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轮箍踏面的损伤形式有哪些?原因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磨耗型踏面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优点:
    (1)延长了旋轮里程,减小旋轮时的车削量;
    (2)在同样的轴重下,接触面积增大,接触力较小;在同样的接触应力下容许更大的轴重;
    (3)减少了曲线运行时的轮缘磨耗;
    (4)减少了踏面磨耗。
    缺点:等效斜率较大,对机车运行稳定性不利。

  • 第2题:

    轮箍弛缓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轮箍过薄、材质不良而失去收缩力时。
    (2)轮箍嵌入量小时。
    (3)闸瓦长时间抱轮,温度过高时。
    (4)连续空转时。

  • 第3题:

    轮箍踏面的剥离现象既有可能是因为制动或疲劳原因产生的,也有可能是近表面的一些非金属、金属夹杂因表面磨耗后裸露出来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轮箍踏面为什么要有斜度?


    正确答案: 机车在曲线上运行,外轮沿外轨所走距离大于内轮沿内轨所走的距离。而踏面具有斜度,当轮对在曲线上运行时,随着轮对向外偏移,外轮沿与外轨接触的直径大于内轮沿与内轨接触的直径,能顺利的通过曲线。从而减轻轮轨的磨耗。车轮踏面斜度的存在,将使机车在直线上运行时引起轮对的蛇形运动,轮箍磨耗均匀。由于轮箍踏面的倾斜,使之与钢轨面呈一点接触。机车在运行时,减少踏面与钢轨的摩擦,降低了机车的运行阻力。

  • 第5题:

    何谓轮箍踏面、轮缘?


    正确答案:轮箍外表面与钢轨顶面接触的部分称为踏面。钢轨内侧面和轨肩相接触的凸缘部分称为轮缘。

  • 第6题:

    车轮的损伤形式,有车轮踏面及轮缘磨损、裂纹、踏面的缺损、()、擦伤、局部凹入、辗宽、踏面上粘有熔化金属等。


    正确答案:剥离

  • 第7题:

    轮箍踏面做成1:10斜率小踏面的目的是当机车在直线上运行时减轻大踏面的磨损程度。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问答题
    轮箍踏面的特点?

    正确答案: (1)轮缘的厚度为33mm,高为28mm,轮缘角为65º;(2)踏面有1:20及1:10两段斜面,在外侧有5×45º的侧面;(3)轮缘内侧有R16的倒角,以便引导车轮顺利通过护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轮箍踏面磨损、剥离、擦伤和凹陷产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 轮对在钢轨上滚动,这是机车运动的主要形式,但在通过曲线和作蛇行运动时还有相对移动,因而轮对与钢轨之间是滚动和滑动的复杂摩擦。此外,在机车制动时,闸瓦与轮箍踏面问还发生滑动摩擦,这些是摩擦的结果,将造成轮箍踏面的磨损。虽然轮箍踏面磨损是正常磨损,但在运用过程中,踏面磨损率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轮箍材质、机车牵引定数、线路断面情况、气候条件、制动情况和操纵技术等。轮箍踏面的擦伤和凹陷主要由于机车制动装置不良或不正确操纵制动装置所造成的,如制动时轮对被闸瓦抱死,引起轮对在钢轨上滑行等,产生这种损伤,不仅加剧钢轨对机车的冲击及产生振动,而且将造成线路的损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何谓轮箍踏面、轮缘?

    正确答案: 轮箍外表面与钢轨顶面接触的部分称为踏面。钢轨内侧面和轨肩相接触的凸缘部分称为轮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轮箍弛缓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轮箍过薄、材质不良而失去收缩力时。
    (2)轮箍嵌入量小时。
    (3)闸瓦长时间抱轮,温度过高时。
    (4)连续空转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造成轮箍踏面擦伤的原因是()。
    A

    石头子

    B

    雨天潮湿

    C

    闸瓦抱死轮

    D

    轨道有砂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造成轮箍踏面擦伤的原因是()。

    • A、石头子
    • B、雨天潮湿
    • C、闸瓦抱死轮
    • D、轨道有砂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试述轮箍踏面磨损、剥离、擦伤和凹陷产生的原因?


    正确答案:轮对在钢轨上滚动,这是机车运动的主要形式,但在通过曲线和作蛇行运动时还有相对移动,因而轮对与钢轨之间是滚动和滑动的复杂摩擦。此外,在机车制动时,闸瓦与轮箍踏面问还发生滑动摩擦,这些是摩擦的结果,将造成轮箍踏面的磨损。虽然轮箍踏面磨损是正常磨损,但在运用过程中,踏面磨损率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轮箍材质、机车牵引定数、线路断面情况、气候条件、制动情况和操纵技术等。轮箍踏面的擦伤和凹陷主要由于机车制动装置不良或不正确操纵制动装置所造成的,如制动时轮对被闸瓦抱死,引起轮对在钢轨上滑行等,产生这种损伤,不仅加剧钢轨对机车的冲击及产生振动,而且将造成线路的损坏。

  • 第15题:

    轮箍踏面的特点?


