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神异灵怪与人物佚事的著作。
第1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书的体式。
代表著作:曹丕的《典论·论文》、晋人挚虞的《文章别流论》、应召的《文论》、李充约《翰林论》、南朝刘锯约《文心雕龙》等。都对公文文种的源流和演变、文种的应用、写作、语言风格,及文书处理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这些著作一方面是对我国秦汉及先秦历代文书工作的总结,另一方面,直接记载和反映了槐晋南北朝的文书工作情况。
第2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出现的注史派别和方法。
①补充史事类: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寿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
②训释史文类: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裴骃的《史记集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汉书》的颜师古注;《后汉书》的李贤注。
③以著为注类:郦道元的《水经注》④著者自注类: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杜佑的《通典》
第3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制度制度
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纸张已成为公文唯一载体等原因,产生了一系列公文制作制度
1.公文用纸制度,重要的是用黄纸书写,以防虫蛀,一般公文用白纸书写
2.卷轴制度,开则便于阅读,批答,合则便于携带,收藏,是公文形式的一发进步
3.用印制度,改用朱色水印
4.骑缝,押缝制度,根据纸制公文的特点,起到防止公文伪造,保证其真实性的作用
5.连暑制度,也称联署制度,即几位官员在同一公文上联合签署姓名,以表示对该公文内容共同负责
6.勾检制度,专门稽核皇帝和中央政府颁发的下行文,说明对公文的复核已有专门部门负责
7.帖敕,即由主持朝政的大臣在奏章后签署意见,做为敕命,批发判行8.一文一事制度
略
第4题:
简述魏晋南北时期出现的神异灵怪与人物佚事的著作
第5题:
请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三部文学批评著作及其作者。
第6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佛教兴盛的表现。
第7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哪些代表性的文学批评著作?
第8题:
汉代时人物画发展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大量佛教壁画,同时人文画也发展起来。
第9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乐舞思想及代表人物、代表著作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书的行文程式。
该期各国对文书的名称、使用范围、使用机关、文书运行方向,行文方式(直接或间接)、文书用语、书写格式等方面都规定得比较具体、详细。
第14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哪些新的编著形式?有哪些代表作?
(一)别集。别集是一人的诗文集,其编撰与出版始于汉魏之际。如:《孔融集》、《嵇康集》、《陶渊明集》等。
(二)总集。总集是指汇集二人以上作品编纂而成的出版物,可分为全集与选集两种。
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南朝齐、梁间,钟嵘:《诗品》
(三)韵书
曹魏李登《声类》
西晋吕静《韵集》
(四)校注著作
南朝刘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
南朝梁人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
(五)科技著作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晋王叔和《脉经》
(六)道教典籍
东晋葛洪所撰《抱朴子》
(七)佛经
东晋法显《法显传》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第15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八议”与“官当”制度。
第16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一部评品诗歌等级的文艺理论著作《诗品》,明显受玄学思辨的影响,其作者是()
第17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宗教服务的道释人物画是绘画的主流
第18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写的(),是一部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著作。
第19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
第20题:
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几篇画论著作。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