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在实际生产中KH过高,工艺条件难以满足需要,f-CaO会明显上升,熟料质量反而下降,KH过低,C3S过少熟料质量也会差,SM过高,硅酸盐矿物多,对熟料的强度有利,但意味着熔剂矿物较少,液相量少,将给煅烧造成困难,SM过低,则对熟料温度不利,且熔剂矿物过多,易结大块炉瘤,结圈等,也不利于煅烧。IM的高低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C3A+C4AF含量一定时,IM高,意味着C3A量多,C4AF量少,液相粘度增加,C3S形成困难,且熟料的后期强度,抗干缩等影响,相反,IM过低,则C3A量少,C4AF量多,液相粘度降低,这对保护好窑的窑皮不利。
更多“KH、SM、IM对煅烧的影响?”相关问题
  • 第1题:

    入窑生料质量控制指标合格率正确的是()

    • A、KH合格率≥80%
    • B、KH合格率≥90%
    • C、SM合格率≥90%
    • D、SM合格率≥95%

    正确答案:B,D

  • 第2题:

    熟料IM在煅烧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控制液相粘度越

  • 第3题:

    熟料的KH、SM、IM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KH:控制CaO与其他氧化物相对含量,达到控制C3S与C2S相对含量;SM:控制SiO2与Ai3O2和Fe3O2相对含量,达到控制C3S和C2S与C3A和C4AF相对含量和液泪量;IM:控制Ai3O2与Fe3O2相对含量,达到控制C3AC与4AF相对含量和液泪粘度。

  • 第4题:

    KH高时,熟料中()高,对熟料质量有利,但难于煅烧。

    • A、C3S
    • B、C2S
    • C、C3A

    正确答案:A

  • 第5题:

    2002年度出窑熟料质量控制指标为:KH(),SM(),IM(),f-CaO≤()。


    正确答案:0.91±0.02;2.25±0.10;1.55±0.10;1.3%

  • 第6题:

    当生料配料CaO偏高,SiO2偏少时,熟料率值会如何改变()

    • A、KH值偏高,SM值偏高
    • B、KH值偏低,SM值偏低
    • C、KH值偏高,SM值偏低

    正确答案:C

  • 第7题:

    问答题
    分析以下熟料数据在煅烧操作中有何特点?烧成的熟料质量如何? (1)KH=0.96±0.2;n=2.2±0.1;P=1.5±0.1。(2)KH=0.88±0.2;n=1.7±0.1;P=1.2±0.1。

    正确答案: (1)饱和比系数较高,熟料易烧性较差,易生成f–CaO,烧成的熟料易出现因欠烧引起的“黄心”现象;另外窑内易形成飞砂料,导致熟料颗粒偏细,,因此会影响熟料强度。
    (2)各率值均偏低,熟料易烧,但会导致窑内液相量增大,窑内熟料发粘,易结圈,结蛋。烧成的熟料强度偏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KH、SM、IM对煅烧的影响?

    正确答案: 在实际生产中KH过高,工艺条件难以满足需要,f-CaO会明显上升,熟料质量反而下降,KH过低,C3S过少熟料质量也会差,SM过高,硅酸盐矿物多,对熟料的强度有利,但意味着熔剂矿物较少,液相量少,将给煅烧造成困难,SM过低,则对熟料温度不利,且熔剂矿物过多,易结大块炉瘤,结圈等,也不利于煅烧。IM的高低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C3A+C4AF含量一定时,IM高,意味着C3A量多,C4AF量少,液相粘度增加,C3S形成困难,且熟料的后期强度,抗干缩等影响,相反,IM过低,则C3A量少,C4AF量多,液相粘度降低,这对保护好窑的窑皮不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熟料的KH、SM、IM的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KH:控制CaO与其他氧化物相对含量,达到控制C3S与C2S相对含量;SM:控制SiO2与Ai3O2和Fe3O2相对含量,达到控制C3S和C2S与C3A和C4AF相对含量和液泪量;IM:控制Ai3O2与Fe3O2相对含量,达到控制C3AC与4AF相对含量和液泪粘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熟料IM在煅烧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控制液相粘度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名词解释题
    KH、n、p之间的关系及对煅烧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①KH的大小说明熟料中CaO含量的高低,也即生料中CaCO3含量的高低,CaCO3含量高,分解时吸收热量多,形成相液成分少,需要很高的温度,比较难烧,熟料中f-CaO高;KH过低,液湘成份过多,易结大块、结圈等,同时熟料质量差;②n的大小说明熟料中能形成液相成份的多少,也即煅烧时液相量的多少,n过高,窑头飞砂大,不易煅烧,n过低熟料中C3S含量低,熟料强度低;③P的高低反映了液相的性质,即粘度。P高形成的熔剂矿物C3AF多,此时液相粘度小,有利于C3S的形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2002年度出窑熟料质量控制指标为:KH(),SM(),IM(),f-CaO()

