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语文教学大纲是指导语文教学与评价活动的纲领,它对语文教材的编选,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评估标准的制定都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1首先,语文教学大纲是编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根本依据对教材编选活动具有指导和规范的作用。2其次,语文教学大纲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根本标准,对教学内容的确定也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再次,语文教学大纲是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纲领,对语文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最后,语文教学大纲还是语文教学评估和学业成绩考核的根本依据,对语文测评工作也具有限定的作用。
建国后颁布鞋教学大纲的特点:
1、1956年前后国绕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进行的大纲改革分科试验实际从建国初的1951年便开始酝酿,1956年正式开始,中央政府教育部先后制定了三种《语文教学大纲》。
2、1963年适应国发经济调整而制定的大纲。
3、1978年,为拨乱反正而制定大纲。1986年作为正式本的《全日制中学文学教学大纲》颁布衽,这是建国后,第一部作为正式本颁布实施的教学大纲。
4、1990年为向发年义务教育过渡而修定大纲。目前通行的语文教学大纲是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特点:变教材说明性为课程指导性。变分年限定为终端要求。克服应试教育,注重素质教育。
更多“语文教学大纲的作用是什么?建国后颁布过几个语文教学大纲,目前通行”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或称语文教学大纲经历了前课标时期、课标时期、教学大纲时期和_____。(  )

    A.教学大纲修订时期
    B.后教学大纲时期
    C.新课标时期
    D.后课标时期

    答案:C
    解析:
    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或称语文教学大纲经历了前课标时期、课标时期、教学大纲时期和新课标时期。

  • 第2题:

    最早提出“文质兼美”选文标准的大纲为()。

    A1956年《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

    B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C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D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D

  • 第3题:

    最早提出“文质兼美”选文标准的大纲为()。

    • A、1956年《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
    • B、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 C、1986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 D、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正确答案:D

  • 第4题:

    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和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是我国建国后第一套较为规范、完备的()语文教学大纲。


    正确答案:分科式

  • 第5题:

    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变化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语文教学大纲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依据是,由于时代、国情、教育科学和教育方针的发展变化,引起了语文教育实践和语文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变化。新中国建国以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发展变化的过程,就反映了本世纪初语文单独设科以来、特别是建国50年以来语文教育实践和语文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 第6题: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表述最全面、合理、辩论的大纲是()。

    • A、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 B、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 C、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 D、《义务教育大纲》

    正确答案:D

  • 第7题:

    1956年,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标志着“()”时期的到来。


    正确答案:新语文

  • 第8题:

    填空题
    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和初、高中《文学教学大纲》是我国建国后第一套较为规范、完备的()语文教学大纲。

    正确答案: 分科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A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B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C

    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D

    1987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1986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90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及同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相应的统编教材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贡献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78年语文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的历史背景是,1966—1976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语文教学完全政治化,被称作“革命语文”或“革命文艺”,彻底改变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本质上取消了语文学科。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全面拨乱反正。人们对语文教学中的这场动乱也进行了反思:事实再一次证明,政治要指导语文,但不能代替语文。所以,1978年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继承和发展了1963年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正确处理政治和语文的关系,恢复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从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并经过1986年和1990年两次较大修订,不断完善和提高,带动语文教育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语文教学大纲

    正确答案: 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其中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文件。包括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有的教学大纲还包括参考书目、教学仪器、直观教具等方面的提示。列入教学大纲的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一般应是学生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语文教学大纲的发展变化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语文教学大纲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依据是,由于时代、国情、教育科学和教育方针的发展变化,引起了语文教育实践和语文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变化。新中国建国以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发展变化的过程,就反映了本世纪初语文单独设科以来、特别是建国50年以来语文教育实践和语文教育思想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有何联系?
    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地位、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都有精要的规定,这些规定是国家对语文学科的统一规格与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纲领性、法规性与权威性。因此,语文教学大纲被视作编制和使用语文教材的依据和总纲,组织中学语文教学的原则,评估中学语文教学的标准,语文教师施教的重要凭借,对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是规范课程的指令性文件,从整体上对语文课程总目标进行总体设计,规定语文课程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规范和确定语文课程目标、内容范围、顺序,既是语文教师的工作指南,也是编写语文教材和评估、考试命题的依据。可见,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在性质、内容、功能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 第14题:

