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某因经营夜总会忙于工作,其夫魏某不甘寂寞而与某女发生关系,被黄某发现致感情破裂而离婚。其子15岁的小明法院判决由黄某抚养。因疏于管教,小明经常与同学打架。在一次与同学的争执中将同学打伤。对该事件承担民事责任的应是()。A、小明B、黄某C、魏某D、黄某与魏某

题目

黄某因经营夜总会忙于工作,其夫魏某不甘寂寞而与某女发生关系,被黄某发现致感情破裂而离婚。其子15岁的小明法院判决由黄某抚养。因疏于管教,小明经常与同学打架。在一次与同学的争执中将同学打伤。对该事件承担民事责任的应是()。

  • A、小明
  • B、黄某
  • C、魏某
  • D、黄某与魏某

相似考题
更多“黄某因经营夜总会忙于工作,其夫魏某不甘寂寞而与某女发生关系,被黄”相关问题
  • 第1题:

    吴某得知其同事黄某欲去火车站买票,遂请黄某代为购买当天到某市的票,黄某应允。刚出门便遇见其友陆某,因见陆某要去买票,便委托陆某帮忙购买自己和吴某的票。想到平时陆某十分谨慎细致,买票肯定没问题,于是事后也并未告知吴某该情况。谁知陆某因要买的票过多而将黄某和吴某需要的票记混,导致给两者的票都买错。就黄某和吴某的票款损失应如何承担?( ) A.黄某票款的损失应由陆某承担 B.吴某票款的损失应由陆某承担 C.黄某票款的损失应由其自己承担 D.吴某票款的损失应由黄某承担


    正确答案:CD
    依《合同法》第400、406条规定,本题中黄某未经吴某同意而将买票一事转委托于陆某,应 就陆某的行为向吴某承担责任,其转委托行为造成了昊某票款的损失,应赔偿吴某票款的损失。因此,B 错误D正确。陆某已经尽了一般的注意义务,将票记混不属重大过失,不应承担黄某票款的损失。因此, A错误C正确。

  • 第2题:

    吴某在某外卖APP上购买了甲酒店的“豪华餐饮套餐”,由乙快递送餐公司职员黄某派送。在骑车送餐过程中,黄某不小心撞伤路人栾某。为此,栾某花去医药费300元。黄某将餐送达后,吴某因送餐时间过长而与黄某发生口角,黄某一怒之下将吴某打伤,吴某花去医药费1000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栾某有权请求甲酒店赔偿医药费300元
    B.栾某有权请求乙快递送餐公司赔偿医药费300元
    C.吴某有权请求甲酒店赔偿医药费1000元,黄某负连带责任
    D.吴某有权请求乙快递公司赔偿医药费1000元,黄某负连带责任

    答案:A,C,D
    解析:
    本题涉及法人工作人员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问题。根据《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8条第1款之规定,本题中,黄某在送餐途中致栾某损害,系在执行法人职务过程中致人损害,应由黄某所在法人单位承担民事责任。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黄某将订餐客户吴某打伤,依然是在执行职务过程中(派餐过程中),依然应由黄某所在法人单位承担责任。故C、D选项错误。本题为选非题,正确选项为ACD。

  • 第3题:

    某车站工作人员查获胡某携带100余枚雷管欲进站乘车,当即将胡某交给在该站值班的公安人员黄某。黄某将胡某带到公安室进行调查询问,并向领导进行汇报。按领导要求,要有专人对胡某进行看管。因黄某连续带班三天三夜,十分疲倦,但因警力不足,黄某主动该承担了对胡某的看管工作。凌晨4时许,黄某感到头晕眼发黑,见胡某熟睡,叫其不应,便扶墙到隔壁值班室打了盹。5时许,黄某再回留置室时,发现胡某已用自己的白衬衣绞成绳索系在钢筋护栏上自缢身亡。对黄某的行为认定,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黄某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
    B.胡某自杀的结果是黄某不能预见的,不存在过失,属意外事件,不应负刑事责任
    C.黄某没有故意或过失,而是正常履行了职责,但仍造成严重后果,不构成犯罪
    D.黄某的行为是擅离岗位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玩忽职守罪的认定。玩忽职守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黄某离开留置室并不意味着他离开了值班区,其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后,到值班室并不违背规定,不能认定为擅离岗位,更不能认定为严重不负责任,胡某死亡属于意外事件,不应负刑事责任。

