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在“观灭”时,怎样去体会无常法流?”相关问题
  • 第1题:

    什么是“不加改造”的无常观?怎样才能产生这种境界?你相续中有吗?


    正确答案: 在你什么时候自然觉得一切都是无常,地位也好、财富也好、别人的评论也好,均无有实在意义,对这个虚幻的世界不会贪执,就像大圆满的修行人一样,境界是愣然、明然、恍恍惚惚的感觉,这才对无常之理有了一定体悟,生起了“不加改造”的无常观。
    屡屡思维死无常,直到生起死亡是唯一的的观念。
    无常容易入手,却很难深入,但通过听闻及数数串习,较前有所进步。

  • 第2题:

    如何回到当下这一刹那,去体会无常法流,进入到言语道断的世界呢?


    正确答案: 我们全程的生命,事实上都是每一个刹那一直流动、一直变异,能够体会到每一个刹那的生灭变异,你要身心放松,因为无常生灭变异,只有在当下这一刹那,你才能体会到。当你能够慢慢进入回到当下这一刹那去体会,就可以进入到言语道断的世界。因为就只有当下这一刹那在生灭变化,当你体会到刹那的变异,然后它这一点不会停下来,它会一直跳,一直跳动,一直在流动变化。
    因此,只有每一个刹那而已,当你体会到这里,然后讲说现在体会到什么?当你在透过你的思想、想象、透过你的语言,说出什么的时候,它就已经流走了,当下那一秒、那一刹那已经流走了。你跟当下现在的频率已经错开了。如果你真的进入实证,实际体会无常,你是言语道断,心领神会的,全然的放松,只要你还有抓取、造作、想象、作意、都还活在自我的意识里面。自我的意识跟当下生灭变化的法则频率,是没有办法衔接的。我们整个的修行,是要你慢慢回到每一个当下,要坐在无常刹那生灭变化的那一点上,这个很重要。

  • 第3题:

    怎样断无常火?


    正确答案:要清楚的了解无常法印,不抗拒无常,随顺无常,最后与无常溶为一体。

  • 第4题:

    观无常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放下抓取。过去一直抓常、抓我,当体悟到实相是无常的、是抓取不到的,即使抓取到了,也不是自己的。因为实相是无我的,于是放下抓取,远离颠倒梦想。

  • 第5题:

    应该如何观修无常?


    正确答案: 人生无常之理,《菩提道次第》中将之概括为“三理”、“九因”、“三决定”。
    “三理”是:
    (1)生必然死亡理。
    (2)死无定时理。
    (3)死时唯有佛法堪用之理。
    “九因”为:
    (1)人的死亡无法改变。
    (2)人的寿命处于日减月损,无法增补。
    (3)人的一生短暂而能为长远利益学修佛法的机会甚少。
    (4)人类寿命长短没有绝对的期限。
    (5)人的生因少而死因多。
    (6)人的生命脆弱,经不起风险。
    (7)物质财富对人的死亡无能为力。
    (8)亲朋好友挽救不了生命。
    (9)平时有用的身体,面对死亡却无能为力,最终会变成一具僵尸。
    “三决定”:
    (1)决定学修佛法。
    (2)决定立即学修佛法。
    (3)决定全力以赴地学习佛法。
    只有如此,才能在面临死亡和死亡过程中有恃无恐,安然面对。

  • 第6题:

    怎样去体会无常生灭变化的流体?


    正确答案: 身心放松,保持明觉,活在当下,放下自我意识,没有思维,才能接上当下的刹那生灭变化的频率,体会活生生的流体。

  • 第7题:

    问答题
    怎样体证法界的无常法流?

    正确答案: 用无为法。方便法如过河的船,帮助我们来到彼岸的岸边,接下来要放下船,即放下有为法,用无为法,让自我消失,才能体证到无常法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怎样去体会无常生灭变化的流体?

    正确答案: 身心放松,保持明觉,活在当下,放下自我意识,没有思维,才能接上当下的刹那生灭变化的频率,体会活生生的流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如何回到当下这一刹那,去体会无常法流,进入到言语道断的世界呢?

