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第1题:
进化科学认为,生物机体的发育有具特定基因基础及与之相应的外部性状表现,即()。
第2题:
老子认为从政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道之以政和()。
第3题:
()论文章的主张是“义即《易》之所谓‘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谓‘言有序’也。义以为经,而法违之,然后为成体之文”。
第4题:
“人生只是一串不断的事情之连续”是谁给出的人生定义?()
第5题: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的科学家是谁?()
第6题:
道教与()是不同的。道教的基本信仰是所谓的“()”,又称“()”。道教认为“道”始于天生,“道”生元气,由元始妙一之气化生出“(),(),()”,即道教所说的“()”。
第7题:
初唐诗人“沈宋”齐名,所谓“沈宋”即()与宋之问。
第8题: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第9题:
大师
朋友
老师
学者
第10题: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孔子认为从政的方式不包括()。
第14题:
“以公平之直道报之,不因怨而加刻,亦不因怨而有所加厚,是即直”是钱钟书先生的观点。
第15题:
喻昌认为温疫之治为()
第16题:
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第17题:
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之谓也。”
第18题:
()是仿照岩石自然分布和形状而进行点置的一种方法,即所谓“攒三聚五”、“散漫理之”的做法。
第19题:
冯友兰
季羡林
钱穆
钱钟书
第20题:
第21题:
补而逐之,兼以解毒
升而逐之,兼以解毒
疏而逐之,兼以解毒
清而逐之,兼以解毒
决而逐之,兼以解毒
第22题:
钱理群
钱钟书
钱学森
钱穆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