  • 第4题:

    县法院以黄某扰乱法庭秩序为由决定对其拘留5日。黄某被移交给县公安局执行拘留。黄某被释放后,向市中级法院申请复议。市中级法院撤销拘留。黄某请求赔偿。本案的赔偿金由下列哪个机关负责支付给黄某?()

    A:县法院
    B:县公安局
    C:市中级法院
    D:县财政局

    答案:D
    解析:
    《国家赔偿法》第37条第3款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支付赔偿金申请之日起七日内,依照预算管理权限向有关的财政部门提出支付申请。财政部门应当自收到支付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支付赔偿金。”本案的赔偿义务机关是县法院,但它不直接向请求人黄某支付赔偿金,直接支付的是财政部门,故D项正确。

  • 第5题:

    黄某因经营夜总会而比较繁忙,其夫魏某不甘寂寞而与某女发生关系,被黄某发现致感情破裂而离婚。其法院判决其子小明(15岁)由黄某抚养。因疏于管教,小明经常与同学打架。一次与同学的争执中将同学打伤。对该事件承担民事责任的应是( )


    A.小明

    B.黄某

    C.魏某

    D.黄某与魏某

    答案:B
    解析: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未成年人侵权责任的承担的知识点。 【应试指导】《侵权责任法》第32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实践中对于父母离婚的未成年人侵害他人权益的,原则上由与其共同生活的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共同生活的监护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确有困难,法院仍可以判决未成年人的父母双方共同承担民事责任。

  • 第6题:

    “夫黄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中“因是以”是什么意思?


    正确答案:“因是以”:犹此矣。

  • 第7题:

    黄某因经营夜总会忙于工作,其夫魏某不甘寂寞而与某女发生关系,被黄某发现致感情破裂而离婚。其子15岁的小明法院判决由黄某抚养。因疏于管教,小明经常与同学打架。在一次与同学的争执中将同学打伤。对该事件承担民事责任的应是()

    • A、小明
    • B、黄某
    • C、魏某
    • D、黄某与魏某

    正确答案:B

  • 第8题:

    黄某被提名拟任某公安派出所所长,关于对其任职的条件,错误的说法是()。

    • A、黄某应当具有法律专业大学毕业文凭
    • B、黄某应当具有政法工作经验
    • C、黄某应当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指挥能力
    • D、黄某应经人民警察院校培训,考试合格

    正确答案:A

  • 第9题:

    2012年5月某日,某高校学生黄某(男,21岁)、陆某某(男,21岁)与校外人员魏某某因专转本抢生源在该校食堂门口发生矛盾,黄某伙同陆某某对魏某某进行殴打,致魏某某鼻梁骨受伤,经法医鉴定属轻微伤。后经调解,由黄某、陆某某共同赔偿魏某某医药费等2万余元。公安机关未再对黄某、陆某某进行进一步的处罚。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黄某、陆某某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构成殴打他人;
    • B、因为是轻伤,并且双方愿意接受公安机关调解的,公安机关可以进行调解。调解成功的,公安机关不再进行其它行政处罚;
    • C、黄某、陆某某不违法,校外人员入校争抢生源本就违反校规,而且对方也动手了;
    • D、黄某、陆某某故意殴打他人,虽然赔偿了医药费,公安机关也应该对他们两个人进行行政处罚,否则就没有教育意义。

    正确答案:C,D

  • 第10题:

    单选题
    黄某因经营欠张某现金1.1万元,债权人张某多次向黄某索要来果。后张某听说刘某、杜某等人经常为他人讨要债务,于是托人找到刘某、杜某为其讨债,并许诺付30%提成。次日,张某因感到30%提成太高而反悔,提出不再让刘某、杜某等人为其讨债;刘某、杜某等人不同意,遂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行从张某身上搜出欠条,并持该欠条找黄某索要欠款5500元,黄某将该欠条销毁。刘某、杜某将5500元钱私分。刘某、杜某的行为应定为:( )
    A