    语文教学大纲
    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其中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文件。包括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等。有的教学大纲还包括参考书目、教学仪器、直观教具等方面的提示。列入教学大纲的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一般应是学生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 第15题:

    1992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贡献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92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及相应的教材,是适应我国1986年开始实施的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需要。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及相应的教材,提出了语文学科性质的新概念:“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突出了语文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的特点,使其区别于物质工具,全面反映了语言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的本质特点。规定了语文学科课程的整体结构,包括学科类课程、活动类课程和课外活动,语文教材也分为必修课教材、限定选修课教材、任意选修课教材和活动课教材,构成教材系列。这标志着语文教育改革进入了深入发展时期。

  • 第16题:

    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的历史贡献:
    1.对1959—1962年全国规模的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大讨论作出了科学的总结,《大纲》中确定了语文是工具、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的基本性质,明确了文学学科的工具课性质;
    2.提出了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原则,重视基本训练和能力培养;
    3.编写出版了相对稳定的全国通用教材,使语文教学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4.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个性特色。

  • 第17题:

    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1986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90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及同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相应的统编教材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贡献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78年语文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的历史背景是,1966—1976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语文教学完全政治化,被称作“革命语文”或“革命文艺”,彻底改变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本质上取消了语文学科。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全面拨乱反正。人们对语文教学中的这场动乱也进行了反思:事实再一次证明,政治要指导语文,但不能代替语文。所以,1978年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继承和发展了1963年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正确处理政治和语文的关系,恢复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从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并经过1986年和1990年两次较大修订,不断完善和提高,带动语文教育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 第18题:

    ()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 A、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 B、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 C、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 D、1987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问答题
    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有何联系?

    正确答案: 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地位、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材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都有精要的规定,这些规定是国家对语文学科的统一规格与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纲领性、法规性与权威性。因此,语文教学大纲被视作编制和使用语文教材的依据和总纲,组织中学语文教学的原则,评估中学语文教学的标准,语文教师施教的重要凭借,对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语文课程标准是规范课程的指令性文件,从整体上对语文课程总目标进行总体设计,规定语文课程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规范和确定语文课程目标、内容范围、顺序,既是语文教师的工作指南,也是编写语文教材和评估、考试命题的依据。可见,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在性质、内容、功能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1956年,新中国颁布了第一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标志着“()”时期的到来。

    正确答案: 新语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63年语文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的历史贡献:
    1.对1959—1962年全国规模的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大讨论作出了科学的总结,《大纲》中确定了语文是工具、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的基本性质,明确了文学学科的工具课性质;
    2.提出了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原则,重视基本训练和能力培养;
    3.编写出版了相对稳定的全国通用教材,使语文教学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4.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个性特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表述最全面、合理、辩论的大纲是()。
    A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B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C

    1978年《全日制十年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D

    《义务教育大纲》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语文教学大纲的作用是什么?建国后颁布过几个语文教学大纲,目前通行的语文教学大纲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语文教学大纲是指导语文教学与评价活动的纲领,它对语文教材的编选,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活动的组织和教学评估标准的制定都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1首先,语文教学大纲是编选中学语文教材的根本依据对教材编选活动具有指导和规范的作用。2其次,语文教学大纲是确定教学内容的根本标准,对教学内容的确定也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再次,语文教学大纲是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的纲领,对语文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最后,语文教学大纲还是语文教学评估和学业成绩考核的根本依据,对语文测评工作也具有限定的作用。
    建国后颁布鞋教学大纲的特点:
    1、1956年前后国绕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进行的大纲改革分科试验实际从建国初的1951年便开始酝酿,1956年正式开始,中央政府教育部先后制定了三种《语文教学大纲》。
    2、1963年适应国发经济调整而制定的大纲。
    3、1978年,为拨乱反正而制定大纲。1986年作为正式本的《全日制中学文学教学大纲》颁布衽,这是建国后,第一部作为正式本颁布实施的教学大纲。
    4、1990年为向发年义务教育过渡而修定大纲。目前通行的语文教学大纲是1992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和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特点:变教材说明性为课程指导性。变分年限定为终端要求。克服应试教育,注重素质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