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学记》中提出的教育教学原则不包括()
第6题:
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
第7题:
下述有关教育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第8题:
婴儿教育的首要原则是()。
第9题:
教学相长
因材施教
尊师重教
启发诱导
第10题:
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
因材施教上
教师的教育机智上
多媒体教学上
第11题:
第12题:
乐就业
能就业
如何教
如何教和如何学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教育和教学上如何因材施教?
教育的对象是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培养每个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要求因材施教,就是因人而异地进行教育和教学,在分析学生的差异心理基础上,选择适宜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与品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了解学生的心理水平和知识能力的水平,提出适当的要求。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能动的学习者。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发生在学生的心理上,教师的教学活动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适当的要求,才能被他们接受而转化自己的需要,构成已有的心理水平和环境要求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学生的心理获取发展。要提出适当的要求就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心理,了解其知识能力的水平。
(2)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激励。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学的一项基本工作。为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其需要、兴趣和价值观。然后才能针对需要进行激励,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并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因素,发展高级需要,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学习动力。
(3)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帮助学生长善救失。每个学生的个性中都存在不同的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教师的培养就在于调动起心理上的积极因素,消除其消极因素,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提高学习效率并形成良好品德。因此,教师要首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认识其发展性即可改造性,然后对症下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发扬长处,使他们更好地成长。
(4)了解学生个性,培养个性充分发展的人才。教育塑造人是在学生的个性基础上,因势利导地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而不是制造“标准件”。因此,教师需了解学生的个性,扬长抑短,培养能适应社会的有良好个性的学生。
略
第17题:
职业教育心理学就是探讨职业院校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中基本规律的科学。
第18题:
孟子在教育思想上是孔子哪种思想的发挥和继承?()
第19题: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
第20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本书中指出:“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像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句话强调()。
第21题:
如何教
如何评价
如何学
如何管理
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22题:
正面教育
保教结合
因材施教
动静交替
第23题:
保育为主、保教结合
注重感知与动作发展的原则
主动性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第24题:
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易子而教
择优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