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和测量内涵是相同的。
第1题:
什么是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怎样检验它们?
检验测量的信度,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1)再测法
再测法指用同一种测量工具和方法,对同一调查对象,前后两次施测。采用再测法时应注意三个问题:第一,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要适当;第二,再测法适用于测验项目多的速度测验,而不适用于项目少的难度测验;第三,应设法调动被调查者再测的积极性。再测法简便易行,因此是一种最普遍,最常用的信度检验方法。
(2)复本法
复本法是指对同一组被调查者同时或连续使用量表的正本和复本进行测量,复本的项目陈述与正本不同,但测量的是同一内容,即在概念、题量、形式和难度方面都一致。在采用复本法时,一定要注意:一是正本和复本必须同质、同量。二是两次测量的时间选择要适当,若同时进行,要注意被调查者可能因测量太相似而疲倦的问题;若连续进行,则要注意避免间隔时间太长。复本法的检验结果比再测法的准确度高,也得到广泛应用,但它本身也有一定的局限:它只能减少而不能完全排除练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对于许多测量来说,建立复本有一定难度。
(3)分半法
分半法是按正常的程度实施测量,然后将全部项目分成相等的两半,分别统计。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将测量分成两半。一个测量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分半,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分为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不可取的。通常采用奇偶分半法,即按奇偶数将项目一分为二,分别计算。但遇到有关联的项目或解决同一问题的项目时,应将其归在同一半,否则会高估信度的值。另外要注意当量表中存在任选题时,不宜采用分半法。
检验效度的方法有:
(1)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也称表面效度或逻辑效度,是指测量目标与测量内容之间的适合性与相符性。一个测量要具备较好的内容效度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确定好内容范围,并使测量的全部项目均在此范围内。二是测量项目应是已界定的内容范围的代表性样本。换句话说,就是选出的项目能包含所测的内容范围的主要方面,并且使各部分项目所占比例适当。
(2)效标效度
效标效度又称准则效度、实证效度、统计效度、预测效度或标准关联效度,是指用不同的几种测量方式或不同的指标对同一变量进行测量,并将其中的一种方式作为准则(效标),用其他的方式或指标与这个准则作比较,如果其他方式或指标也有效,那么这个测量即具备效标效度。
(3)构想效度
构想效度也称结构效度、建构效度或理论效度,是指测量工具反映概念和命题的内部结构的程度。它一般是通过测量结果与理论假设相比较来检验的。如果用某一测量工具对某一命题(概念)测量的结果与该命题变量之间在理论上的关系相一致,那么这一测量就具有构想效度。确定构想效度的基本步骤是,首先从某一理论出发,提出关于特质的假设,然后设计和编制测量并进行施测,最后对测量的结果采用相关分析或因素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验证与理论假设的相符程度
略
第2题:
用全站仪坐标法进行柱子垂直校正测量时,校正开始前和结束后都须测量()讲行检验。
第3题:
MSA的目的是():
第4题:
()是在检验平板上进行孔与孔平行度常用的检验方法。
第5题:
不属于对设备制造的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检验和试验阶段的是()。
第6题:
信用和诚信、信誉是()。
第7题:
性别和性别角色的内涵相同。
第8题:
()是检验和测量的统称。
第9题:
水准仪法测量油罐倾斜,其中罐外测量和罐内测量的结果是相同的.
第10题:
重复性测量条件,是指在“相同测量程序、相同操作者、相同测量系统、相同操作条件和相同地点”。
复现性测量条件,是指在“不同地点、不同操作者、不同测量系统”。
重复性测量条件,是指在“不同地点、不同操作者、不同测量系统”。
复现性测量条件,是指在“相同测量程序、相同操作者、相同测量系统、相同操作条件和相同地点”。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相同的测量程序和观测者
在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
在长时间内重复测量
相同的地点
第13题:
信念具有相同的内涵和层次。
第14题:
“检验”、“测量”和“试验”含义是一样的。
第15题:
测量外圆锥体的量具有检验平板、两个直径相同()形检验棒、千分尺等。
第16题:
测量的重复性条件包括()。
第17题:
中西方诚信伦理的内涵和要求基本相同。
第18题:
中间检验的检验范围和内容与()相同。
第19题:
“体质”的概念和“健康”的概念具有完全相同的内涵。
第20题:
通过测量和记录质量特性的数值,并根据数值和标准对比,判断其是否合格的检验是()。
第21题:
成本法评估时,复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的内涵是相同的。
第22题:
第23题:
进货检验和试验
最终检验和试验
过程检验和试验
设备检验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