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原因:(1)炉子故障(2)脱气塔或稀释开得过大(3)稀酸循环系统因检修全换清水,SO2溶解量大(4)系统漏气(5)分析误差(包括分析取样管堵,气流不畅等)
处理方法:(1)联系焙烧处理(2)关小脱气塔或二次空气补充空气(3)适当关小清水,增加稀酸循环,必要时可适当关小SO2风机(4)检查漏气并消除(5)全面检查分析管线,并联系分析室取样分析
更多“造成SO2浓度低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SO2浓度突然下降,转化温度下降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焙烧炉风机跳停;
    (2)焙烧炉因故断矿;
    (3)负压部分漏气。

  • 第2题:

    在异构化装置中,引起循环氢浓度下降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在异构体反应中,如果高分罐上氢气的排放量不够,补充氢故障,副反应增多,反应负荷增大及反应原料组分的变化都有可能造成循环氢浓度的下降。在此时必须增加补充氢的量,同时加大废氢的排放,调整反应的工艺参数,保证异构化反应氢气的浓度,确保乙苯转化率和异构化率。

  • 第3题:

    简述二转出口SO2浓度高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
    1)硫化氢浓度低,
    2)配风过大,
    3)催化剂失活
    处理:
    1)加强上游装置操作,提高硫化氢浓度
    2)精确配风
    3)对催化剂进行再生操作
    4)在做到三条之前,应及时对加氢反应器加氢防止因加氢不够,造成“硫穿透”对后续设备腐蚀

  • 第4题:

    造成C-202闪蒸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
    ①进料带水
    ②底温太高
    ③二次溶剂量小或中断
    ④消泡剂量小或中断
    处理:
    ①加强D-201脱水,防止LICA-203太高
    ②控稳PRC-202/FRC-209至正常
    ③加大二次溶剂量
    ④加大消泡剂的注入量

  • 第5题:

    造成柴油机“飞车”的原因有哪些有“飞车”迹象时,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柴油机“飞车”一般发生在回手柄降速或突然卸载时.
    ⑴故障原因:
    ①甩缸处理不当,使供油拉杆卡死在供油位.
    ②数个喷油泵柱塞卡在供油位.
    ③供油拉杆弯曲,变形,滚轮转动不灵活,使供油拉杆犯卡回不到停油位.
    ④有异物卡住供油拉杆.
    ⑤调速器故障(柱塞,滑阀抗劲,动力活塞抗劲,油脏等).
    ⑥紧急停车装置不良,不能将供油齿条拉回停油位.
    ⑵应急处理:
    当柴油机负载运行中需降低柴油机转速时,主手柄由”保”位置”降”位(或降低主手柄位置)柴油机转速不降或反而上升时,即视为有“飞车”迹象,应按下列方法急速处理:
    ①有”飞车”迹象时,不得减载或卸载,应适当提高主手柄位置,稳住转速.
    ②立即断开4K,击打紧急停车按钮,同时开放燃油精滤器放气阀,关闭燃油截止阀.使柴油机无燃油而自动停机.
    ⑶停机后的检查:
    ①检查各缸喷油泵齿各动作是否灵活.如进行过甩缸处理时,确认处理是否得当.
    ②检查供油拉杆有无弯曲,变形,有无异物卡住.
    ③各缸齿条及拉杆检查无异状后,用管钳扳动供油拉杆拐臂,如有犯卡现象,一般为调速器内部有抗劲处所.
    ④检查犯卡处所并消除后,确认供油拉杆系统动作灵活,无卡滞时,重新启动柴油机.
    ⑷注意现象
    ①机车运行中需回手柄时,应注意观察柴油机转速是否平稳下降,如遇转速不降或反而上升时,应视为柴油机有”飞车”隐患,应迅速处理,使其停机,防止”飞车”事故的发生.
    ②如发生”飞车”停机后,必须对柴油机及辅助装置进行全面检查,无异状后,方可重新启动柴油机.

