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公司,为了安排下岗职工就业,在集镇路边30m2房间内,开了一个电气焊修理门市部。为了节约资金,焊机用的是已停用一年的旧机,一次测电源用的是闸刀开关,并安装在室内,门口路边就是焊接与切割场所。室内既是焊切工具、氧气瓶、乙炔瓶的储存间,又是工人中午吃饭休息的场所。公司对工人只进行了短期培训,便开业。 上述施工企业的是为了安排下岗职工就业的行为,公司对职工的培训可以不和其他职工的培训一样,不受限制。
第1题:
女性保健的内容不包括
A、妇女各期保健
B、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
C、下岗职工的就业安排
D、计划生育指导
E、妇科病普查、普治
第2题:
题干如上:半年后,王芳又找到了工作,说明再就业服务中心( )。
A.对下岗职工建档建卡
B.为下岗职工发放基本生活费
C.积极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
D.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3题:
某国有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安排下岗职工朱某到市培训中心参加烹饪培训,报到时培训中心向朱某一次性索要全部培训费用500元。请问培训中心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参考答案:
劳动保障部劳社部发〔1998〕13号文件规定,对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的下岗职工参加技能培训,要提供一次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培训机会,因此培训中心向朱某一次性收取全部培训费用的做法是不对的。
第4题:
第5题:
在资金管理方面,中发〔1998〕10号文件提出()等费用不得在保障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的资金中列支
第6题:
联系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并说明组织实施再就业工程,妥善安排好下岗职工生活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大事。
第7题:
孙某还有一个月就满17岁了,因为家境困难,前往邻省某建筑公司的工地当搬运工,由于工期很紧,孙某公司安排孙某和其他12名工人每人每天工作九个半小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8题:
某建筑公司,为了安排下岗职工就业,在集镇路边30m2房间内,开了一个电气焊修理门市部。为了节约资金,焊机用的是已停用一年的旧机,一次测电源用的是闸刀开关,并安装在室内,门口路边就是焊接与切割场所。室内既是焊切工具、氧气瓶、乙炔瓶的储存间,又是工人中午吃饭休息的场所。公司对工人只进行了短期培训,便开业。 该电气焊修理门市部的安全隐患有:工人生活及其所用设备、工具均在同一狭小的室内;在30m2与闸刀开关的室内,不应存放氧气瓶及乙炔瓶;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焊机各项性能指标未经检验;氧气瓶与乙炔瓶不能混放等。
第9题:
封闭楼梯间及其前室
建筑面积100m<sup>2</sup>的展览厅
建筑面积200m<sup>2</sup>的餐厅
建筑面积100m<sup>2</sup>的地下游戏厅
疏散走道
第10题:
公司应定期安排王某进行健康检查
公司不能安排王某在经期从事高处作业
若王某怀孕6个月以上,公司不得安排夜班劳动
若王某在哺乳婴儿期间,公司不得安排夜班劳动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试述我国目前对下岗职工再就业实行的法律保障。
第14题:
女性保健的内容不包括
A.妇女各期保健
B.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
C.下岗职工的就业安排
D.计划生育指导
E.妇女病普查、普治
第15题:
某下岗职工到某公司从事后勤工作,该公司在为下岗职工办理录用手续时,职介中心收取了每人20元的职介费,请问该中心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不对。因为按照《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办理录用备案手续是行政职能,不收取任何费用。职介中心收取职介费是搭车收费,应予退还。
第16题:
第17题:
当前的就业突出的两块()。
第18题:
王芳1996年到A企业参加工作,当时与该企业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到1998年,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不佳,要安排部分职工下岗,在企业领导集体研究的基础上,提前向工会说明了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职工下岗分流意见。王芳于1998年底下岗,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由中心为其缴纳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用。王芳在再就业服务中心接受了家政的培训,半年后,通过中心提供的需求信息,王芳成为B公司的家政服务员。 半年后,王芳又找到了工作,说明再就业服务中心( )。
第19题:
某建筑公司,为了安排下岗职工就业,在集镇路边30m2房间内,开了一个电气焊修理门市部。为了节约资金,焊机用的是已停用一年的旧机,一次测电源用的是闸刀开关,并安装在室内,门口路边就是焊接与切割场所。室内既是焊切工具、氧气瓶、乙炔瓶的储存间,又是工人中午吃饭休息的场所。公司对工人只进行了短期培训,便开业。下列关于焊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20题:
总建筑面积为6000<sup>2</sup>的展览厅
座位数为1200个的剧场
总建筑面积为500<sup>2</sup>的电子游艺厅
总建筑面积为500<sup>2</sup>的地下超市
第21题:
妇女各期保健
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
下岗职工的就业安排
计划生育指导
妇科病普查、普治
第22题:
高校毕业生就业
农民工就业
下岗职工再就业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