    正确答案: 我们全程的生命,事实上都是每一个刹那一直流动、一直变异,能够体会到每一个刹那的生灭变异,你要身心放松,因为无常生灭变异,只有在当下这一刹那,你才能体会到。当你能够慢慢进入回到当下这一刹那去体会,就可以进入到言语道断的世界。因为就只有当下这一刹那在生灭变化,当你体会到刹那的变异,然后它这一点不会停下来,它会一直跳,一直跳动,一直在流动变化。
    因此,只有每一个刹那而已,当你体会到这里,然后讲说现在体会到什么?当你在透过你的思想、想象、透过你的语言,说出什么的时候,它就已经流走了,当下那一秒、那一刹那已经流走了。你跟当下现在的频率已经错开了。如果你真的进入实证,实际体会无常,你是言语道断,心领神会的,全然的放松,只要你还有抓取、造作、想象、作意、都还活在自我的意识里面。自我的意识跟当下生灭变化的法则频率,是没有办法衔接的。我们整个的修行,是要你慢慢回到每一个当下,要坐在无常刹那生灭变化的那一点上,这个很重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怎样让法界的法流穿流而过呢?

    正确答案: 保持清醒明觉、然后放空、让各种声音自自然然的穿流而过,体悟到法界的法流。如果你能够真正放空、也不迎不拒、鸟的叫声让它流过、火车的声音也让它流过、这样有相也是无相,叫做色相断、声相断、因为那个境界已经不能障碍到你,你也不会去黏着它,就这样保持不迎不拒,让法界的法流穿流而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以我们身边的人为对境,应当如何观修无常?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观无常的?

    正确答案: 我们可以如是观察: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的人,如历代宗、祖辈甚至父辈全部相继去世,现在只剩下他们的名字而已,自己同辈的兄弟姊妹等,也有许多已经离开人世,时过境迁,此时此刻我们全然不知他们转生在何处。
    每个人不妨回顾一下:在自己的家族中,祖祖辈辈死了多少人?有些人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在汉地,古代时有家谱,可现在根本不讲究这些,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是谁,恐怕都不清楚。如果真要追溯上去,每一个家肯定出现过皇帝和公主,给家里带来无限荣光,然而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他们也被后人慢慢淡忘了。包括我们今生的兄弟姐妹、同班同学、邻居道友,一个一个观察时,有好多都去世了。所以,无常何时何地都在不断上演,但凡夫人被障碍蒙蔽了双眼,始终把相续相同的事物执为常有,不说刹那变化的细微无常,就算是一年一年变化的粗大无常,也很难认识到。而现在不管是身边的亲友去世也好,最信任的人欺骗自己也好,都应深深认识到一切万法无可依赖,从而好好地修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在“观灭”时,怎样去体会无常法流?

    正确答案: 观灭的深义,因为当下的每一点,都是一直在生灭变异,一直在生灭变化,你知道的那一个刹那,它马上就消失,成为过去,即知即灭,即知即灭,当你的心进入很微细的时候,会体会到你知道的刹那,它马上就成为过去,即知即灭,所谓的灭,事实上它都是在一直生灭、生灭,即生即灭,即知即灭、即生即灭...所以体会无常法流,是真正坐在那一刹那的点上,所谓的“坐”是很深、很微细,这一点能够体会、能够做到就是坐在“灭”上面,一直无常的现在,因为无常就是一直刹那即生即灭,即生即灭,这时候还有生生灭灭,亦即觉知到每一个刹那的生灭、生灭。当你这一点坐稳之后,就可以体会永恒的现在,就可以进入涅槃寂静,当下的每一刹那,就具足过去、现在,都在这当下一刹那,这是超越时空,这时候“时间相”才会断掉,你是活在每一个刹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观修无常时,是否明白必死无疑、死期不定就足够了?为什么?请详细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仅仅明白这些还不够,我们还要了解死亡来临时该怎么办?人在临终时,绝对有利的只有正法,它不但可免除死亡的恐惧和痛苦,而且对生生世世步入光明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寂天论师云:“魔使来执时,亲朋有何益?唯福能救护,然我未曾修。”
    困此,我们活着的时候,一定要修持正法,积累善根福德,不然死时会后悔英及。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中也说:“不知死后归何处,此时无善者可怜。”
    我们应时常反观自己,也许修过一些法,但对死后的去处有没有把握?在过去,很多大乘修行人活多少年,就会修持善法多少年。如果对死尚无把握,就务必恒时不离正知正念,尽量空出时间来修行,认识到轮回的一切琐事无有恒常、无有实质,时常督促自己修持正法。

  • 第14题:

    法王如意宝在《无常道歌》中说:“若能观想一切内外法,乃为指示寿命无常书。”关于这一点,你有哪些体会?


