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癌侵犯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者称为早期肺癌。早期肺癌可分为以下三型:
(1)管内型:癌局限在腔内呈息肉状或乳头状,黏膜呈颗粒状增厚。
(2)管壁浸润型:癌沿管壁浸润致管壁增厚变硬。黏膜皱襞消失,但未侵及壁外肺组织。
(3)管周型:癌由管壁向外侵及肺组织形成肿块,其直径在2cm以内者。
更多“简述早期肺癌的分型及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喉癌的分型及各自的临床特点。


    正确答案: 根据喉癌发生的部位,将喉癌分为声门上型、声门型和声门下型。其临床表现分述如下:
    声门上型:早期可无显著症状。可能有喉部不适感;以后可出现吞咽疼痛,放射至耳部。痰中带血,有臭味。该区淋巴管丰富,易出现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
    声门型:早期出现声嘶,进行性加重。肿块较大时能阻塞声门引起呼吸困难。该区淋巴管较少,不易向颈淋巴结转移,且容易早期诊断,预后较好。
    声门下型: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肿瘤溃烂时出现咳嗽及痰中带血;向上侵犯声带时,可出现声嘶;肿瘤增大可阻塞声门下出现呼吸困难。常有气管前或气管旁淋巴结转移。

  • 第2题:

    简述继发性肺结核病分型及各型病变特点?


    正确答案: (1)局灶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最早的表现。
    其特点:①位于右肺尖部。
    ②单个或数个以增生为主,病灶直径为0.5-1CM。
    ③无明显临床症状。
    ④多以纤维化、钙化而自然愈合。
    (2)浸润性肺结核:最常见
    其特点:①多位于右肺尖的锁骨下区。
    ②以渗出为主,中央常为干酪样坏死,病灶直径2-3cm。
    ③X线呈边缘模糊的絮状阴影。
    ④结局多为吸收、纤维化、钙化,少数恶化可出现急性空洞或干酪样肺炎。
    (3)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其特点:①多有急性空洞形成。
    ②病变特征为一个或数个厚壁空洞形成及新老并存的支气管播散病灶。
    ③病程长,病变复杂,可发展为肺硬化,肺心病。
    (4)结核球:(结核瘤)
    ①多位于肺的上叶,一般为单个。
    ②直径2-5cm。
    ③孤立,纤维包裹,境界清楚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
    ④静止性病灶,手术切除效果最好,可液化,破溃、引起扩散。
    (5)干酪样肺炎:极少见。
    ①多发生在机体抵抗力极差的情况下。
    ②病变范围:小叶、段、大叶。
    ③肺叶肿大,变实,灰黄色、可有急性空洞;
    镜下:广泛的干酪样坏死,大量的渗出及大量的结核杆菌。
    ④严重的中毒症状,迅速死亡。
    (6)结核性胸膜炎:在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变中的各个时期均可发生。
    ①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病变为浆液纤维素性炎可机化粘连。
    ②增生型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肺尖、局限。以增生变化为主,可致胸膜增厚。

  • 第3题:

