国的改革家。
第8题:
简述财税环境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桑弘羊经济上的干涉政策。
他肯定山林川泽为国家所有,故应该加以控制,不能自由开放,他认为山泽之利必在深山穷谷之中,如果自由开放,事实上归豪强所专有,如此,小则兼并百姓,大则危害国家。故必须由国家加以控制。
第14题:
简述桑弘羊的消费概念是什么?
桑弘羊片面继承《管子》的消费观,认为不修房屋则木材不能发挥作用,不丰富饮食即无人猎禽兽,不用绣花的祭服则女工不能施其技巧。《管子》主张在社会再生产因消费不足而受到影响时增加消费以刺激生产的办法,而桑弘羊将其无限扩大,并用来反对崇俭的消费观。他认为如果人人崇俭,天下财物不能广为流通,即失去以多济少,以有易无的交换作用。故他强调兴末利可以起本。
第15题:
第16题:
简述中国现行税制及其改革综述?
我国现阶段双主体税制的特征:是以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为双主体,其它税种配合发挥作用的税制体系,是一种多税种的复税制。现阶段实行双主体税制结构的原因。一方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要求税收及税种设置要有助于国家产业政策、分配政策和消费政策的执行。而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要求税收分配要有助于实行公平、平等、按能力负税等原则决定我国现阶段双主体税制又一重要原因是我国现有生产力水平高低不一,地区差距悬殊,要求税制建设要实施兼顾政策,才有利发挥税收宏观调控作用。在我国现存收费项目中,矛盾最为突出的是行政性收费。费改税的主要措施:概括为“清理、转型、改变、保留”即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费;将不再体现政府职能的行政性收费改为经营性收费;将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纳入税收;规范需保留的收费。
略
第17题:
简述“市管县”体制对地方政府纵向间关系的影响及其发展改革思路。
第18题:
简述事业单位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改革的目标取向。
第19题:
论述1994年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财政改革的总体思路
第20题:
简述财税政策变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