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老职工,工作表现一直十分优秀,今年春节因一次交通事故被法院判处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三年执行。汽车修理厂借此想与李某解除劳动合同,李某表示不同意,专门向张律师咨询,张律师的说法中错误的有()A、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罪,不是故意罪,且小军被判的是缓刑,仍然有人身自由可以从事劳动,汽车修理厂不能借此解除劳动合同B、汽车修理厂如果想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日书面通知小军C、汽车修理厂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应该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D、汽车修理厂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且不用支付经济

题目

李某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老职工,工作表现一直十分优秀,今年春节因一次交通事故被法院判处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三年执行。汽车修理厂借此想与李某解除劳动合同,李某表示不同意,专门向张律师咨询,张律师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 A、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罪,不是故意罪,且小军被判的是缓刑,仍然有人身自由可以从事劳动,汽车修理厂不能借此解除劳动合同
  • B、汽车修理厂如果想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日书面通知小军
  • C、汽车修理厂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但应该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 D、汽车修理厂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且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也不用提前30日书面通知小军

相似考题
更多“李某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老职工,工作表现一直十分优秀,今年春节因一”相关问题
  • 第1题:

    医师李某因工作调动,从某区医院调到另一家医院执业,因同属一个行政区管辖,所以不需要执业地点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


    参考答案:正确

  • 第2题:

    某市的一家建筑工程公司准备实施经济性裁员,那么,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在下列人员中,该建筑工程公司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的是( )。

    A.女职工李某,正在家中休产假

    B.会计刘某,非因公负伤,正在住院还未痊愈

    C.职工谢某,因失职造成公司损失10多万元,现停职在家

    D.工程师吕某,因患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一直卧床在家

    E.司机于某,因盗窃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


    正确答案:ABD

  • 第3题:

    下列不属于就业援助对象的是( )。

    A.农民老周,因失去土地,一直失业

    B.小马大学毕业,没有找到合适工作,在家待业

    C.小牛因要照顾病重瘫痪老父亲,失业无经济来源

    D.老冯因文化程度低,一直失业在家


    正确答案:B
    就业援助的对象是就业困难人员。根据《就业促进法》第五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问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由此可知小马不属于就业援助的对象。

  • 第4题:

    李某因未按规定提供纳税担保,实务机关依法对其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时,不在保全唱一首范围之内的财产和用品时( )

    A.李某收藏的古玩字画
    B.李某接送小孩上学必须的小汽车
    C.李某送给爱人的纪念十周年的钻戒
    D.李某的叔叔年轻时因车祸致残,无工作能力,一直与李某共同生活,李某为其购买的电动轮椅

    答案:D
    解析:
    历年考试情况:2010年至2014年考点
    第七章:税款征收的管理
    个人及其所偶抚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须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保全措施的范围之内。生活必须的住房和用品不包括机动车辆、金银首饰、古玩字画、豪华住宅或者一处以外的住房。单价5000元以下其他生活用品,不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因此ABC不选。

  • 第5题:

    某建筑公司发生以下事件:职工李某因工负伤而丧失劳动能力;职工王某因偷窃自行车一辆而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职工徐某因与他人同居而怀孕;职工陈某在试用期内发现不符合录用条件;职工张某因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被判刑。对此,建筑公司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有()。

    A.李某
    B.王某
    C.徐某
    D.陈某
    E.张某

    答案:D,E
    解析: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 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 5年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因而 A、C不符合题意;选项 B不符合题意,职工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用人单位不得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只有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5)因《劳动合同法》第 26条第 1款第 1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选项 D、E符合题意。

  • 第6题:

    医师李某因工作调动,从某区一家医院调到另一家医院执业,因(),所以不需要执业地点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正确答案:同属一个行政区管辖

  • 第7题:

    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有()。

    • A、职工张某因工负伤并被确定丧失劳动能力
    • B、职工宋某因盗窃被判刑
    • C、职工李某因与他人同居怀孕
    • D、职工王某被派往境外逾期未归
    • E、职工刘某因工伤住院

    正确答案:A,C,E

  • 第8题:

    在下列何种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A、职工李某因工负伤而丧失劳动能力
    • B、职工王某因偷窃汽车一辆而被法院给予刑事制裁
    • C、职工徐某因与他人同居而怀孕
    • D、职工陈某被派往境外逾期未归

