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提出,人的认识并无“先存的原型”。真理不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只是经验与经验之间的一种关系。他认为,一种观念只要能把新、旧经验联系起来,给人带来具体的利益和满意的效果就是真理;一个观念是不是真理,也不是看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而是看它是否具有效用。这样,有用与无用便成为他划分真理和谬误的标准。“有用便是真理”,这就是詹姆斯关于真理的根本观点。杜威所主张的工具主义真理观和詹姆斯的观点实质上是一致的。他也认为,观念、概念、理论等的真理性并不在于它们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而在于它们是否能有效地充当人们行为的工具。结合材料,比较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上的区别。
第1题:
第2题:
“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主要说明马列主义()
第3题:
以下不属于美国实用主义派代表人物的是()。
第4题:
下列关于认识和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
实用主义真理观强调的有用性指的是()。
第6题:
最早提出“意识流”这一概念的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心理学家是()。
第7题:
评述实用主义的真理观。
第8题: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该论断说明()
第9题:
实用主义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第10题:
第11题:
真理必有用
有用即真理
真理是客观的
客观的即真理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实用主义课程设计的认识路线在课程设计的基本途径上主张“真理即效用”,否认绝对真理的存在。
A对
B错
第14题:
实用主义课程设计的认识路线在课程设计的基本途径上主张“真理即效用”,否认绝对真理的存在。
第15题:
人们的历史认识永远不可能达到永恒真理、绝对真理,因为()
第16题:
“有用就是真理”这种真理观是()
第17题:
“有用即真理“是对()实用主义哲学的经典表述。
第18题:
原型批评的创始人是(),在个体无意识的基础上,他创作了(),他认为作家是(),并提出了运用()来解释文学的思路。()也是此种批评的代表人物。
第19题:
在真理的客观性问题上,存在两种真理观()
第20题:
下列命题属于实用主义真理观的有()。
第21题:
第22题:
推动技术的进步
推动社会的发展
满足人的客观要求
满足人的主观需要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