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设计要求有效的样本量为400,预计无回答率为25%,那么通过无回答因子调整,应抽初始的样本量()。
第1题:
A.2500
B.2000
C.1000 16
D.400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如果初始样本量是400,而调查的无回答率为25%,那么调查的有效样本为()。
第6题:
假设根据抽样方差公式确定的初始值样本量为400,如现在要将相对误差降低20%,则样本量应为()。
第7题:
在一定的精度要求下,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所需要的样本量为400,分层随机抽样的设计效应deff=0.8。若要达到相同精度,分层随机抽样所需要的样本量为()。
第8题:
如果调查应答率至少为总样本的85%,那么实际应调查的样本量为()
第9题:
400
375
300
425
第10题:
425
475
500
533
第11题:
1600
1000
600
400
第12题:
n/(1+85%)
n/(1-85%)
n/85%
n×85%
n/85%/α
第13题:
A、设计权数除以无回答调整因子
B、设计权数扣除无回答调整因子
C、设计权数加上无回答调整因子
D、设计权数乘以无回答调整因子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如果调查前确定的有效样本容量为800,实际回答率为80%,则应抽取的样本容量为()
第17题:
若简单随机抽样需要样本量为1000,分层抽样的设计效果为0.6,那么采用分层抽样时的样本量应为()。
第18题:
假设考虑了有效回答率之外所有其他因素后的初始样本量为400,而预计有效回答率为80﹪,那么样本量则应定为()
第19题:
如果调查前的样本容量为900,其回答率r为60%,则应抽取的样本容量为()。
第20题:
关于样本量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21题:
2500
2000
1000
400
第22题:
第23题:
100
1000
640
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