    正确答案:A,C

  • 第9题:

    问答题
    社区矫正对象李某,男,25岁,未婚,初中毕业,与父母同住。李某认为钱是万能的,能够改变一切,他一直梦想着一夜暴富,对于收入较低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他从不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的要求,加上学历较低,所以一直失业在家,每日无所事事。新入职的社会工作者小王认为,李某目前的状况主要由失业所致,只要替他找到了工作,问题就全部解决了。于是,小王想方设法寻找就业信息,多次向李某推荐就业岗位,但一直没有成功。因此,小王十分沮丧、困惑。 【问题】1.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小王的服务目标存在什么偏差?2.对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小王的服务目标作出具体修改。

    正确答案: 1.本案例中主要是李某的择业观存在问题,但社会工作者小王却误认为只要帮李某找到工作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服务目标存在偏差。
    2.社会工作者小王可以从下列方面对服务目标作出具体修改:(1)向李某灌输正确的择业观,教其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先就业再择业。(2)帮助李某了解劳动市场的新动向、新需求,积极参加就业培训和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努力寻找自己适合的工作。(3)依靠李某家庭督促其尽快就业,从而为下一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就业援助对象的是()。
    A

    农民老赵,因失去土地,一直失业

    B

    小陆大学毕业,没找到合适工作在家待业

    C

    小孙因要照顾病重瘫痪老父亲,失业无经济来源

    D

    老周因文化程度低,一直失业在家

    E

    小张一直想找到一份高薪工作,放弃了一些就业机会


    正确答案: C,E
    解析: 就业援助的对象是就业困难人员。根据《就业促进法》第52条第2款的规定,就业困难人员是指因身体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失去土地等原因难以实现就业,以及连续失业一定时间仍未能实现就业的人员。【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就业援助对象的考查。属于识记型知识点,考生记住。

  • 第11题:

    单选题
    李某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职工,因患病而住院,医疗期满后,李某不能从事原来的工作。企业为其另行安排的工作,但是李某仍不能从事该工作。下面用人单位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企业即时与李某解除劳动合同,额外支付了1个月的工资

    B

    企业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李某解除劳动合同

    C

    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同时向李某支付了经济补偿

    D

    企业未及时支付经济补偿,其后向李某支付了赔偿金,支付赔偿金后,不再支付经济补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核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经济补偿。选项D,如果在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但却没有及时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用人单位应按应付经济补偿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所以经济补偿仍需支付。

  • 第12题:

    单选题
    李某因未按规定提供纳税担保,税务机关依法对其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时,不在保全措施范围之内的财产和用品是(  )。
    A

    李某收藏的古玩字画

    B

    李某接送小孩上学必需的小汽车

    C

    李某送给爱人的纪念结婚十周年的钻戒

    D

    李某的叔叔因车祸致残,无工作能力,一直与李某共同生活,李某为其购买的电动轮椅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保全措施的范围之内。个人所扶养家属,是指与纳税人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直系亲属以及无生活来源并由纳税人扶养的其他亲属。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包括机动车辆金银饰品古玩字画、豪华住宅或者一处以外的住房。

  • 第13题:

    胡某在晚上拦路抢劫一行人李某,因李某身上财物不多,胡某十分恼火,拔出匕首想杀死李某。胡某一刀刺中李某腹部后,李倒地连声求饶,胡某心生怜悯,即弃刀而去,李某因失血过多而死。胡某的杀人行为属于:

    A.犯罪既遂

    B.犯罪未遂

    C.犯罪预备

    D.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有三户人家,每家有一孩子,他们的名字是:小梅(女)、小媚(女)、小明(男);孩子的爸爸是老王、老张和老陈;妈妈是刘蓉、李玲和方丽。对于这三家人,已知:(1)老王家和李玲家的孩子都参加了少女舞蹈队;(2)老张的女儿不是小媚;(3)老陈和方丽不是一家人。

    根据以上条件,可以确定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A.老王、刘蓉和小梅是一家

    B.老张、李玲和小媚是一家

    C.老王、方丽和小媚是一家

    D.老陈、方丽和小明是一家


    正确答案:C
    82.【答案】C。解析:由(1)可知,老王和李玲不是一家,且两家的孩子都是女的,由(2)可知,老张的女儿是小梅,且老张和李玲是一家,排除A、B两项;由(3)可排除D项。故答案选C。