    简述脊肌萎缩症的临床分型及特点。


    正确答案:脊肌萎缩症的临床分型及特点:(1)急性婴儿型脊肌萎缩(Ⅰ型):胎儿期出现胎动减少,出生后3~6个月发病。表现为自主运动减少,四肢近端无力,伴肌萎缩、束颤,不能抬头、屈颈,腱反射减低或消失。严重者出现髋关节外展外翻,吸吮及吞咽困难,常因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死亡。本型病情进展迅速,平均生存期7~9个月。(2)慢性婴儿型脊肌萎缩(Ⅱ型):通常在出生后6个月发病,个别患儿可1~2岁发病。以肢体近端对称性无力为主,下肢常重于上肢,近端肌群重于远端,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程早期可出现舌肌萎缩、束颤,但无呼吸肌和延髓麻痹症状。本型预后良好,除个别患儿死亡,多数可活到青少年。(3)少年型脊肌萎缩(Ⅲ型):大多数儿童或青春期隐匿起病,2~17岁常见。以下肢近端肌肉无力、萎缩起病,出现鸭步、站立、登楼困难,逐渐累及上肢带肌和上肢肌肉,一般不累及脑神经,但胸锁乳突肌易受累。大部分患者可出现全身肌束震颤,25%患者出现腓肠肌假性肥大;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可轻中度升高。由于病情进展速度不一,多数患者30岁时已不能行走,但个别发展缓慢患者至晚年仍能独立行走。(4)成人慢性脊肌萎缩症(Ⅳ型):发病年龄18~60岁。临床表现与Ⅲ型相似,以肢体近端为主的肌萎缩、无力。可累及后组脑神经及面部肌肉,出现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多为良性病程,可至正常寿命。

  • 第4题:

    简述手足癣的临床分型及各型临床特点。


    正确答案:手足癣可分为三型:1)水疱鳞屑型:好发于指(趾)间、掌心、足跖及足侧。初起为针尖大小深在性水疱,疱壁厚,可融合,瘙痒明显。水疱干涸后呈现脱屑。2)角化过度型:好发于足跟及掌跖部。皮损角质增厚,干燥脱屑,易发生皲裂、出血。一般不痒,有皲裂时疼痛。3)浸渍糜烂型:好发于指(趾)缝,患处皮肤浸渍发白,表皮松软易剥脱并露出糜烂面。有不同程度瘙痒。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脊肌萎缩症的临床分型及特点。

    正确答案: 脊肌萎缩症的临床分型及特点:(1)急性婴儿型脊肌萎缩(Ⅰ型):胎儿期出现胎动减少,出生后3~6个月发病。表现为自主运动减少,四肢近端无力,伴肌萎缩、束颤,不能抬头、屈颈,腱反射减低或消失。严重者出现髋关节外展外翻,吸吮及吞咽困难,常因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死亡。本型病情进展迅速,平均生存期7~9个月。(2)慢性婴儿型脊肌萎缩(Ⅱ型):通常在出生后6个月发病,个别患儿可1~2岁发病。以肢体近端对称性无力为主,下肢常重于上肢,近端肌群重于远端,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程早期可出现舌肌萎缩、束颤,但无呼吸肌和延髓麻痹症状。本型预后良好,除个别患儿死亡,多数可活到青少年。(3)少年型脊肌萎缩(Ⅲ型):大多数儿童或青春期隐匿起病,2~17岁常见。以下肢近端肌肉无力、萎缩起病,出现鸭步、站立、登楼困难,逐渐累及上肢带肌和上肢肌肉,一般不累及脑神经,但胸锁乳突肌易受累。大部分患者可出现全身肌束震颤,25%患者出现腓肠肌假性肥大;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可轻中度升高。由于病情进展速度不一,多数患者30岁时已不能行走,但个别发展缓慢患者至晚年仍能独立行走。(4)成人慢性脊肌萎缩症(Ⅳ型):发病年龄18~60岁。临床表现与Ⅲ型相似,以肢体近端为主的肌萎缩、无力。可累及后组脑神经及面部肌肉,出现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多为良性病程,可至正常寿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肺癌分子分期、分子分型研究现状。

    正确答案: Ⅰ期非小细胞癌有6个独立的预后因素,其中3个是分子生物学的改变,分别是p53表达、K-Ras12位点突变和H-Ras21不表达。有具备1个~2个因素的为ⅠA(5年生存率为87%),3个因素为ⅠB(58%),4个以上因素为ⅠC(21%)。a-抗胰蛋白酶(a-ACT)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不同肿瘤类型中表达,为明确它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意义。有人对手术后标本_行RT-PCR和Western杂交发现,52%ACT阳性,在晚期肿瘤和高有丝分裂、体积较大肿瘤中表达明显增高。ACT阳性肿瘤与阴性肿瘤相比预后差,生存期短,在多因素分析中,ACT在Ⅰ期病例中的表达也有意义。ACT起生长因子样作用,在Ⅰ期肿瘤中的表达状态可能是一个潜在独立的预后因素,提示ACT在肺腺癌中表达与肿瘤进展特别是肿瘤生长相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中心型肺癌的X线特点。

