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第1题:
( )是指思维活动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转换,进而认识事物的不变性。
A.守恒
B.思维的可逆性
C.补偿关系的认知
D.辩证思维
第2题:
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 )。
A.客体永久性
B.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
C.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
D.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
第3题: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结构的特点是()
(A)未掌握守恒
(B)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C)理解补偿关系
(D)相对性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儿童思维运算的前提是( )
第9题:
处于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的特征包括()。
第10题:
假设
守恒
可逆
补偿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守恒性
可逆性
互补性
补偿性
以上都不是
第13题:
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6、7岁~11、12岁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皮亚杰认为这是儿童( )。
A.获得客体永久性
B.泛灵论
C.自我中心
D.获得守恒概念
第14题:
童年期儿童的思维特点包括( )
(A)思维具有可逆性
(B)概念守恒
(C)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
(D)建立假设与检验假设
《基础》P217
第15题:
皮亚杰所说的守恒是指()
(A)客体永久性
(B)不论事物的形态如何变化,儿童都知道其本质是不变的
(C)物质的总能量是不变的
(D)物质的形态不会改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当小学儿童理解了大类(如“生物”、“植物”等)和子类(“树”、“桃树”等)之间的包含关系,就能在各层级类别之间自由地往复思考。这是小学儿童思维的何种特().
第20题:
小学阶段,儿童思维结构的的主要特点表现在()。
第21题:
获得客体永久性
泛灵论
自我中心
获得守恒概念
第22题:
思维具有可逆性
概念守恒
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
建立假设与检验假设
第23题:
掌握守恒
思维具有可逆性
思维不可逆性
补偿关系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