  • 第15题:

    李某因未按规定提供纳税担保,税务机关依法对其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时,不在保全措施范围之内的财产和用品是( )。

    A.李某收藏的古玩字画
    B.李某接送小孩上学必需的小汽车
    C.李某送给爱人的纪念结婚十周年的钻戒
    D.李某的叔叔因车祸致残,无工作能力,一直与李某共同生活,李某为其购买的电动轮椅

    答案:D
    解析:
    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在税收保全措施的范围之内。个人所扶养家属,是指与纳税人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直系亲属以及无生活来源并由纳税人扶养的其他亲属。个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和用品不包括机动车辆、金银饰品、古玩字画、豪华住宅或者一处以外的住房。税务机关对单价5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不采取税收保全措施。故选项D符合题意。

  • 第16题:

    某公司欲解除与职工李某之间的劳动合同, 其所提出的如下解约理由或做法中,哪些是有法律依 据的?
    A.李某经过培训仍不能胜任现职工作
    B.李某不满25周岁而结婚,违反了公司关于男 职工满25周岁才能结婚的规定
    C.公司因严重亏损而决定裁员,因此解除与李 某的劳动合同
    D.李某非因公出车祸受伤住院,公司向李某送 去3个月工资并通知其解除劳动合同


    答案:A,C
    解析:
    。《劳动合同法》第40、41条第(2)项,《劳动 法》第26、27条第(2)项。根据《婚姻法》,公司无权规定 男职工满M周岁才能结婚,此项规定本身是违法的,公司 无权据此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B项错误。根据《劳动 合同法》第42条和《劳动法》第M条规定,非因工负伤,在 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不得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选 项D中,李某非因工负伤住院,且仍在医疗期内,公司此时 无权与其解除劳动合同,D项错误。

  • 第17题:

    李某在甲公司工作了12年,并一直缴纳失业保险费,因劳动合同到期而劳动关系终止,符合领取失业保险待遇,李某最长可以领取失业保险的期限是( )个月。

    A.24
    B.12
    C.18
    D.6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核失业保险待遇的给付期限。累计缴费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 第18题:

    某建筑公司发生以下事件:职工李某因工负伤而丧失劳动能力;职工王某因盗窃自行车一辆而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职工徐某因与他人同居而怀孕;职工陈某被派往境外逾期未归;职工张某因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被判刑。对此,建筑公司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有()。

    • A、李某
    • B、王某
    • C、徐某
    • D、陈某
    • E、张某

    正确答案:D,E

  • 第19题:

    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有()。

    • A、职工张某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劳动能力
    • B、职工宋某因盗窃被判刑
    • C、职工李某因与他人同居而怀孕
    • D、职工王某被派往境外逾期未归
    • E、职工刘某因工伤住院

    正确答案:A,C,E

  • 第20题:

    问答题
    社区矫正对象李某,男,25岁,未婚,初中毕业,与父母同住。李某认为钱是万能的,能够改变一切,他一直梦想一夜暴富,所以对于收入较低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他从不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加上学历较低,所以一直失业在家,每日无所事事。新入职的社工小王认为,李某目前的状况主要由失业所致,只要替他找到工作问题就全部解决了。于是,小王想方设法寻找就业信息,多次向李某提供就业岗位,但一直没有成功。因此,小王十分沮丧、困惑。 问题:1.本案例中社工小王服务目标存在什么偏差?2.对社工小王的服务目标可以做出哪些具体的修改?

    正确答案: 1.本案例中社工小王的服务目标与矫正对象李某的需要存在偏差。按照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服务计划制订的目的和目标的制订需要经过双方协商,所以由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提出目的、目标,然后与服务对象逐条讨论,最终确定具体时间。但是本案例中社工小王认为解决案主失业是主要的目标,但李某认为钱是万能的,能够改变一切,他一直梦想一夜暴富,所以对于收入较低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社工小王设定的服务目标与李某的就业目标不一致,服务目标存在简单归因。
    2.对社工小王制订的服务目标,建议修改如下:(1)首先要帮助李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2)帮助李某多了解劳动力市场的新动向、新需求,鼓励其积极参加就业培训和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3)李某已经25岁了,却还依靠父母生活,社工小王可以从其父母方面入手,依靠其家庭来督促李某尽快就业,从而为下一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提示】本题考点是服务目标制订中要注意服务对象的参与,以及与服务对象需要的关系。因此回答此题时要结合教材中通过过程等其他章节内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某建筑公司发生以下事件:职工李某因工负伤而丧失劳动能力;职工王某因偷窃自行车一辆而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职工徐某因与他人同居而怀孕;职工陈某被派往境外逾期未归;职工张某因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被判刑。对此,建筑公司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有()。
    A

