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GOD-POD法测血糖的原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用称重法和杯量法测降水量的原理和方法。


    正确答案: (1)称重法:根据物体的质量等于其密度与体积的乘积的原理,又因水的密度近似于1,而雨量器口面积又是已知的,于是,在称出水(或固体降水)的质量后,可以根据下式换算成降水量。
    H=10×W•S
    其中:H——降水量,mm;W——水的质量,g;S——雨量器口的面积,cm2。
    (2)杯量法:根据雨量筒内水的体积和倒入杯内的体积相等的原理,计算出单位厚度雨量筒内的水相当于量杯的高度。
    H=SS′×H′其中:H——降水量,mm;S——雨量筒口面积,cm2;H′——雨量筒内水深,mm;S′——杯口面积,cm2。

  • 第2题:

    我国目前推荐临床测定血糖方法是()

    • A、己糖激酶法
    • B、GOD-POD法
    • C、班氏法邻甲苯胺法
    • D、葡萄糖脱氢酶法
    • E、班氏法

    正确答案:B

  • 第3题:

    简述声测法电缆故障定点原理。


    正确答案: 声测法是用高压直流试验设备向电容充电(充电电压高于击穿电压)。再通过球间隙向故障线芯放电,利用故障点放电时产生的机械振动听测电缆故障点的具体位置。
    用此法可以测接地、短路、断线和闪络性故障,但对于金属性接地或短路故障很难用此法进行定点。

  • 第4题:

    简述Saltzman法测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原理


    正确答案: 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粉红色的偶氮染料,于波长540~545nm之间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 第5题:

    简述碳十四测年法原理


    正确答案: 每隔5730年,死亡后的生物体内碳十四的含量减少一半,即碳十四的半衰期为5730年。即减少1/2代表距今5730年;减少1/4代表距今2865年;减少1/8代表距今1433年。

  • 第6题:

    简述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测粗多糖原理。


    正确答案:食品中相对分子质量>1×104的高分子物质在80%乙醇溶液中沉淀,与水溶液中单糖和低聚糖分离,用碱性二价铜试剂选择性地从其他高分子物质中沉淀具有葡萄糖结构的多糖,用苯酚-硫酸反应以碳水化合物形式比色测定其含水量,其显色强度与粗多糖中葡聚糖的含量成正比,以此计算食品中粗多糖含量。

  • 第7题:

    简述滤膜测尘法的原理。


    正确答案: 用抽气装置抽取一定量的含尘空气,使其通过装有滤膜的采样器,滤膜将粉尘截留,然后根据滤膜所增加的质量和通过的空气量计算粉尘的浓度。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古地磁测年法测年原理?

    正确答案: 地球具有磁场。地磁场可以看作一个地心轴向偶极子磁场。
    在地质历史中,地磁场的方向和强度是不断变化的。地磁场变化的周期有长有短。
    极性世,持续时间约106年,分为:
    1正极性世与现在地磁极性相同的时期。
    2负极性世与现在的地磁极性相反的时期。
    次一级的极性变化称为极性事件持续时间约104~105年。
    这些变化以热剩磁、沉积剩磁和化学剩磁的形式在地层和沉积物中记录下来。在连续的剖面上(也可多个连续剖面相“连接”),密集采样,经古地磁测定和绝对年龄测定,得到一张古地磁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GOD-POD法测定血糖,是卫生部临检中心推荐的常规方法,以下是有关该方法的原理和方法性能问题。反应原理的第2步称为Trinder反应,可采用此反应原理来测定的生化指标较多,但不包括()
    A

    TG

    B

    TC

    C

    UA

    D

    CR

    E

    CK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苦昧酸和酶法测肌酐的原理。

    正确答案: 血清中的肌酐与碱性苦味酸反应,生成黄红色的苦味酸肌酐复合物,在510nm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吸光度的升高与肌酐含量成正比。酶法测肌酐是利用特异性的肌酐水解酶将肌酐水解,再检测其水解产物(NH3、肌酸等),以求得肌酐含量。酶法测肌酐的特异性要比苦味酸法高,结果也准确,缺点是酶法试剂价格昂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滤膜测尘法的原理。

    正确答案: 用抽气装置抽取一定量的含尘空气,使其通过装有滤膜的采样器,滤膜将粉尘截留,然后根据滤膜所增加的质量和通过的空气量计算粉尘的浓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用称重法和杯量法测降水量的原理和方法。

    正确答案: (1)称重法:根据物体的质量等于其密度与体积的乘积的原理,又因水的密度近似于1,而雨量器口面积又是已知的,于是,在称出水(或固体降水)的质量后,可以根据下式换算成降水量。
    H=10×W•S
    其中:H——降水量,mm;W——水的质量,g;S——雨量器口的面积,cm2。
    (2)杯量法:根据雨量筒内水的体积和倒入杯内的体积相等的原理,计算出单位厚度雨量筒内的水相当于量杯的高度。
    H=SS′×H′其中:H——降水量,mm;S——雨量筒口面积,cm2;H′——雨量筒内水深,mm;S′——杯口面积,cm2。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血糖测定的参考方法是()

