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动力”论?
(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动力”论,把动力分为两类:“最后动力”,即原动力;非原动力的动力,称为“直接动力”。
(2)最后动力:是历史发展的终极动力,原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最后动力的内涵,其中生产力是更根本的动力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人类活动(政治、思想文化、阶级斗争)的动力因素。
(3)直接动力:来源于经济活动,又反作用于经济活动的政治、思想文化等动力因素。阶级斗争、暴力革命、物质利益的诉求、人的意志等因素,是直接推动历史运动的力量。最终动力是本源性的动力,多种因素的直接动力是其表现形式,最终取决于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4)合力:历史发展是由多种力量和因素推动的,每一个人、每一种因素的力量都融合在“合力之中。”作用于历史运动的各种力量,其作用力的方向、力量大小、作用是不相同的。各种方向、层次的力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融合为历史的“合力”,促进历史事变及其发展。
第2题:
如何认识八卦与汉字的起源的关系?
第3题:
历史认识如何检验?
第4题:
如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与分配的原则?
第5题:
如何正确认识汉字的类型?
第6题:
如何认识“汉字西来说”?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认识颜色、练习画画、认识数字和汉字
认识数字、认识颜色、练习画画、认识自然现象
认识数字和汉字,认识颜色
认识汉字、认识颜色、认识自然现象
第13题:
婴儿通过( )提高认知能力。
第14题: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有所不同。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的经典分析,农业对经济发展有四种形式的贡献:即()贡献、()贡献、()贡献和()贡献。
第15题:
如何认识现代汉字的地位?
第16题:
如何认识阿拉伯科学文化的历史作用?
第17题:
如何认识人民电影事业建立的历史意义?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