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入窑煅烧的生料主要控制()等值。A、KN、N、SMB、KH、N、pC、KH、n、nD、心上答案都不对”相关问题
  • 第1题:

    预分解窑入窑生料分解率要求达到()以上,有利于物料的煅烧。


    正确答案:85%

  • 第2题:

    出磨生料质量控制指标合格率正确的是()

    • A、KH合格率≥75%
    • B、KH合格率≥80%
    • C、SM合格率≥80%
    • D、SM合格率≥85%

    正确答案:B,D

  • 第3题:

    土工织物拉伸强度的单位是()。

    • A、N/m
    • B、Mpa
    • C、N
    • D、kN

    正确答案:A

  • 第4题:

    预分解窑入窑生料分解要求达到()以上,才有利于物料煅烧


    正确答案:85%

  • 第5题:

    熟料煅烧时液泪粘度的大小与()有关。

    • A、KH和SM
    • B、IM
    • C、Al2O3和FaO3
    • D、SM和IM

    正确答案:B,C

  • 第6题:

    配料中,KH值低,n值也低熟料所需烧成温度也低,C3A+C4AF含量较高,以致熟料中(),使窑操作困难。


    正确答案:过多

  • 第7题:

    当生料配料CaO偏高,SiO2偏少时,熟料率值会如何改变()

    • A、KH值偏高,SM值偏高
    • B、KH值偏低,SM值偏低
    • C、KH值偏高,SM值偏低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废气处理系统收集的飞灰的三率值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对于同时刻出磨生料,KH偏低、SM偏低、IM偏高 

    B

    相对于同时刻出磨生料,KH偏低、SM偏高、IM偏高 

    C

    相对于同时刻出磨生料,KH偏高、SM偏低、IM偏高 

    D

    相对于同时刻出磨生料,KH偏高、SM偏高、IM偏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入窑煅烧的生料主要控制()等值。
    A

    KN、N、SM

    B

    KH、N、p

    C

    KH、n、n

    D

    心上答案都不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KH、n、p之间的关系及对煅烧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①KH的大小说明熟料中CaO含量的高低,也即生料中CaCO3含量的高低,CaCO3含量高,分解时吸收热量多,形成相液成分少,需要很高的温度,比较难烧,熟料中f-CaO高;KH过低,液湘成份过多,易结大块、结圈等,同时熟料质量差;②n的大小说明熟料中能形成液相成份的多少,也即煅烧时液相量的多少,n过高,窑头飞砂大,不易煅烧,n过低熟料中C3S含量低,熟料强度低;③P的高低反映了液相的性质,即粘度,液相粘度小,有利于C3S的形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分析以下熟料数据在煅烧操作中有何特点?烧成的熟料质量如何? (1)KH=0.96±0.2;n=2.2±0.1;P=1.5±0.1。(2)KH=0.88±0.2;n=1.7±0.1;P=1.2±0.1。

    正确答案: (1)饱和比系数较高,熟料易烧性较差,易生成f–CaO,烧成的熟料易出现因欠烧引起的“黄心”现象;另外窑内易形成飞砂料,导致熟料颗粒偏细,,因此会影响熟料强度。
    (2)各率值均偏低,熟料易烧,但会导致窑内液相量增大,窑内熟料发粘,易结圈,结蛋。烧成的熟料强度偏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KH、n、p之间的关系及对煅烧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①KH的大小说明熟料中CaO含量的高低,也即生料中CaCO3含量的高低,CaCO3含量高,分解时吸收热量多,形成相液成分少,需要很高的温度,比较难烧,熟料中f-CaO高;KH过低,液湘成份过多,易结大块、结圈等,同时熟料质量差;②n的大小说明熟料中能形成液相成份的多少,也即煅烧时液相量的多少,n过高,窑头飞砂大,不易煅烧,n过低熟料中C3S含量低,熟料强度低;③P的高低反映了液相的性质,即粘度。P高形成的熔剂矿物C3AF多,此时液相粘度小,有利于C3S的形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入窑生料质量控制指标合格率正确的是()