    • A、己糖激酶法
    • B、GOD-POD法
    • C、班氏法
    • D、电极法
    • E、试带法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简述速率法测尿素(urea)的测定原理。


    正确答案: 尿素在脲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氨在α-酮戊二酸和还原型辅酶Ⅰ存在下,经谷氨酸脱羟酶(GLDH)催化生成谷氨酸。同时,还原型辅酶Ⅰ被氧化成氧化型辅酶Ⅰ。还原型辅酶Ⅰ在340nm波长处有吸收峰,其吸光度下降的速率与待测样品中尿素含量成正比。

  • 第15题:

    简述“永停”法测水份的原理?


    正确答案:在浸入溶液中的两铂电极间加1.5V左右的电压,用微安计测量微电流,若溶液中有水存在时,则阴极极化,两极间无电流通过;当滴定至终点时,溶液中同时有I2/2I-电子对存在,则阴极去极化,溶液导电,电流突然增大到最大值并稳定30S以上,此即为终点。

  • 第16题:

    简述古地磁测年法测年原理?


    正确答案: 地球具有磁场。地磁场可以看作一个地心轴向偶极子磁场。
    在地质历史中,地磁场的方向和强度是不断变化的。地磁场变化的周期有长有短。
    极性世,持续时间约106年,分为:
    1正极性世与现在地磁极性相同的时期。
    2负极性世与现在的地磁极性相反的时期。
    次一级的极性变化称为极性事件持续时间约104~105年。
    这些变化以热剩磁、沉积剩磁和化学剩磁的形式在地层和沉积物中记录下来。在连续的剖面上(也可多个连续剖面相“连接”),密集采样,经古地磁测定和绝对年龄测定,得到一张古地磁表。

  • 第17题:

    简述超声波法测混凝土强度的原理、方法及强度确定。


    正确答案: 原理:是根据混凝土的抗压强度Rc与纵波的传播速度Ve之间存在着某种函数关系,然后在标准状况下(即各种影响系数C=1的情况下)制备标准混凝土试块,并以测得每个试块的平均传播速度V与破损强度R,拟合出曲线方程Rc=aebv,最后根据波速来测算强度值。
    测试方法:超声波探测按探头安放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对测法、斜测法、平测法。测区选择同回弹法,每个测区布置3-5对测点,数据采集一般仪器设定后自动完成。
    强度确定方法:强度计算按回归方程计算,强度推定按照回弹法的方法确定。

  • 第18题:

    简述环形二极管充放电法测电容的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电容器的基本作用既是充电和放电,于是直接利用此充电和放电的功能便是电容器的主要用途之一。
    在此用途中的电容器,在供给能量高于需求时即予吸收并储存,而当供给能量低于需求或没有能量供给时,此储存的能量即可放出。
    在整流电路,二极管仅导通下半周的电流,在导通期间把电能储存于电容器上,在负半周时,二极管不导电,此时负载所需的电能唯赖电容器供给

  • 第19题: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方法原理。


    正确答案: 用玻璃纤维滤膜采集样品,以乙腈为溶剂,超声波提取,以乙腈/水的混合溶剂为流动相,以PAH专用液相色谱柱为分离柱,测定提取液中多环芳烃的含量。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GOD-POD法测血糖的原理。

    正确答案: 葡萄糖氧化酶将葡萄糖氧化为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后者在过氧化物酶存在下,将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使色素原性氧受体4-氨基安替比林和酚去氢缩合成红色醌类化合物。其色泽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葡萄糖浓度成正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间接测热法的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⒈利用定比关系,查出一定时间内人体中氧化分解的糖、脂肪、蛋白质各分解多少;
    ⒉根据食物的卡价算出该段时间整个机体所释放的热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苯酚—硫酸分光光度法测粗多糖原理。

    正确答案: 食品中相对分子质量>1×104的高分子物质在80%乙醇溶液中沉淀,与水溶液中单糖和低聚糖分离,用碱性二价铜试剂选择性地从其他高分子物质中沉淀具有葡萄糖结构的多糖,用苯酚-硫酸反应以碳水化合物形式比色测定其含水量,其显色强度与粗多糖中葡聚糖的含量成正比,以此计算食品中粗多糖含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虑膜测尘法的原理?

    正确答案: 用抽气装置抽取一定量的含尘空气,使其通过装有虑膜的采样器,虑膜将粉尘截留,然后根据虑膜所增加的质量和通过的空气量计算出粉尘的浓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泥(页)岩密度法检(监)测地层压力的基本原理。

    正确答案: 1、在正常压实条件下,泥(页)岩体积密度随埋深增加而增大;
    2、在欠压实条件下,岩石孔隙度比正常压实变大,岩石体积密度则变小;
    3、根据井深—密度关系曲线来发现欠压实段。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