絜矩之道是指符合人情、人心的一整套的标准。
第1题:
“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出()
第2题:
絜矩之道在古代是只有某种身份的人才能拥有的。
第3题:
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大学》)
第4题:
《九地》篇“人情之理”指的是()。
第5题: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把上列古文翻译现代汉语。
第6题:
管理哲学即()
第7题:
絜矩
第8题:
而民兴弟
而民不倍
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用样本矩估计总体相应的矩
用总体矩估计样本相应的矩
用样本矩的函数估计总数矩相应的函数
用总体矩的函数估计样本相应的矩的函数
用总体矩估计样本相应的矩的函数
第11题:
将军心理
家人心理
爱人心理
士兵心理
第12题:
特殊的规矩
普遍的规则
特殊的规定
自然的规则
第13题:
筵席是指由一整套按规格、目的要求、风俗习惯和()设定的菜点组合及进餐礼仪组成的餐饮形式。
第14题:
絜矩之道的“絜”是指拿在手中,而“矩”则是指()
第15题: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作品?
第16题:
将下面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第17题:
管理的最高目标是()
第18题:
“拉绳实验”背后的作祟者是()
第19题:
经权
安人
絜矩
M理论
第20题:
管理之道
安人之道
絜矩之道
经权之道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行动
人情
人脉
人心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