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预防和控制宏观经济环境下骗贷行为引发的案件风险;应加强信贷业务中()、贷款企业或项目真实性、审贷行为合规性的审查。
第1题:
根据《关于加强信贷管理严禁违规放贷的通知》,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结合自身信贷业务特点和风险控制能力,及时组织开展信贷操作风险和()排查。
第2题:
某联社基层信用社发生重大、恶性骗贷案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暂停()职务。
第3题:
《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起草背景:信贷资金安全问题仍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这些信贷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下面哪个选项不正确。
第4题:
农商银行应加强风险监测和贷后检查频度,重点核实借款资金是否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否存在参与民间高息借贷、转借贷款等行为;关注借款人还款来源、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的变化情况,对于存在生产经营下滑、停业、涉诉、引发经济纠纷等风险信号的客户,要加强风险管理和贷后检查,及时预警,有效化解风险。
第5题:
资产保全部(即贷后管理),承担制订信贷业务计划、制度、办法、履行信贷日常管理职能,组织信贷人员的培训、考核、奖惩,信贷业务审批(咨询)和整体风险控制。
第6题:
关于客户骗贷风险的责任认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贷前调查
客户准入控制
贷时审查
贷后管理
第9题:
贷前的法律风险控制
贷中的法律风险控制
信贷档案管理制度控制
贷后的法律风险控制
信用贷款管理制度
第10题:
操作风险及案件风险
严重违规
内部控制
案件防控
第11题:
道德风险
信用风险
合规风险
市场风险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贷后检查环节中,支行信贷员若发现客户有提供虚假的证明材料等骗贷行为,应采取的措施是()。
第14题:
贷款风险分类是加强信贷基础管理的重要手段,利用贷款风险分类可进行风险预警,加强贷后管理和调整信贷结构。()
第15题:
为达到骗贷骗保目的的欺诈行为是()。
第16题:
关于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方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第17题:
贷款人应如何加强动态贷后管理,防范化解信贷风险?
第18题:
加强贷后管理是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防范信用风险的需要,同时也是加强实贷实付能力的需要
第19题:
第20题:
继续调查,完成贷前调查工作;
停止调查,说明原因,第二天重新调查;
停止调查,拒绝该笔贷款申请;
继续调查,并将发现的问题上报营业部主管
第21题:
审贷分离
贷前调查
贷后监督
贷后回访
第22题:
贷时分类是为确定新发放信贷资产的分类形态而进行的风险分类
贷后分类是为动态确定存量信贷资产分类形态而进行的风险分类
贷时分类与信贷业务贷前决策相结合,测评结果作为信贷业务运作材料,供信贷决策参考
贷后分类应与贷后管理相结合,根据贷后管理中发现的风险信号及时调整分类形态,并将风险分类结果作为风险预警和处置的重要依据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