  • 第6题:

    柴油机低油压报警、停机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⑴机油油量不足,补充机油;
    ⑵机油泵损坏,更换机油泵;
    ⑶吸油盘脏堵,清洗吸油盘。

  • 第7题:

    造成风机轴承温度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油量不足或油质差;油环带油能力差,不能正常带油;轴承装配不良或轴承质量;滑动轴承表面损伤,破坏了油膜的稳定性与均匀性;轴承振动过大;错用润滑油;轴承冷却水中断或水量小。
    处理方法:更换润滑油;处理风机振动;调整冷却水量和及时处理冷却水系统故障,保证充足的冷却水;温度较高且采取措施无效时,应及时停止风机,进行解体检查。

  • 第8题:

    气化剂温度低,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
    (1)汽氧比小处理:调节汽氧比
    (2)夹套产气量大气中带水调节夹套液位
    (3)仪表指示不准请仪表人员维修

  • 第9题:

    烧成带温度高,窑尾温度低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
    A.系统用风量过小,火焰伸不开,火焰高温部分过于集中
    B.三次风档板开度过大,二三次风不匹配,窑内风量太少
    C.窑内有厚窑皮或结圈
    D.煤质变化,未及时调整振作参数
    E.二次风温过高,风煤混合不好,使煤粉燃烧速度快,发热集中
    F.窑尾结皮严重
    处理办法:
    A.增大系统用风量,拉长火焰,提高尾温至正常值
    B.调整三次风档板开度,增加窑内通风量,使窑炉用风匹配
    C.提高窑转速,调整火焰长度,烧薄厚窑皮或结圈
    D.适当减少喂料量
    E.适当降低二次风温至正常值
    F.清理窑尾积料

  • 第10题:

    造成高压隔离开关触头过热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1)压紧弹簧的弹性减弱或螺栓松动;(2)触头表面氧化,造成动、静触头接触面减少;(3)在拉合过程中,引起电弧烧伤触头;(4)检修时打开接点,在接触面烧蚀处打光,如烧损严重应予以更换;(5)将松动处拧紧。

  • 第11题:

    问答题
    造成柴油机“飞车”的原因有哪些有“飞车”迹象时,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柴油机“飞车”一般发生在回手柄降速或突然卸载时.
    ⑴故障原因:
    ①甩缸处理不当,使供油拉杆卡死在供油位.
    ②数个喷油泵柱塞卡在供油位.
    ③供油拉杆弯曲,变形,滚轮转动不灵活,使供油拉杆犯卡回不到停油位.
    ④有异物卡住供油拉杆.
    ⑤调速器故障(柱塞,滑阀抗劲,动力活塞抗劲,油脏等).
    ⑥紧急停车装置不良,不能将供油齿条拉回停油位.
    ⑵应急处理:
    当柴油机负载运行中需降低柴油机转速时,主手柄由”保”位置”降”位(或降低主手柄位置)柴油机转速不降或反而上升时,即视为有“飞车”迹象,应按下列方法急速处理:
    ①有”飞车”迹象时,不得减载或卸载,应适当提高主手柄位置,稳住转速.
    ②立即断开4K,击打紧急停车按钮,同时开放燃油精滤器放气阀,关闭燃油截止阀.使柴油机无燃油而自动停机.
    ⑶停机后的检查:
    ①检查各缸喷油泵齿各动作是否灵活.如进行过甩缸处理时,确认处理是否得当.
    ②检查供油拉杆有无弯曲,变形,有无异物卡住.
    ③各缸齿条及拉杆检查无异状后,用管钳扳动供油拉杆拐臂,如有犯卡现象,一般为调速器内部有抗劲处所.
    ④检查犯卡处所并消除后,确认供油拉杆系统动作灵活,无卡滞时,重新启动柴油机.
    ⑷注意现象
    ①机车运行中需回手柄时,应注意观察柴油机转速是否平稳下降,如遇转速不降或反而上升时,应视为柴油机有”飞车”隐患,应迅速处理,使其停机,防止”飞车”事故的发生.
    ②如发生”飞车”停机后,必须对柴油机及辅助装置进行全面检查,无异状后,方可重新启动柴油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柴油机低油压报警、停机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⑴机油油量不足,补充机油;
    ⑵机油泵损坏,更换机油泵;
    ⑶吸油盘脏堵,清洗吸油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造成磁选机底箱倒矿有哪些原因?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
    一是底箱杂物碎块较多;
    二是底箱水管堵;
    三是给矿量太大;
    四是底箱间隙较小。
    处理方法:
    清除杂物碎块,透通或更换底箱水管,调整给矿量,调整底箱间隙。

  • 第14题:

    在歧化装置中,引起循环氢浓度下降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在歧化反应中,如果高分罐上氢气的排放量不够,补充氢故障,副反应增多,反应负荷增大及反应原料组成的变化都有可能造成循环氢浓度的下降。在此时必须增加补充氢的量,同时加大废氢的排放,调整反应的工艺参数,保证歧化反应氢气的浓度,确保甲苯转化率。

