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字录入处理员必须懂得校对的基本知识,才能根据校样正确排版以提高排版质量。
第1题:
第2题:
排版工艺与校对的质量管理中,对文字排版质量要求的差错率应该控制在()。
第3题:
“电子排版”的校对是在()之后进行。
第4题:
图书稿件发排后,编辑还必须做()等方面的校样处理工作。
第5题:
随纸质原稿一起发排的电子原稿应是作者的原始文件复本
用电子稿排版后打出的校样中,文字差错和格式差错都可能存在
用电子原稿排版时,操作人员不必再输入任何字符
计算机排版的校样中,有时会缺失或重复整个段落
计算机排版的校样中,也可能存在背题现象
第6题:
文字录入
版面编排
主机输出
图片制作
第7题:
审读校样
推敲标题
处理作者的修改和校对人员的质疑
规范统一
从排版质量角度检查付印清样
第8题:
通读初校样
进行计算机校对
对片
对原稿差错质疑
依据原稿核对校样,消灭排版错误
第9题:
毛校样是排版单位向出版单位正式提交的初校样
二校样是排版单位根据初校样校改后再次打印提交给出版单位的校样
三校样是排版单位根据二校样校改后再次打印提交给出版单位的校样
付印样是已经完成全部校对工作而交给排版单位进行最后改版的校样
第10题:
三校样通常是在有必要时才打印。如果有需要,在三校样之后还可以再打印四校样、五校样等
改动很多的校样,依旧可以作为付印样
校对人员对二校样必须核红后再校对
初校样能够反映未来书刊的版面状况和大致篇幅
排版、校对和改版进程环节中打印出来的校样,可分为毛校样、初校样、二校样、三校样、付印样、付印清样等
第11题:
通读初校样
进行计算机校对
对片
对原稿差错质疑
依据原稿核对校样,消灭排版错误
第12题:
审读校样
推敲标题
处理作者的修改和校对人员的质疑
规范统一
从排版质量角度检查付印清样
第13题:
依照原稿及设计要求在校样上()排版中的差错称为校对
第14题:
计算机排版所出校样的差错,主要有()。
第15题:
各级校对人员都要做的工作有()等。
第16题:
新版税务综合办公系统,以下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第17题:
作者原稿带入的差错
计算机系统引起的差错
排版人员文字输入差错
编辑校对差错
排版人员排版操作差错
第18题:
文字录入、版面编排、校对合成
文字录入、校对合成、印刷
文与图像录入、图文混排
文字录入、版面编排、打印输出
第19题:
随纸质原稿一起发排的电子原稿应是作者的原始文件复本
用电子原稿排版后打出的校样中,文字差错和格式差错都可能存在
用电子原稿排版时,操作人员不必再输入任何字符
计算机排版的校样中,有时会缺失或重复整个段落
计算机排版的校样中,也可能存在背题现象
第20题:
毛校样是排版单位向出版单位正式提交的初校样
二校样是排版单位根据初校样校改后再次打印提交给出版单位的校样
三校样是排版单位根据二校样校改后再次打印提交给出版单位的校样
付印样是已经完成全部校对工作而交给排版单位进行最后改版的校样
第21题:
文字
标号
排版
文字、标号、和排版
第22题:
作者原稿带入差错
排版人员文字输入差错
计算机系统引起的差错
排版人员排版操作差错
第23题:
用电子原稿排版后打出的校样中,一般只有格式差错
计算机排版的校样中,有时候会出现整段缺漏的现象
公式经重新排版后,符号正斜体、上下标等很容易出错
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感染病毒,计算机系统不会引起排版差错
排版人员有可能错误击键而导致排版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