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洋务运动,一位清朝官员写道:“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退,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以期驾乎西制之上。”这位官员意在强调()A、放开民间设厂限制,容易导致人人争利B、政府应“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C、洋务运动的出路在于依托民办企业D、洋务运动有望实现全面地超越西方

题目

针对洋务运动,一位清朝官员写道:“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退,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以期驾乎西制之上。”这位官员意在强调()

  • A、放开民间设厂限制,容易导致人人争利
  • B、政府应“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 C、洋务运动的出路在于依托民办企业
  • D、洋务运动有望实现全面地超越西方

相似考题
更多“针对洋务运动,一位清朝官员写道:“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相关问题
  • 第1题:

    清朝哪个皇帝当政时废除中国施行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

    • A、宣统
    • B、光绪
    • C、同治
    • D、咸丰

    正确答案:B

  • 第2题:

    清朝同治年间(1862~1875年),一位美国商人来华,这时他享有的特权有()①他可以到安徽黄山观光旅游②他在中国触犯了中国法律可以不受中国官员的审判③可在汉口租赁土地④可在重庆开设工厂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官箴书是中国古代为官者必读书。在中国古代社会,统治者希望通过官箴加强各级官员的道德自律;就官员自身来说,可以从官箴书中汲取前辈官员的为官从政之道。下面哪些书是官箴书的代表作?()①宋吕本中的《官箴》②元张养浩的《三事忠告》③清陈宏谋的《五种遗规》④清汪辉祖的《学治臆说》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正确答案:A

  • 第4题:

    清朝致仕制度基本沿袭明制,官员退休年龄为()岁。

    • A、50
    • B、60
    • C、65
    • D、70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下列语句,出自康有为《孔子改制考》的是()

    • A、“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
    • B、“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所创”
    • C、“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 D、“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中国清朝官的官服原则上都是以什么为主?()

    • A、红色
    • B、青色
    • C、蓝色
    • D、黑色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同治要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认识并付诸实现的是()

    • A、洋务运动
    • B、戊戌变法
    • C、辛亥革命
    • D、新文化运动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下列语句,出自康有为《孔子改制考》的是()
    A

    “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成独夫专制之弊”

    B

    “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所创”

    C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D

    “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清朝致仕制度基本沿袭明制,官员退休年龄为()岁。
    A

    50

    B

    60

    C

    65

    D

    70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清朝官员俸禄极低,一品官年俸才180两,官吏贪腐严重。雍正时实行“耗羡归公”,即征收赋税时“每两加耗羡五分”,从中提取“养廉银”,其数目远超官员正俸,督抚大吏每年可得一二万两。这说明清朝()
    A

    借惩治贪腐增加官吏

    B

    各级官吏的腐败已到了无可救药地步

    C

    注重制度建设以澄清吏治

    D

    增加俸禄是杜绝官吏贪腐的最佳途径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同治要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认识并付诸实现的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清朝皇帝向地方官员授予职权时所使用的公文文体是()
    A

    制书

    B

    诰命

    C

    诏书

    D

    敕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七百年”。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父系家长制
    • B、禅让制
    • C、皇帝制度
    • D、分封制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清朝第一位出访欧洲的官员是()

    • A、李鸿章
    • B、曾国藩
    • C、张之洞
    • D、斌椿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清朝致仕制度基本沿袭明制,官员退休年龄为70岁。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 B、选官须注重才学
    •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 D、选官应注重品行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下列关于古代服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南朝刘宋以来,官民都戴乌纱帽,到清朝只有官员才戴乌纱帽
    • B、“青衣”指古时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装,多用为婢女、侍童的代称
    • C、“青衿”借指学子,明清时期亦指秀才
    • D、“纨绔”指古代贵家子弟所穿的细绢裤,引申以称富贵人家的子弟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葳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此句谓()

    • A、方法之得当
    • B、训诂之重要
    • C、知识之完备
    • D、天资之聪明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任湖广总督期间,先后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纺织官局等。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提议废止科举,推行学校制,次年,在中国经历了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至此由清政府宣布废止。
    A

    曾国藩

    B

    李鸿章

    C

    张之洞

    D

    左宗棠


    正确答案: B
    解析: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1889年任湖广总督,主张“经世致用”,在任期间先后建立了自强学堂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纺织官局等。毛泽东同志曾评价说:“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 第20题:

    单选题
    清朝第一位出访欧洲的官员是()
    A

    李鸿章

    B

    曾国藩

    C

    张之洞

    D

    斌椿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清朝致仕制度基本沿袭明制,官员退休年龄为70岁。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针对洋务运动,一位清朝官员写道:“窃谓中国欲借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如国家欲购枪炮船械机器,均托民厂包办包用,其试不如式者,虽定造亦必剔退,则人人有争利之心,亏本之惧,自然专心致志„„以期驾乎西制之上。”这位官员意在强调()
    A

    放开民间设厂限制,容易导致人人争利

    B

    政府应“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C

    洋务运动的出路在于依托民办企业

    D

    洋务运动有望实现全面地超越西方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离骚》中写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请问句中蕴含着哪个成语?

    正确答案: 诗中蕴含的成语是“九死不悔”。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