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有哪些重要特点?
(1)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首先,儿童在与成人交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语言环境,这个环境为他们提供了种种语言模型,足以用来选择。只有那些他们能够理解、能够模仿的模型,才会被有意识地挑选上,并被不断地加以模仿和练习。其次,与此同时,儿童将语言模型稍加改动,增添、减少或变换个别语言单位,作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根据自己需要进行的创造性和变通式的模仿,正是儿童主动参与语言构建的过程。此外,成人在与儿童交流时,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儿童对语言的接受和模仿,成人所提供的语言模型也会受到儿童自身特点的影响。这就是儿童对语言环境的反作用力。
(2)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是语言个性化的过程。每个儿童所依托的语言环境都不一样,既有的经验和语言的积累使得儿童在交往中带有鲜明的个性印记。特定的语言习惯显现其语言个性,这种个性可以从语言使用的句式、词汇、口头禅甚至是语调体现出来。除去语言表达的形式的个性化之外,语言内容同样呈现出个性色彩。不同的儿童在语言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他们对话题的偏好、句式的选择都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在学习过程中的速度、效果,运用语言交际的积极性也各有不同。
(3)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是语言综合化的过程。语言本身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儿童在学习语言的时候,语音和语义是必须结合在一起学习的,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往往就是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同时,语言的学习也和儿童在其他领域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儿童的成长成熟通过语言的成长成熟表现出来。
(4)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是循序渐进、逐步累积的过程。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并将其运用成熟,会经历从无到有、积少成多、逐步完善等过程。
略
第2题:
学前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1)条件反射学习
2)模仿学习
3)交往学习
4)指导学习
略
第3题: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评估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第4题:
学前儿童基本的学习方式是()
第5题:
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第6题: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儿童表达技能目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7题:
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前儿童获得(),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的教育过程。
第8题:
学习是学前儿童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主要有哪些因素?
(1)生理因素。生理因素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整套健全发音系统,包括肺、器官、喉头、声带、口腔、鼻腔等;
二是大脑神经系统的健全,涉及到儿童接受信息、分析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
三是感知觉系统的完善,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
(2)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包括知识经验的积累、认知能力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差异三个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大脑的认知能力。
(3)社会因素。较为重要的是儿童的社会生活环境,成人语言观和儿童教育观的影响。
略
第14题:
学前儿童家庭情商教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第15题:
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有哪些?
第16题:
学前特殊儿童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第17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式有哪些?
第18题:
在幼儿园开展探究性教学的意义是:满足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需要、提高学前儿童科学知识的水平、培养学前儿童学习科学的基本学习方式。
第19题:
在泥工活动中,学前儿童可以学习哪些基本技法?
第20题:
第21题:
游戏
操作
发现学习
接受学习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