    不构成犯罪,应属于民事纠纷

    B

    抢劫罪

    C

    侵占罪

    D

    诈骗罪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于债权作为相对权不能成为财产类犯罪的犯罪对象,虽然刘某、杜某二人抢走了张某的欠条,但并没有直接抢走张某的财物,而是以此作为手段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诈骗了债务人黄某的钱财,符合诈骗罪构成,刘某、杜某的行为应定为诈骗罪。

  • 第11题:

    问答题
    三年前,家住武汉市大智街泰宁社区的刘某与前夫离婚后,与在证券公司工作的黄某结婚,当时黄某也刚离婚。双方约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各归各的。婚后,黄某因经常忙于公司的业务,很少照顾家庭。家里的一切事情和体弱多病的公婆全由刘某一人照顾。刘某是一小学老师,工作本来就很紧张,短时间还“扛”得住,时间一长,就有点受不了了,便要和黄某离婚,还要黄某给予其三年的“劳务补偿”。2002年1月5日两人到武汉市大智街司法所进行调解。  试问:如何对待此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黄某(男)其妻已故,有一儿黄甲,64年黄某携儿黄甲与陆某(女)携带女儿陆乙结婚。遇政治运动,65年黄某被捕,74年死于狱中,当时黄甲正成年,76年陆某改嫁他人,此时陆乙还未成年,70年,历史问题被解决,86年政府将1.7万元的补助金全部给黄甲,然后陆某提出疑意。请问这1.7万元该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黄甲、陆某、陆乙共同继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黄某与甲村签订了鱼塘承包合同。承包合同中约定:承包期5年,承包人黄某每年向村里上交承包费10000元,由黄某自担承包风险。黄某签订了承包合同后,精心经营鱼塘,年底向村里上交10000元且有盈余。第二年年底,黄某再次如数上交承包费,并因养鱼而使家境大为改善。王某是甲村的村长,见承包鱼塘有利可图,便以承包指标偏低为由,通过村委会宣布和黄某的承包合同解除,转而将鱼塘承包给自己的亲戚魏某,承包期5年,承包费每年12000元。黄某找王某要求继续承包鱼塘,被王某拒绝。第三年6月,黄某去法院起诉,要求继续承包鱼塘,并要求村委会赔偿因其无理解除合同给自己带来的一切损失。下列关于两份承包合同的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哪些?( ) A.甲村与黄某的承包经营合同有效 B.甲村与魏某的承包经营合同无效 C.甲村与魏某的承包经营合同本身有效,因未进行变更登记,故魏某不能取得承包经营权 D.甲村调整和黄某的承包合同的行为无效


    正确答案:ABD
    根据《物权法》第130条的规定,承包期内发包人不得调整承包地。因自然灾害严重毁损承 包地等特殊情形,需要适当调整承包的耕地和草地的,应当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规定办理。承包期 内发包人不得调整承包地,不得收回承包地。甲村与黄某的承包经营合同有效,甲村与魏某的承包经营合 同无效。甲村无法定单方解除合同的事由,就已经发包的承包标的再次发包的行为无效。

  • 第14题:

    .黄某经营一店铺,由于经营不善,欠他人债务6000元。黄某在临死之前立自书嘱,将自己的全部财产4000 元均等地分给了独子和一个老朋友,二人均表示接受,关于黄某6000元债务的清偿,表述正确的是(  )。
    A.黄某的儿子和老朋友各偿还2000元
    B.黄某的儿子和老朋友各偿还3000元
    C.黄某的儿子偿还 6000元,而黄某的朋友不负清偿义务
    D.黄某的朋友偿还6000元,而黄某的儿子不负清偿义务


