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是()A、反映糖尿病患者近两周的平均血糖水平B、反映糖尿病患者近4周的平均血糖水平C、反映糖尿病患者近6周的平均血糖水平D、反映肝病患者血浆清蛋白的含量E、反映肾病患者血浆清蛋白的含量

题目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是()

  • A、反映糖尿病患者近两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 B、反映糖尿病患者近4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 C、反映糖尿病患者近6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 D、反映肝病患者血浆清蛋白的含量
  • E、反映肾病患者血浆清蛋白的含量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更多“糖化血清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糖化血清蛋白的测定可以反映测定前多长时间病人的血糖控制水平

    A、3~4周

    B、2~3周

    C、2~4周

    D、2~5周

    E、3~5周


    参考答案:B

  • 第2题:

    糖化血清蛋白的检测( )


    正确答案:B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反映的是测定前2~3周前的血糖控制水平。

  • 第3题:

    为确诊,对该患首选的检查为

    A.OGTT

    B.复查空腹血糖

    C.尿糖测定

    D.糖化血红蛋白

    E.糖化血清蛋白


    正确答案:A

  • 第4题:

    简述血清蛋白质检测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血清蛋白质检测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检测项目 测定值

    临床意义

    血清总蛋白

    血清白蛋白

    球蛋白

    白、球蛋白比值


    正确答案:
    血清蛋白质检测指标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检测项目测定值临床意义血清总蛋白正常:60~80g/L缺乏:<60g/L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及多发性骨髓瘤降低:常见于营养吸收障碍及营养不良、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烧伤、失血以及一些消耗性疾病血清白蛋白正常:35~55g/1轻度缺乏:30~35g/L中度缺乏:25~30g/1重度缺乏:≤25g/L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而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球蛋白正常15~35g/1增高:常见于肝脏疾病、慢性感染、网状内皮系统疾病等白、球蛋白比值正常1.00~2.50降低:常见于肝脏疾病,如治疗后A/G比值接近正常,表示肝功能有改善

  • 第5题:

    反映胰岛细胞功能的指标( )

    A.尿白蛋白排泄率

    B.尿蛋白定性

    C.糖化血红蛋白

    D.糖化血清蛋白

    E.空腹和餐后2小时C肽值测定


    参考答案:E

  • 第6题:

    检查有无糖代谢紊乱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是

    A、血糖
    B、OGTT
    C、尿糖测定
    D、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E、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答案:A
    解析:
    血糖测定是检查有无糖代谢紊乱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尿糖主要用于筛查疾病和疗效观察。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主要用于评定糖尿病的控制程度。

  • 第7题:

    简述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确答案: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其主要临床应用价值为:
    ①可作为糖尿病长期病情控制程度的指标,HbAlc(与葡萄糖结合的血红蛋白)升高,提示近2~3个月来糖尿病控制不良,HbAlc愈高,提示血糖水平愈高,病情愈重;
    ②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HbAlc水平在5左右表示未患糖尿病,HbAlc水平在5.7-6.4%预示进展至糖尿病前期阶段,HbAlc≥6.5表示已患糖尿病。

  • 第8题:

    关于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表达不正确的是()

    • A、是鉴别糖尿病性高血糖与应激性高血糖的有价值指标
    • B、是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效果的指标
    • C、控制糖尿病后,其下降要比血糖和尿糖晚6~8周
    • D、在反映血糖控制效果上比糖化血清蛋白出现得晚
    • E、糖化血红蛋白可与糖化血清蛋白结合应用,也可以代替使用

    正确答案:E

  • 第9题:

    对无症状的早期或边缘性糖尿病患者要确定诊断需做()。

    • A、血糖测定
    • B、OGTT
    • C、尿糖测定
    • D、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 E、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在评价糖尿病的控制程度上有何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糖化血清蛋白(GSP)是指血液中葡萄糖与各种血清蛋白缓慢的非酶促糖化反应的产物。由于此糖化反应主要与白蛋白结合,故GSP又称作糖化白蛋白。因为白蛋白的半衰期只有17-23天。故本试验可有效的反映患者过去1-2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尤其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更为重要。

  • 第11题:

    糖化血清蛋白可反映近()周的血糖控制水平。


    正确答案:1~2

  • 第12题:

    单选题
    对无症状的早期或边缘性糖尿病患者要确定诊断需做()。
    A

    血糖测定

    B

    OGTT

    C

    尿糖测定

    D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E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正确答案: C
    解析: 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对于空腹或餐后血糖明显增高,并有临床症状的显性糖尿病患者并不困难,但对无症状的早期或边缘性糖尿病患者则需做糖耐量试验确定诊断。备选答案C、D、E不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

  • 第13题:

    有关果糖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测定果糖胺就是测定糖化血清蛋白

    B.所有糖化血清蛋白都是果糖胺

    C.反映过去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D.可替代糖化血清蛋白

    E.是糖尿病近期控制水平的检测指标


    答案:D

  • 第14题:

    测定血液中糖化血清蛋白的含量可以反映患者近()周以来的疾病控制状况

    A.1

    B.2

    C.3

    D.4


    答案:B

  • 第15题:

    糖化血清蛋白的临床意义包括

    A.反映测定前8周左右患者血糖的总体变化

    B.反映2~3周前的血糖控制水平

    C.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

    D.了解患者的肾糖阈

    E.β羟丁酸测定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反映2~3个月前平均血糖水平( )

    A.尿白蛋白排泄率

    B.尿蛋白定性

    C.糖化血红蛋白

    D.糖化血清蛋白

    E.空腹和餐后2小时C肽值测定


    参考答案:C

  • 第17题: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 )

    A.尿白蛋白排泄率

    B.尿蛋白定性

    C.糖化血红蛋白

    D.糖化血清蛋白

    E.空腹和餐后2小时C肽值测定


    参考答案:A

  • 第18题:

    糖化血清蛋白的测定可以反映测定前多长时间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A.2~3周
    B.3~4周
    C.2~4周
    D.2~5周
    E.3~5周

    答案:A
    解析:
    血清白蛋白在高血糖的情况下会发生糖基化,由于白蛋白的半寿期比血红蛋白短,转换率快,为17~19天,故可通过测定血清糖基化蛋白水平来反映2~3周前的血糖控制情况。

  • 第19题:

    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在评价糖尿病的控制程度上各有何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1.由于Hb的半衰期为60d,故HbA1c的测定可反映测定前6~10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即可评价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情况 。
    2.糖化血清蛋白(GSP)又称作糖化白蛋白。因为白蛋白的半衰期只有17-23d。故本试验可有效的反映患者过去1-2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 第20题:

    进食将影响检查结果的项目是()

    • A、血糖
    • B、糖化终末产物
    • C、糖化血清蛋白
    • D、糖化血红蛋白
    • E、果糖胺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可用于反映机体血糖平均水平的时间是()

    • A、2~3周
    • B、4~5周
    • C、6~7周
    • D、8~9周
    • E、10~14周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有关果糖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糖尿病近期控制水平的监测指标
    • B、所有糖化血清蛋白都是果糖胺
    • C、反映过去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 D、可替代糖化血红蛋白
    • E、主要是测定糖化清蛋白

    正确答案:D

  • 第23题:

    单选题
    有关果糖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主要是测定糖化清蛋白

    B

    所有糖化血清蛋白都是果糖胺

    C

    反映过去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D

    可替代糖化血红蛋白

    E

    是糖尿病近期控制水平的监测指标


    正确答案: E
    解析: 果糖胺测定,也称糖化血清蛋白测定,该试验在患者血浆蛋白降低时(≤35g/L)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