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说明蒸煮过程中产生的黑液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关问题
  • 第1题:

    写出蒸煮对木片质量的要求(包括规格尺寸、水分、合格率等各项指标)?并说明木片质量的好坏是如何影响蒸煮质量的?       


    正确答案: 长度:20-25mm;宽度:20-25mm;厚度:3-7mm;水分:40-45%;合格率:85%
    木片质量直接影响到蒸煮时的用碱量,蒸煮温度,蒸煮时间和系统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成浆质量
    过大木片多蒸煮不均匀,浆中节子多
    木屑含量大耗碱量大并且系统运行不稳定
    腐材,树皮多耗碱量大并且漂后浆中尘埃高

  • 第2题:

    简述碱法间歇法蒸煮主要过程及蒸煮工艺要确定的五个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主要过程:装料、送液;升温、小放气;最高温(Tmax)下的保温;喷放(配合碱回收)间歇式蒸煮工艺条件的确定:用碱量的确定;液比的确定;硫化度的确定;升温时间;最高温度与保温时间

  • 第3题:

    化学法制浆中蒸煮的目的。碱法蒸煮使用的药液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目的:脱除木素,使纤维分离成浆
    1)碱法:烧碱法:NaOH,硫酸盐法:NaOH+Na2S
    2)亚硫酸盐法:

  • 第4题:

    说明蒸煮过程中产生的黑液的主要化学成分? 


    正确答案: 黑液主要成分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
    无机物主要是蒸煮废液中残余的化学药品,以及和制浆原料中的有机物化合的金属盐基,制浆原料本身所带的无机成分,如硅的化合物等。有机物主要包括制浆原料在蒸煮过程中的降解产物,溶出物等,如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树脂,色素及有机酸等。

  • 第5题:

    ()反映了面团在烘烤、蒸煮过程中对产生气体的抗性,沉淀值反映了小麦面筋的质和量。


    正确答案:伯尔辛克值

  • 第6题:

    塔式连续蒸煮器的蒸煮锅的主要结构构成?


    正确答案: 结构:锅顶上有分离器,锅顶分离器有液相标准分离器、汽——液型采用反向分离器或倾斜分离器。用于将木片与多余药液分离,筒体由几段不同直径的筒节组成,锅各区设有抽出药液的滤网,锅中心设有不同长度的同心套管,锅底排料装置焊有叶片的刮料器和中心管构成。中心管顶部有冷黑液分布器。

  • 第7题:

    不属于蒸煮排放口设置目的的是()。

    • A、防止蒸汽烫伤现场工作人员
    • B、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 C、避免蒸煮系统产生死角
    • D、避免蒸煮系统在蒸煮过程中发生超压

    正确答案:D

  • 第8题:

    加热炉内所有炉管蒸煮时,只要炉管的最低温度在100℃左右,说明炉管蒸煮不存在短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碱洗塔蒸煮合格的标准是()。

    • A、蒸煮12小时
    • B、蒸煮24小时
    • C、蒸煮排出的水清洁
    • D、蒸煮时水满塔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酒精发酵的蒸煮过程中产生的甲醇来自于()

    • A、纤维素
    • B、半纤维素
    • C、淀粉
    • D、果胶物质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单选题
    酒精发酵的蒸煮过程中产生的甲醇来自于()
    A

    纤维素

    B

    半纤维素

    C

    淀粉

    D

    果胶物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酱油生产过程中原料蒸煮不足和蒸煮过度会有哪些不好的影响?