  • 第15题:

    造成SOCT装置SO2穿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由于硫磺回收装置操作不当,配风过多时,就会造成尾气中SO2含量成倍增加;
    2.加氢还原跟不上,H2含量不够,就会导致SO2穿透。

  • 第16题:

    组合式干燥器出口压力低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工作压力低于设定值或用气量大;管路不正确;冷却器冻结;空气系统脏污。
    处理:增加压力或调整用气量;改正管路;调整热气旁通阀;清洗或更换过滤器。

  • 第17题:

    膜分离过程中,有哪些原因会造成膜污染,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1)膜污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附着层被滤饼、有机物凝胶、无机物水垢胶体物质或微生物等吸附于表面;另一种是料液中溶质结晶或沉淀造成堵塞。
    (2)膜污染是可以预防或减轻的,措施包括料液预处理、膜性质的改善、操作条件改变等方式。
    (3)膜污染所引起的通量衰减往往是不可逆的,只能通过清洗的处理方式消除,包括物理方法冲洗和化学药品溶液清洗等。

  • 第18题:

    造成强制循环泵内汽化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和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给水中断;系统压力急剧下降;分离器或汽包水位低于规定值。预防和处理的方法:
    (1)保证给水系统的稳定运行,防止出现给水流量的大幅度下降或中断。
    (2)控制好分离器或汽包水位,不使水位太低。
    (3)停炉时要设法保证蒸发系统压力不得降得太快。
    (4)控制好煤水比例,保证强制循环泵入口水温始终低于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5~10℃)。
    (5)一旦发生汽化时应及时停泵处理,防止损坏设备。

  • 第19题:

    造成炉内结疤的原因有哪些?结疤后有何症状?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
    (1)汽氧比太小
    (2)煤的粒度不均匀症状
    (1)出口氧气含量增加
    (2)灰粒度变大,数量少,排灰困难
    (3)出口CO、CO2同时升高
    处理:
    (1)提高汽氧比加快炉篦转速
    (2)如果是夹套漏水造成的,应立即停车处理

  • 第20题:

    激冷水流量低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处理方法
    (1)激冷水泵打量不足检查激冷水泵,若运行泵不行及时倒泵若流量LL,开HV1302。
    (2)激冷环堵检查激冷水泵出口压力,待停车清堵。
    (3)气化炉压力升高检查氧气、煤浆流量,检查PDIA1306及下游工序操作状况。
    (4)激冷水过滤器压差升高切换激冷水过滤器。
    (5)管线堵检查、停车后清洗管线。
    (6)FV1310,FV1314水量分配不均调节激冷水分配
    (7)流量计坏检修仪表。

  • 第21题:

    造成下汽缸温度比上汽缸温度低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减小上下汽缸温差?


    正确答案: 造成下汽缸温度较上汽缸温度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下汽缸比上汽缸金属重量,约为上汽缸的两倍,而且下汽缸有抽汽口和抽汽管道,散热量面积大,保温条件差;
    (2)机组在起动过程中,温度较高的蒸汽上升,而内部疏水由上而下流到下汽缸,从下汽缸疏水管排出,使下缸受热条件恶化。如果疏不及时或疏水不畅,上下缸温差更大;
    (3)停机后,机组虽在盘车中,但由于疏水不良或下汽缸保温质量不高及汽缸底部挡风板缺损,空气对流量增大,使上下汽缸冷却条件不同,增大了温差;
    (4)机组停运后,由于各级抽汽门、新蒸汽门关不严,汽水漏至汽缸内。
    为减小上下汽缸温差,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改善汽缸的疏水条件,选择合适的疏水管径,防止疏水在底部积存;
    (2)机组起动和停机过程中,应正确及时检查各疏水门动作情况;
    (3)加强下汽缸的保温工作,减少冷空气的对流。

  • 第22题:

    问答题
    造成炉温偏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处理方法
    (1)氧气流量偏高检查CH4含量及其它合成气成份变化,检查氧气压力,逐渐减少氧气流量。
    (2)煤浆流量减少检查CH4含量及其它合成气成份变化,检查P1301,逐渐增加煤浆量。
    (3)煤浆浓度下降减少氧气流量,检查大煤浆槽中煤浆浓度,调整煤浆浓度。
    (4)烧嘴波动调整烧嘴压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气化剂温度低,原因有哪些?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
    (1)汽氧比小处理:调节汽氧比
    (2)夹套产气量大气中带水调节夹套液位
    (3)仪表指示不准请仪表人员维修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