    正确答案: 0.91±0.02,2.25±0.10,1.55±0.10,≤1.3%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废气处理系统收集的飞灰的三率值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对于同时刻出磨生料,KH偏低、SM偏低、IM偏高 
    • B、相对于同时刻出磨生料,KH偏低、SM偏高、IM偏高 
    • C、相对于同时刻出磨生料,KH偏高、SM偏低、IM偏高 
    • D、相对于同时刻出磨生料,KH偏高、SM偏高、IM偏高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熟料煅烧时液泪粘度的大小与()有关。

    • A、KH和SM
    • B、IM
    • C、Al2O3和FaO3
    • D、SM和IM

    正确答案:B,C

  • 第15题:

    分析以下熟料数据在煅烧操作中有何特点?烧成的熟料质量如何? (1)KH=0.96±0.2;n=2.2±0.1;P=1.5±0.1。(2)KH=0.88±0.2;n=1.7±0.1;P=1.2±0.1。


    正确答案: (1)饱和比系数较高,熟料易烧性较差,易生成f–CaO,烧成的熟料易出现因欠烧引起的“黄心”现象;另外窑内易形成飞砂料,导致熟料颗粒偏细,,因此会影响熟料强度。
    (2)各率值均偏低,熟料易烧,但会导致窑内液相量增大,窑内熟料发粘,易结圈,结蛋。烧成的熟料强度偏低。

  • 第16题:

    KH,SM(),生料难道;反之易烧。SM,IM()难烧,要求较高的烧成温度。

    • A、高低
    • B、低高
    • C、低低
    • D、高高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KH、n、p之间的关系及对煅烧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①KH的大小说明熟料中CaO含量的高低,也即生料中CaCO3含量的高低,CaCO3含量高,分解时吸收热量多,形成相液成分少,需要很高的温度,比较难烧,熟料中f-CaO高;KH过低,液湘成份过多,易结大块、结圈等,同时熟料质量差;②n的大小说明熟料中能形成液相成份的多少,也即煅烧时液相量的多少,n过高,窑头飞砂大,不易煅烧,n过低熟料中C3S含量低,熟料强度低;③P的高低反映了液相的性质,即粘度。P高形成的熔剂矿物C3AF多,此时液相粘度小,有利于C3S的形成。

  • 第18题:

    单选题
    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废气处理系统收集的飞灰的三率值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对于同时刻出磨生料,KH偏低、SM偏低、IM偏高 

    B

    相对于同时刻出磨生料,KH偏低、SM偏高、IM偏高 

    C

    相对于同时刻出磨生料,KH偏高、SM偏低、IM偏高 

    D

    相对于同时刻出磨生料,KH偏高、SM偏高、IM偏高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KH高时,熟料中()高,对熟料质量有利,但难于煅烧。
    A

    C3S

    B

    C2S

    C

    C3A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熟料煅烧过程中煤灰份升高时,熟料KH也会同时升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KH、n、p之间的关系及对煅烧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①KH的大小说明熟料中CaO含量的高低,也即生料中CaCO3含量的高低,CaCO3含量高,分解时吸收热量多,形成相液成分少,需要很高的温度,比较难烧,熟料中f-CaO高;KH过低,液湘成份过多,易结大块、结圈等,同时熟料质量差;②n的大小说明熟料中能形成液相成份的多少,也即煅烧时液相量的多少,n过高,窑头飞砂大,不易煅烧,n过低熟料中C3S含量低,熟料强度低;③P的高低反映了液相的性质,即粘度,液相粘度小,有利于C3S的形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KH,SM(),生料难道;反之易烧。SM,IM()难烧,要求较高的烧成温度。
    A

    高低

    B

    低高

    C

    低低

    D

    高高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在硅酸盐水泥生产中,当 KH变化时,对煅烧和矿物形成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当C3S=0时,KH=0.667,即此时的熟料矿物只有C2S、C3A、C4AF而无C3S;当C2S=0时,KH=1,即此时的熟料矿物只有C3S、C3A、C4AF而无C2S。石灰饱和系数KH应控制在0.667~1.0之间。因此,提高石灰饱和系数KH,可提高C3S在熟料中的含量,熟料强度高,有利于提高水泥熟料质量;但KH过高,熟料煅烧困难,熟料中的f-CaO高,影响水泥的安定性,对水泥强度不利。降低KH值,熟料中的C3S减少,C2S增多,熟料强度降低,熟料易粉化。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