    答案:A
    解析:
    【精解】遗产债务的清偿原则采取限定继承原则,即遗产债务的清偿以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所继承遗产或者接受遗赠的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对于超出遗产实际价值的债务,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不负清偿义务。在既有遗嘱又有遗赠的情况下,遗产债务的清偿原则是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所接受遗产的实际价值按比例清偿,故选A项。

  • 第15题:

    黄某成立一公司,主要以单位名义实施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虚开税款数额为545637元,其违法所得都被黄某用于个人经商和挥霍。法院应认定( )。

    A、黄某与单位构成共同犯罪
    B、黄某的单位单独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C、本案属于自然人犯罪
    D、因黄某情节不太严重,其行为不构成犯罪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核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税款数额在1万以上则构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个人为进行犯罪违法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故法院应认定张某为自然人犯罪。

  • 第16题:

    卢某妨害公务案于2016年9月21日一审宣判,并当庭送达判决书。卢某于9月30日将上诉书交给看守所监管人员黄某,但黄某因忙于个人事务直至10月8日上班时才寄出,上诉书于10月10日寄到法院。关于一审判决生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一审判决于9月30日生效

    B.因黄某耽误上诉期间,卢某将上诉书交予黄某时,上诉期间中止

    C.因黄某过失耽误上诉期间,卢某可申请期间恢复

    D.上诉书寄到法院时一审判决尚未生效

    答案:D
    解析:
    选项 A 错误,选项 D 正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21的第二日起算。该法第一百零三条第三、四款规定,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过期。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满日期,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间,应当至期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据此可知,上诉期间的截止日原为 10 月 1 日,考虑到法定节假日的因素,应以 10 月 8 日为截止日。黄某在 10 月 8 日交邮寄出,并未超过上诉期限。选项 B 错误。上诉期限为不变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选项 C 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六十六条规定,当事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而耽误期限,依法申请继续进行应当在期满前完成的诉讼活动的,人民法院查证属实后,应当裁定准许。本案中,上诉期间并未被耽误,因此不适用该条规定。

  • 第17题:

    党员黄某为某市拆迁办干部,负责拆迁补偿的清点统计工作。其朋友谢某的菜地在被征之列,谢某请其帮忙以获得更多补偿款,并约定事成后把多得款项分给黄某一半。黄某通过更改统计数据,共为谢某虚增补偿款10万元,黄某从中得到5万元。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黄某的问题应如何认定:()

    • A、黄某利用职务之便,通过更改统计数据为他人谋取利益,事后按照约定收受5万元,其行为应认定为受贿错误
    • B、黄某负责拆迁补偿的清点统计工作,不严格履职尽责,构成工作渎职错误
    • C、黄某身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与他人勾结共同骗取公共财产,应认定为共同贪污错误
    • D、黄某只负责拆迁补偿的清点工作,不负责发放,应认定为诈骗错误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甲某,男,现年25岁,四川省成都郊区农民。1999年12月26日晚8时许,甲某在县城公路桥上乘一骑车人黄某(女,24岁)不备,突然把黄某推倒。黄与其搏斗,甲某把黄某推到桥下菜地中,拿出一把军用匕首威胁黄某,趁黄某惊恐之际抢走“诺基亚"手机一部,日本进口手表一块,现金2000元以及信用卡数张。接着,甲某以拳打脚踢、掐脖子等手段,致黄某昏迷后,将其奸污。为了灭口,甲某持匕首向黄的面、颈、腹、臀部猛扎数下,然后把黄的双手捆住,用黄的自行车压在黄的身上。甲某认为黄某已死,即逃离现场。后来黄某被一农民发现,及时送往医院抢救脱险,但是黄某因刺激过度而精神失常。经诊断,黄某的面、颈、腹、臀部有15处刀伤,鼻骨骨折,左骨关节扭伤。本案中甲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正确答案: 甲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强奸罪和杀人罪,应当数罪并罚。其最初为了抢到钱财而用匕首威胁被害人,并抢走财物,数额较大,构成抢劫罪,既遂。后其趁被害人昏迷又将其奸污,构成强奸罪。强奸完后出于灭口的意图,而实施暴力意图杀死被害人,其本以为将人杀死了,出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被害人被抢救脱险,属于故意杀人罪的未遂,所以,对甲某应当以抢劫罪、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并罚。