    正确答案:假如以智慧观察内外诸法,就会发现无论是外境的春夏秋冬,还是身边的亲友住宅,都是指示寿命无常的善知识。包括我们菩提学会的道友,刚开始有哪些人,后来离开了多少,如今又新加入一些,这部分人还是会变的...所以从我们周围的事物上,也很容易看到无常的影子。

  • 第15题:

    怎样体证法界的无常法流?


    正确答案: 用无为法。方便法如过河的船,帮助我们来到彼岸的岸边,接下来要放下船,即放下有为法,用无为法,让自我消失,才能体证到无常法流。

  • 第16题:

    怎样让法界的法流穿流而过呢?


    正确答案: 保持清醒明觉、然后放空、让各种声音自自然然的穿流而过,体悟到法界的法流。如果你能够真正放空、也不迎不拒、鸟的叫声让它流过、火车的声音也让它流过、这样有相也是无相,叫做色相断、声相断、因为那个境界已经不能障碍到你,你也不会去黏着它,就这样保持不迎不拒,让法界的法流穿流而过。

  • 第17题:

    佛教教义有()

    • A、轮回说六道里生死流转,无有止境。
    • B、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常、诸法无我
    • C、十二因缘依因缘而生一切
    • D、小乘佛教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 E、以上全是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当泵内气蚀严重时,大量的(),扬程降低,效率降低,严重时出水中断。

    • A、液体会堵塞通道
    • B、气泡会堵塞流道
    • C、大量气体会堵塞流道
    • D、异物堵塞通道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问答题
    应该如何观修无常?

    正确答案: 人生无常之理,《菩提道次第》中将之概括为“三理”、“九因”、“三决定”。
    “三理”是:
    (1)生必然死亡理。
    (2)死无定时理。
    (3)死时唯有佛法堪用之理。
    “九因”为:
    (1)人的死亡无法改变。
    (2)人的寿命处于日减月损,无法增补。
    (3)人的一生短暂而能为长远利益学修佛法的机会甚少。
    (4)人类寿命长短没有绝对的期限。
    (5)人的生因少而死因多。
    (6)人的生命脆弱,经不起风险。
    (7)物质财富对人的死亡无能为力。
    (8)亲朋好友挽救不了生命。
    (9)平时有用的身体,面对死亡却无能为力,最终会变成一具僵尸。
    “三决定”:
    (1)决定学修佛法。
    (2)决定立即学修佛法。
    (3)决定全力以赴地学习佛法。
    只有如此,才能在面临死亡和死亡过程中有恃无恐,安然面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怎样断无常火?

    正确答案: 要清楚的了解无常法印,不抗拒无常,随顺无常,最后与无常溶为一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怎样面对大自然的无常法印、超越无常呢?

    正确答案: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悟真理实相,最初面对这些无常法则的时候,你就有无力感,惧怕感!就会产生抗拒的心态,你会看到内心深层在怕无常、无我。但是到后来,当真正如实面对这些法界真理实相,到头来你会感到,原来无常、无我是中性的,它是超越二元对立的,这时候你才从惧怕的情况下超越出来。如果一个人能够去了悟无常、无我是中性的,就能够如实观看整个世间的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什么是“不加改造”的无常观?怎样才能产生这种境界?你相续中有吗?

    正确答案: 在你什么时候自然觉得一切都是无常,地位也好、财富也好、别人的评论也好,均无有实在意义,对这个虚幻的世界不会贪执,就像大圆满的修行人一样,境界是愣然、明然、恍恍惚惚的感觉,这才对无常之理有了一定体悟,生起了“不加改造”的无常观。
    屡屡思维死无常,直到生起死亡是唯一的的观念。
    无常容易入手,却很难深入,但通过听闻及数数串习,较前有所进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法王如意宝在《无常道歌》中说:“若能观想一切内外法,乃为指示寿命无常书。”关于这一点,你有哪些体会?

    正确答案: 假如以智慧观察内外诸法,就会发现无论是外境的春夏秋冬,还是身边的亲友住宅,都是指示寿命无常的善知识。包括我们菩提学会的道友,刚开始有哪些人,后来离开了多少,如今又新加入一些,这部分人还是会变的...所以从我们周围的事物上,也很容易看到无常的影子。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