    李某

    B

    王某

    C

    徐某

    D

    陈某

    E

    张某


    正确答案: A,C
    解析: 《劳动法合同》第42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该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选项A、C符合该情形;职工王某虽然犯罪,被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但用人单位不得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只有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选项B不是正确选项。另外,《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故选项D、E正确。参见考试用书2Z204022。

  • 第22题:

    问答题
    案例三  社区矫正对象李某,男,25岁,未婚,初中毕业,与父母同住。李某认为钱是万能的,能够改变一切,他一直梦想一夜暴富,对于收入较低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他从不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加上学历较低,所以一直失业在家,每日无所事事。  新入职的社会工作者小王认为,李某目前的状况主要由失业所致,只要替他找到了工作,问题就全部解决了。于是,小王想方设法寻找就业信息,多次向李某推荐就业岗位,但一直没有成功。因此,小王十分沮丧、困惑。[2012年真题]  【问题】  1.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小王的服务目标存在什么偏差?  2.对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小王的服务目标作出具体的修改。

    正确答案: 1.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过程中,要确定服务目标,必须首先要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了解服务对象寻求帮助的原因、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以及服务对象期望达到的目标。根据对问题的界定,来确定服务目标。案例中,社工小王的服务目标与矫正对象李某的需要存在偏差。
    (1)按照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服务计划目的和目标的制定需要经过双方协商,可以由工作者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提出目的、目标,然后与服务对象逐条讨论,最终确定具体目标。但是案例中小王对李某目前状况的归因出现了偏差:小王认为造成李某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失业,而真正造成李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李某的错误观念和自身条件。李某认为金钱是万能的,而且梦想着一夜暴富,对收入低的岗位不屑一顾,但自身学历低,且从不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
    (2)社工小王设定的服务目标与李某的就业目标不一致,服务目标存在简单归因。案例中,小王确定的服务目标是帮李某就业,改变其无所事事的现状;而李某的期望是“一夜暴富”。
    综上,小王应该确定的正确服务目标是帮助李某改变其“金钱万能”、“一夜暴富”的错误价值观念,使李某客观理性的认识自身情况,树立“脚踏实地”的观念。然后引导李某关注就业市场的要求,努力提高自身技能。同时为李某提供就业信息,使李某脚踏实地地找工作。
    2.对社工小王制订的服务目标,建议修改如下:
    (1)改变李某错误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
    ①改变李某“金钱万能”的错误价值观、金钱观,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明白“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人生还有许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②改变李某“一夜暴富”的错误思想认识,帮助他树立脚踏实地“劳动致富”的观念;
    ③改变李某眼高手低“对于收入较低的工作岗位不屑一顾”的错误观念,引导他从工资较低的岗位做起,积累经验,提高技能。
    (2)帮助李某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
    (3)引导李某客观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让李某认识到自身学历低的客观条件,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使李某有需要改变自身的意识,然后帮助李某提高文化水平,学习新的职业技能。
    (4)帮助李某多了解劳动力市场的新动向、新需求,鼓励其积极参加就业培训和指导,提高就业竞争力,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5)李某已经25岁了,却还依靠父母生活,社工小王可以从其父母方面入手,依靠其家庭来督促李某尽快就业,从而为下一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某市的一家建筑工程公司由于业务萎缩而准备大幅裁减员工,那么,依据《劳动法》的规定,在下列人员中,该建筑工程公司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的是()。
    A

    女职工李某,距产假结束还有5天

    B

    会计刘某,因工负伤,正在住院还未痊愈

    C

    职工谢某,因失职造成公司损失10多万元,现停职在家

    D

    材料员吕某,因患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一直卧床在家

    E

    材料员于某,因交通肇事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期执行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