  • 第19题:

    下列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是()。

    • A、某男与某女相约自杀,欺骗某女先自杀后,该男逃走
    • B、某男周某与某女马某通奸多年,一日,周某要马某杀死其夫,马某不同意。周某毒打马某,并砸毁其家中物品,扬言如果马某二日内不能杀死其夫,就要马某自杀,马某不忍心杀夫而自杀身亡
    • C、某男强奸某女,引起某女自杀
    • D、某人在实施抢劫后,为灭口而将被害人杀死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杨某为某中学高一学生(15岁),杨某采取威吓方式迫使黄某(13岁)带其至黄某家中,杨某盗得黄某爷爷抽屉里的现金2000元及手机一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杨某未满十八岁,故不予处罚,但是应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 B、因杨某未满十六岁,故不能对其执行行政拘留
    • C、因黄某未满十四岁,故不予处罚
    • D、因黄某与杨某共同违反治安管理,故应当依法予以处罚

    正确答案:B,C

  • 第21题:

    黄某因经营欠张某现金1.1万元,债权人张某多次向黄某索要来果。后张某听说刘某、杜某等人经常为他人讨要债务,于是托人找到刘某、杜某为其讨债,并许诺付30%提成。次日,张某因感到30%提成太高而反悔,提出不再让刘某、杜某等人为其讨债;刘某、杜某等人不同意,遂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行从张某身上搜出欠条,并持该欠条找黄某索要欠款5500元,黄某将该欠条销毁。刘某、杜某将5500元钱私分。刘某、杜某的行为应定为:( )

    • A、不构成犯罪,应属于民事纠纷
    • B、抢劫罪
    • C、侵占罪
    • D、诈骗罪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单选题
    卢某妨害公务案于2016年9月21日一审宣判,并当庭送达判决书。卢某于9月30日将上诉书交给看守所监管人员黄某,但黄某因忙于个人事务直至10月8日上班时才寄出,上诉书于10月10日寄到法院。关于一审判决生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7年真题]
    A

    一审判决于9月30日生效

    B

    因黄某耽误上诉期间,卢某将上诉书交予黄某时,上诉期间中止

    C

    因黄某过失耽误上诉期间,卢某可申请期间恢复

    D

    上诉书寄到法院时一审判决尚未生效


    正确答案: C
    解析:
    ACD三项,《刑事诉讼法》第230条规定,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10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5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05条的规定,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算在期间以内。法定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上诉状或者其他文件在期满前已经交邮的,不算过期。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满日期,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在押期间,应当至期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本题中,9月21日一审宣判,并当庭送达判决书,上诉期从9月22日开始计算,最后一日是10月1日,因为10月1日是法定节假日,上诉期限顺延至法定节假日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即10月8日。看守所监管人员10月8日上班时才寄出,该上诉仍然有效,故上诉书寄到法院时一审判决尚未生效
    B项,上诉期限为不变期间,不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

  • 第23题:

    单选题
    黄某初中毕业,曾经下海经商赚了些钱,因吸食毒品而导致家里一贫如洗,后进入戒毒所半年,现回归社区后,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改善生活状况。黄某向社会工作者求助,该社会工作者运用优势视角理论为其提供帮助,下列体现该理论做法的是(    )。
    A

    协助黄某修正不良行为

    B

    社会工作者强调黄某是有能力和优势的

    C

    和黄某一起回忆过去的经历对现在的影响

    D

    强调黄某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刘某、赵某、黄某、张某四人合伙成立一家金属冶炼公司,该公司董事长由最大的股东刘某担任,但刘某因生病长期休养,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公司总经理有赵某担任,全面负责生产经营活动;黄某担任冶炼车间主任,负责车间日常生产管理;张某担任公司工会主席。根据《安全生产法》,由(  )负责督促、检查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即使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A

    刘某

    B

    赵某

    C

    张某

    D

    黄某


    正确答案: 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