    • A、KH合格率≥80%
    • B、KH合格率≥90%
    • C、SM合格率≥90%
    • D、SM合格率≥95%

    正确答案:B,D

  • 第14题:

    交流电动机的同步转速公式()。

    • A、n=60f/p
    • B、n=60f*p
    • C、n=p/60n
    • D、n=f/p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废气处理系统收集的飞灰的三率值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同时刻出磨生料,KH偏低、SM偏低、IM偏高 
    • B、相对于同时刻出磨生料,KH偏低、SM偏高、IM偏高 
    • C、相对于同时刻出磨生料,KH偏高、SM偏低、IM偏高 
    • D、相对于同时刻出磨生料,KH偏高、SM偏高、IM偏高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下列对入窑生料表观分解率叙述正确的是:()

    • A、入窑生料表观分解率高低影响窑内煅烧稳定,但只要f-CaO升重合格,就不影响出窑熟料强度。
    • B、入窑生料表观分解率越高,窑内煅烧越稳定,产量也就越高。
    • C、入窑生料表观分解率并不是越高越好,且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窑内煅烧才能稳定,产、质量也就越高
    • D、入窑生料表观分解率不受生料细度、比表面积影响,只要提高炉出口温度,就能达到预期目标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分析以下熟料数据在煅烧操作中有何特点?烧成的熟料质量如何? (1)KH=0.96±0.2;n=2.2±0.1;P=1.5±0.1。(2)KH=0.88±0.2;n=1.7±0.1;P=1.2±0.1。


    正确答案: (1)饱和比系数较高,熟料易烧性较差,易生成f–CaO,烧成的熟料易出现因欠烧引起的“黄心”现象;另外窑内易形成飞砂料,导致熟料颗粒偏细,,因此会影响熟料强度。
    (2)各率值均偏低,熟料易烧,但会导致窑内液相量增大,窑内熟料发粘,易结圈,结蛋。烧成的熟料强度偏低。

  • 第18题:

    KH、n、p之间的关系及对煅烧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①KH的大小说明熟料中CaO含量的高低,也即生料中CaCO3含量的高低,CaCO3含量高,分解时吸收热量多,形成相液成分少,需要很高的温度,比较难烧,熟料中f-CaO高;KH过低,液湘成份过多,易结大块、结圈等,同时熟料质量差;②n的大小说明熟料中能形成液相成份的多少,也即煅烧时液相量的多少,n过高,窑头飞砂大,不易煅烧,n过低熟料中C3S含量低,熟料强度低;③P的高低反映了液相的性质,即粘度。P高形成的熔剂矿物C3AF多,此时液相粘度小,有利于C3S的形成。

  • 第19题:

    发电机频率f、磁极对数p、转速n之间的关系为()。

    • A、n=60p/f
    • B、n=60f/p
    • C、f=p/60n
    • D、f=60p/n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填空题
    配料中,KH值低,n值也低熟料所需烧成温度也低,C3A+C4AF含量较高,以致熟料中(),使窑操作困难。

    正确答案: 过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入窑煤的灰分增多,将使熟料的()下降、强度()。若要使KH趋于正常,应调整生料中()的量。

    正确答案: KH,降低,CaCO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KH、SM、IM对煅烧的影响?

    正确答案: 在实际生产中KH过高,工艺条件难以满足需要,f-CaO会明显上升,熟料质量反而下降,KH过低,C3S过少熟料质量也会差,SM过高,硅酸盐矿物多,对熟料的强度有利,但意味着熔剂矿物较少,液相量少,将给煅烧造成困难,SM过低,则对熟料温度不利,且熔剂矿物过多,易结大块炉瘤,结圈等,也不利于煅烧。IM的高低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C3A+C4AF含量一定时,IM高,意味着C3A量多,C4AF量少,液相粘度增加,C3S形成困难,且熟料的后期强度,抗干缩等影响,相反,IM过低,则C3A量少,C4AF量多,液相粘度降低,这对保护好窑的窑皮不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预分解窑入窑生料分解要求达到()以上,才有利于物料煅烧

    正确答案: 85%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