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困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不良行为,学优生是不会出现的
第1题:
第2题:
学生课堂不良行为的出现,可能是由教师方面造成的
第3题:
以下关于课堂问题行为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第4题:
教师课堂上观察研究的载体是()
第5题:
撤除总是在某种不良行为后出现的强化措施,从而减少该不良行为的发生,这种行为矫正方法是()。
第6题:
课堂心里氛围是指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
第7题:
在课堂上,学生先做新课的作业,教师再讲授新课的内容,这种教学方法是()。
第8题:
餍足
消退
代价
孤立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当不良行为出现时,教师要善于识别其产生的原因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课堂问题行为可能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而造成的
课堂问题行为只存在于差生身上
课堂上出现的不良行为,有消极的一面,也表明了学生的某种需求,有其可取之处
第11题:
在课后,教师批改上次作业,准备下次课。
学生在课前按教师的要求主动学习,课堂上认真听讲、回答问题、完成检测,课后完成作业即可。
在课堂上,教师导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堂练习----留作业.
在课前,教师进行个人备课----集体备课----撰写教案----制作课件。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有关“传统课堂的学习流程”阐述错误的是()
第15题:
教师告诉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小声讲话将失去课间休息的时间,这种消除不良行为的方法是()
第16题:
在讨论过程中,如果出现直接扰乱课堂秩序的问题行为,如听课不专心、活动过度、交头接耳、抄袭作业等,下列解决措施中比较合适的是()。
第17题:
下面哪个教学活动,是翻转课堂模式()
第18题: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上不能发现问题,不能主动回答问题了。 问题:请你从该实例,评价该老师的做法有哪些不当之处。这种行为违反了哪条教学原则?
第19题:
关于学困生的主要教育方法,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第20题:
“课”
“师”
“生”
教材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某学生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交头接耳,此学生是问题行为的学生
问题行为是直接指向他人和环境的不良行为
问题行为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课堂、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因素
教师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
第23题:
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有学生方面的原因,也有可能是教师方面的原因
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都可归结为学生方面的原因
课堂问题行为只出现在“差生”身上,“优生”是不会出现的
当学生试图通过一定的方式吸引教师的注意时,教师应当立即关注学生、满足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