    正确答案: (1)轮缘的厚度为33mm,高为28mm,轮缘角为65º;(2)踏面有1:20及1:10两段斜面,在外侧有5×45º的侧面;(3)轮缘内侧有R16的倒角,以便引导车轮顺利通过护轨

  • 第16题:

    轮箍踏面制成1:20和l:10两段斜度的原因分析。


    正确答案:(1)机车在曲线上运行时,外轮沿外轨走行的距离大于内轮沿内轨走行的距离。由于内外轮装在同一轴上,如果两轮的踏面为圆柱形,势必引起内轮向后,外轮向前的滑行。如果踏面具有斜度,曲线通过时轮对因离心力的作用贴靠外轨运行,外轮与外轨接触的直径必然大于内轮与内轨接触处的直径,这样就能显著的减少滑行,有利于充分发挥轮周牵引力,减少轮轨磨耗。
    (2)踏面具有斜度后,轮对在直线上运动时,会因两轮以不同直径的圆周滚动,产生轮对自动滑向轨道中心的倾向,形成轮对的蛇行运动。这种运动对于防止轮缘单靠,降低轮缘与轨肩的磨耗,使整个踏面均匀磨耗,都有积极的意义。
    (3)斜度l:20的一段踏面,是经常与钢轨顶面接触的,因而磨耗较快;1:10斜度的踏面,接触轨面的几率较少,仅在进入道岔或小半径曲线上运行时,才可能接触轨面。如果没有1:10斜面,磨耗将使踏面凹陷严重,在进人道岔或小曲径曲线时,可能产生剧烈的跳动,甚至会引起出轨事故。有了1:10斜度的踏面,可以减轻磨耗凹陷的严重程度。这样就可以减小机车进入道岔或小半径曲线时的跳动,确保行车安全。

  • 第17题:

    防止踏面的磨损的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车辆沿直线线路运行时,主要是靠车轮踏面的斜度来自动调节轮对,使它经常处在轨道的中间位置,防止轮缘偏磨。
    2)踏面磨损后,斜度受到破坏,使轮对通过曲线时,车轮产生局部滑行。
    3)由于踏面凹入,使轮缘的相对高度增加,当钢轨顶面最大磨损量为10mm、踏面磨损量为最大限度9mm时,应保证轮缘和钢轨鱼尾板连接螺栓不相碰。

  • 第18题:

    轮箍与钢轨接触部分称为踏面,凸出部分称为()。

    • A、轮毂
    • B、轮箍
    • C、轮缘
    • D、轮辋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判断题
    轮箍踏面做成1:10斜率小踏面的目的是当机车在直线上运行时减轻大踏面的磨损程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轮箍踏面制成1:20和l:10两段斜度的原因分析。

    正确答案: (1)机车在曲线上运行时,外轮沿外轨走行的距离大于内轮沿内轨走行的距离。由于内外轮装在同一轴上,如果两轮的踏面为圆柱形,势必引起内轮向后,外轮向前的滑行。如果踏面具有斜度,曲线通过时轮对因离心力的作用贴靠外轨运行,外轮与外轨接触的直径必然大于内轮与内轨接触处的直径,这样就能显著的减少滑行,有利于充分发挥轮周牵引力,减少轮轨磨耗。
    (2)踏面具有斜度后,轮对在直线上运动时,会因两轮以不同直径的圆周滚动,产生轮对自动滑向轨道中心的倾向,形成轮对的蛇行运动。这种运动对于防止轮缘单靠,降低轮缘与轨肩的磨耗,使整个踏面均匀磨耗,都有积极的意义。
    (3)斜度l:20的一段踏面,是经常与钢轨顶面接触的,因而磨耗较快;1:10斜度的踏面,接触轨面的几率较少,仅在进入道岔或小半径曲线上运行时,才可能接触轨面。如果没有1:10斜面,磨耗将使踏面凹陷严重,在进人道岔或小曲径曲线时,可能产生剧烈的跳动,甚至会引起出轨事故。有了1:10斜度的踏面,可以减轻磨耗凹陷的严重程度。这样就可以减小机车进入道岔或小半径曲线时的跳动,确保行车安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SS3电力机车闸瓦与轮箍踏面的间隙应为()。
    A

    4-8mm

    B

    6mm

    C

    5mm

    D

    7mm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轮箍踏面的剥离现象既有可能是因为制动或疲劳原因产生的,也有可能是近表面的一些非金属、金属夹杂因表面磨耗后裸露出来的。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车轮的损伤形式,有车轮踏面及轮缘磨损、裂纹、踏面的缺损、()、擦伤、局部凹入、辗宽、踏面上粘有熔化金属等。

    正确答案: 剥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