    正确答案: 中央型肺癌X线特点:①直接征象:一侧肺门类圆性阴影,边缘大多毛糙、有时有分叶表现,或为单侧性不规则的肺门部肿块。②间接征象:局限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肺不张。当肿块与肺不张并存时形成所谓“S”型的典型肺癌的X线征象。③在体层摄片、支气管造影可见到支气管壁不规则增厚、狭窄、中断或腔内肿物;肿瘤发展至晚期侵犯邻近器官和转移淋巴结肿大,可见有肺门增大,纵隔影增宽,气管向健侧移位;左右主支气管的压迹,气管分叉角度变钝和增宽,以及食管中段局部受压等;压迫膈神经引起膈麻痹,可出现膈高位和矛盾运动;侵犯心包时,可引起心包积液征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横纹肌肉瘤的主要分型及病变特点?

    正确答案: (1)多形性横纹肌肉瘤:瘤细胞大,异形性明显,胞浆宽,红染,可见横纹。
    (2)胚胎性横纹肌肉瘤:黏液样背景中见蝌蚪样、带状瘤细胞。
    (3)腺泡性横纹肌肉瘤;小圆细胞排列成类腺样结构,胞浆红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简述肺癌的临床常见病理分型。


    正确答案:肺癌的临床常见病理分型:①鳞状细胞癌:在肺癌中最常见,约占50%。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常为中心型肺癌,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②小细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发病率较鳞癌低,一般起源于较大支气管,细胞形态与小细胞相似,形如燕麦颗粒,故又称燕麦细胞癌。小细胞癌细胞质中含有神经内分泌颗粒,恶性程度高,生长快,较早出现淋巴和血行转移,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但预后差;③腺癌:多数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上皮,多为周围型肺癌,生长缓慢,细支气管肺泡癌也是腺癌的一种类型,起源于细支气管粘膜上皮和肺泡上皮,故又称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一般分化程度较高,生长缓慢,癌细胞沿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壁生长,而不侵犯间隔、淋巴和血行转移发生较晚;④大细胞癌:较为少见,约半数起源于大支气管,分化程度低,常在发生脑转移后才被发现,预后很差。

  • 第10题:

    简述唾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按瘤细胞排列结构的分型。


    正确答案:唾腺腺样囊性癌又称圆柱瘤,为涎腺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小涎腺,以腭腺为多。肿瘤早期常侵犯神经,而出现疼痛或麻木。在光镜下见瘤细胞似基底细胞,大小一致、圆形或卵圆形、核深染。
    按排列结构不同唾腺腺样囊性癌分以下三型:
    1.腺样(筛状)型瘤细胞排列成不规则团块,内有很多圆形或卵圆形囊样腔隙,呈筛孔状。团块外周有肌上皮细胞环绕,
    2.小管型由基底样细胞构成上皮条索,其间有复层立方细胞形成的腺管,在上皮条索及腺管周围有玻璃样变纤维组织环绕。
    3.实性型瘤细胞排列成实性团块,其内常有灶状变性坏死和筛孔状腔隙形成。

  • 第11题:

