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世尊于菩提树下,腊月八日,夜睹明星,忽然悟道,三叹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这样说来,成佛很容易吗?
第1题:
一切智智
第2题:
地藏经云‘一切智成就如来,未出家时,发愿早成佛道,广度罪辈,令使无余’,地藏菩萨未出家时,发愿若不先度罪苦,令是安乐,得至菩提,我终未愿成佛’以上二愿皆佳但未审何愿为胜?
第3题:
班禅是梵语和藏语的合称,意思是“智德深广犹如大海能包容一切的上师”。
第4题:
张良被后世尊为()。
第5题:
一切智相
第6题:
所谓“泛智”,在夸美纽斯看来,是指广泛的、全面的智慧。而泛智教育则是实现泛智理想的工具。泛智教育强调两点,一是普及教育,一切男女儿童,不论贫富贵贱,“人人均应受教育”;二是“人人均需学习一切”。对此,夸美纽斯作了明确的说明:“我们希望有一种智慧的学校,而且是全面智慧的学校即泛智学校,也就是泛智工场。在那里,人人许可受教育,在那里可以学习当前和将来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学科,并且学得十分完善”。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为准确的是()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毗卢遮那佛
阿弥陀佛
宝生佛
不空佛
第10题:
德圣
策圣
谋圣
智圣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则见某大德一文,内有‘世尊夜睹明星成道’云云。请开示其经典之根据及来历?
第14题:
一切智与一切种智是同是异?还有妙智慧及真智妙慧,这是总称佛智,或有所分别,请示!
第15题:
下列关于“德”和“智”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6题:
有人想:“佛陀具有彻知万法的智慧,若不能衡量菩提心的福德,那就不是一切智智了。”对此你是怎么认为的?
第17题:
孙子在他的《孙子兵法》中提出的“将”的五德标准是()这为我国建立企业家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18题:
槐
梧桐
菩提
柏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道德常常能够填补智慧的缺陷
一个人若无德,则越有智,对社会的危害也越大
智慧乃道德之“统帅”
建立员工信用档案的目的是考察“德”与“智”何者更为重要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