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心理结构的特点是()
第1题:
美育的任务何和目的是()
A提高审美能力
B培养审美情感
C塑造审美心理结构
D塑造体质结构
E提高适应能力
第2题:
审美心理愉悦的特点是什么?
审美心理愉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悦心悦意。大致说来,审美心理愉悦的特点有稳定性、和谐性与意会性。
(1)稳定性。审美心理愉悦主要是指主体心理层面的愉悦,因而它较之悦耳悦目的感知愉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连续性。这种稳定性的特点表现为时间持久、作用强烈、影响深刻。
(2)和谐性。审美心理愉悦的和谐性不仅指审美主体的感觉、知觉与心理因素的和谐,而且也指主体的诸心理功能的和谐。审美主体通过审美感知而产生的审美形象,与主体的多种心理因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一直到审美意象的产生,这时审美主体的各种心理因素与心理功能都相和谐。
(3)意会性。是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非概念认识、非逻辑推理的审美认识活动。审美活动所产生的审美意象,蕴含着无穷的意味。这种意味需要人去意会和领悟,这是概念认识所不能把握的。人们通常所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这种情形,它确实可以意会,难以言传。
略
第3题:
审美的心理过程包括()。
第4题:
简述审美心理结构的层面。
第5题:
审美心理结构的顺应
第6题:
审美心理结构
第7题:
理性积淀在感性之中
对功利性的超越
具有强烈的情感体验
理性占主导地位
各种心理因素的协调统一
第8题:
第9题:
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审美情感
塑造审美心理结构
塑造体质结构
提高适应能力
第10题:
审美心境的形成
审美先结构的介入
审美心理场的建立
审美意识的觉醒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审美心理
创造心理
制作心理
第13题:
美育的任务、目的是()
A提高审美能力
B培养审美情感
C塑造审美心理结构
D塑造体质结构
E提高适应能力
第14题:
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萌发了审美心理,这时的儿童有了()结构的雏形,即优美形态的审美态度,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美物体的审美敏感性及相应的美感体验。
A审美心理
B创造心理
C制作心理
第15题:
审美心理结构中有哪些主要心理因素?
第16题:
接受者从他既有的审美心理结构出发,去领悟、理解、解释作品,接受那些与其审美心理结构具有同一性的作品,而排斥或至少不喜欢那些与他的审美心理结构不能构成同构关系的作品,这就是接受中的“同化”。
第17题:
文学接受中读者想方设法改变自己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补充和更新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使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能够适应作品,从而让自己能够读懂那些自己一时读不懂的作品,这是文学接受中审美心理结构的“顺应”。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审美情感
塑造审美心理结构
塑造体质结构
提高适应能力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