    简述肺癌分子分期、分子分型研究现状。


    正确答案:Ⅰ期非小细胞癌有6个独立的预后因素,其中3个是分子生物学的改变,分别是p53表达、K-Ras12位点突变和H-Ras21不表达。有具备1个~2个因素的为ⅠA(5年生存率为87%),3个因素为ⅠB(58%),4个以上因素为ⅠC(21%)。a-抗胰蛋白酶(a-ACT)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不同肿瘤类型中表达,为明确它与临床病理和预后的意义。有人对手术后标本_行RT-PCR和Western杂交发现,52%ACT阳性,在晚期肿瘤和高有丝分裂、体积较大肿瘤中表达明显增高。ACT阳性肿瘤与阴性肿瘤相比预后差,生存期短,在多因素分析中,ACT在Ⅰ期病例中的表达也有意义。ACT起生长因子样作用,在Ⅰ期肿瘤中的表达状态可能是一个潜在独立的预后因素,提示ACT在肺腺癌中表达与肿瘤进展特别是肿瘤生长相关。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早期肺癌的分型及特点。

    正确答案: 癌侵犯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者称为早期肺癌。早期肺癌可分为以下三型:
    (1)管内型:癌局限在腔内呈息肉状或乳头状,黏膜呈颗粒状增厚。
    (2)管壁浸润型:癌沿管壁浸润致管壁增厚变硬。黏膜皱襞消失,但未侵及壁外肺组织。
    (3)管周型:癌由管壁向外侵及肺组织形成肿块,其直径在2cm以内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问答题
    简述蛇串疮的临床特点、辨证分型、治法及代表方。

    正确答案: 临床特点:皮肤上出现红斑、水疱或丘疱疹,累累如串珠,排列成带状,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局部刺痛或伴淋巴结肿大。好发于春秋季节。多数患者愈后很少复发。本病辨证分3型:
    ①肝经郁热证,治拟清泄肝火,解毒止痛,代表方为龙胆泻肝汤加减。
    ②脾虚湿蕴证,治拟健脾利湿,解毒止痛,代表方除湿胃苓汤加减。
    ③气滞血瘀证,治拟理气活血、通窍止痛,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4题:

    问答题
    简述肺癌的临床常见病理分型。

    正确答案: 肺癌的临床常见病理分型:①鳞状细胞癌:在肺癌中最常见,约占50%。大多起源于较大的支气管,常为中心型肺癌,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②小细胞癌(未分化小细胞癌):发病率较鳞癌低,一般起源于较大支气管,细胞形态与小细胞相似,形如燕麦颗粒,故又称燕麦细胞癌。小细胞癌细胞质中含有神经内分泌颗粒,恶性程度高,生长快,较早出现淋巴和血行转移,对放射和化学疗法较敏感,但预后差;③腺癌:多数起源于较小的支气管上皮,多为周围型肺癌,生长缓慢,细支气管肺泡癌也是腺癌的一种类型,起源于细支气管粘膜上皮和肺泡上皮,故又称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一般分化程度较高,生长缓慢,癌细胞沿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壁生长,而不侵犯间隔、淋巴和血行转移发生较晚;④大细胞癌:较为少见,约半数起源于大支气管,分化程度低,常在发生脑转移后才被发现,预后很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5题:

    问答题
    简述喉癌的分型及各自的临床特点。

    正确答案: 根据喉癌发生的部位,将喉癌分为声门上型、声门型和声门下型。其临床表现分述如下:
    声门上型:早期可无显著症状。可能有喉部不适感;以后可出现吞咽疼痛,放射至耳部。痰中带血,有臭味。该区淋巴管丰富,易出现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
    声门型:早期出现声嘶,进行性加重。肿块较大时能阻塞声门引起呼吸困难。该区淋巴管较少,不易向颈淋巴结转移,且容易早期诊断,预后较好。
    声门下型: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发现。肿瘤溃烂时出现咳嗽及痰中带血;向上侵犯声带时,可出现声嘶;肿瘤增大可阻塞声门下出现呼吸困难。常有气管前或气管旁淋巴结转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烤烟根据香气的分型特点及代表性区域。

    正确答案: 以香气类型分类,有以云南卷烟为代表的清香型卷烟产品和以河南、山东等卷烟为代表的浓香型卷烟产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