    正确答案: 酱油的N性蛋白:原料蒸煮不够,蛋白质未达到适度变性,用这种原料制曲后酿造的酱油加水5-10倍时,再加热就会产生混浊和沉淀,称此现象为酱油的N性,这种沉淀物称为N性蛋白。
    过度变性蛋白:高温下长时间蒸煮会产生,不能被蛋白酶水解,不溶于酱油或盐水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酿酒生产非常注重原料的蒸煮,而蒸煮主要是使用原料充分(),否则淀粉很难转化生成糖。


    正确答案:糊化

  • 第14题:

    快速热置换蒸煮技术中,蒸煮过程有()次黑液置换

    • A、二次
    • B、三次
    • C、四次
    • D、五次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试比较塔式连续蒸煮器的蒸煮锅和间歇式蒸煮的蒸煮锅的异同点?(从结构和作用上)


    正确答案: 结构:间歇蒸煮锅又分为硫酸盐蒸煮锅和亚硫酸盐蒸煮锅,硫酸盐蒸煮锅主要由锅体、锅盖、装锅器、喷放伐、药液循环加热装置及支座等组成。亚硫酸盐蒸煮锅主要由锅体衬里、药液循环装置等构成。塔式连续蒸锅可分为顶部分离器、浸渍、升温加热、蒸煮、热扩散洗涤、冷却和排料装置组成。
    应用:间歇式蒸煮锅容积一般比较大,多用于大中型纸厂,产量大,劳动生产率高,但是附属设备比较多,构造复杂,投资大。连续式蒸煮锅适用于大中型浆厂,使用广泛,投资小。

  • 第16题:

    用蒸汽蒸煮油罐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蒸罐情况,控制好进罐蒸汽流量和蒸煮温度,防止超温。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蒸煮过程中的脱木素的方法


    正确答案: ①增加木素的脂肪族和(或)芳香族羟基或羧基的数量,来提高其亲水性;
    ②降解木素的大分子为较小的能溶解在水中的碎片;
    ③把亲水性取代基与木素大分子相连接,使它的衍生物可溶于水中。

  • 第18题:

    简述纯牛奶产生蒸煮味和灭菌味的原因。


    正确答案:蒸煮味是牛奶经热处理而导致,牛奶在温度高于70℃的条件下加热,β-乳球蛋白裂变产生巯基(-SH)氧化后形成二氧化硫,产生这种所谓的蒸煮味。而灭菌味是牛乳加热超过95℃时,美拉德反应生成双乙酰内酯、香草醛等物质,进而令人感到味道不纯。不过这种产品除颜色较普通产品深一些外,其它同普通产品一致,对人体没有损害,可以食用。

  • 第19题:

    蒸煮时,设备及加装盲板处的低点进行排凝液的目的是排除系统低点的油或者油水混合物,防止蒸煮系统产生死角而使蒸煮不合格。()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系统蒸煮时如果设备低点阀门打开以后没有气体或者液体流出,则说明()。

    • A、系统低点没有蒸汽或者水
    • B、系统低点管线发生了堵塞
    • C、系统在蒸煮时形成了负压
    • D、进入系统的蒸汽太热,无法产生凝液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以下中国传统烹调方法发生的时间顺序应当是()。

    • A、烤、煮、蒸、炒
    • B、煮、烤、蒸、炒
    • C、炒、烤、煮、蒸
    • D、烤、蒸、煮、炒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简述牛乳产生蒸煮味的原因?


    正确答案: 由于β–乳球蛋白和脂肪球膜蛋白的热变性而产生巯基(–SH)。甚至产生挥发性的硫化物和硫化氢(H2S)。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牛乳产生蒸煮味的原因?

    正确答案: 由于β–乳球蛋白和脂肪球膜蛋白的热变性而产生巯基(–SH)。甚至产生挥发性的硫化物和硫化氢(H2S)。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在造纸的制浆过程中,采用的蒸煮助剂主要有哪几种?简述其作用原理。

    正确答案: 1.无机蒸煮助剂:硼氢化钠、连二亚硫酸钠。
    2.有机蒸煮助剂。
    原理:将原料中的木素除去,是原料纤维分离,在除去木素的同时,原料中的纤维和半纤维亦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降解。在硫酸盐和烧碱法蒸煮中加入多硫化钠的氧化作用,他能使碳水化合物末端基形成各种对碱稳定的糖酸末端基,从而停止剥皮反应。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