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中散2功效与作用

题目

调中散2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噎膈。
更多“调中散2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加减调中汤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冬温及春月暴暖,烦躁,眠食不安者。

  • 第2题:

    调肝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郁怒伤肝,发为腰痛。

  • 第3题:

    川芎茶调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风邪头痛,或偏或正,或巅顶作痛,作止无时,或见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者。

  • 第4题:

    调荣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产后痢疾,属于血热气滞者。

  • 第5题:

    调元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小儿生下气血两虚,囟大,头缝不合如开解。

  • 第6题:

    问答题
    木香调气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寒湿气滞,脘腹胀痛,饮食减少,大便不实。
    解析: 木香调气散2
    【来源】《医宗必读)卷六。
    【异名】木香调气饮(《杂病源流犀烛》卷五)。
    【组成】白豆蔻丁香檀香木香各60克藿香炙甘草各240克砂仁120克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6克,加盐少许,沸汤点服。
    【主治】寒湿气滞,脘腹胀痛,饮食减少,大便不实。

  • 第7题:

    问答题
    调元生脉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痘后手足冷,脉沉细,虚极之证。
    解析: 调元生脉散2
    【来源】《幼幼集成》卷六。
    【组成】人参炙黄耆炒白术全当归大麦冬北五味青化桂
    【用法】生姜、大枣为引,水煎服。
    【主治】痘后手足冷,脉沉细,虚极之证。
    【加减】虚冷甚者,加热附片。

  • 第8题:

    问答题
    调荣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产后痢疾,属于血热气滞者。
    解析: 调荣汤2
    【来源】《丹台玉案》卷五。
    【组成】白茯苓当归生地山楂各3克赤芍木通香附丹皮各1.8克川芎甘草各1.5克乌梅5个
    【用法】水煎服。
    【功用】凉血调荣,行气化滞。
    【主治】产后痢疾,属于血热气滞者。

  • 第9题:

    问答题
    调气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气厥。
    解析: 调气散
    【来源】《丹溪心法》卷四。
    【组成】白豆蔻丁香檀香木香各6克藿香甘草(炙)各24克砂仁12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入盐少许,沸汤调服。
    【主治】气厥。

  • 第10题:

    问答题
    调营活络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闪挫血滞,腰部疼痛,脉弦涩宥。
    解析: 调营活络散
    【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三。
    【组成】羌活30克秦艽30克当归60克乳香30克香附30克木香30克续断60克(酒炒)杜仲60克(酒炒)牛膝45克(酒炒)
    【用法】上药研末为散。水、酒各半煎,去滓,早、暮各一服。
    【功用】养血调营,通经活络。
    【主治】闪挫血滞,腰部疼痛,脉弦涩宥。
    【方论】闪挫伤营,血滞不化,不能营养经脉,故腰痛不止。羌恬通经彻络,乳香活血散滞,秦艽活血脉以通肌,当归养营血以荣经,木香调和经气,香附调气解郁,杜仲补肾强腰,续断理伤续筋,牛膝补肝肾以壮筋骨。为散,水、酒煎服,使血活滞行,则经络通畅而腰痛自瘳。

  • 第11题:

    问答题
    木香宽中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七情伤于脾胃,胸膈痞满,停痰气逆,或成五膈之病。
    解析: 木香宽中散2
    【来源】《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组成】青皮陈皮丁香各120克厚朴(制)500克甘草(炙)150克白豆蔻60克香附(炒)砂仁木香各90克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克,姜、盐汤点服。属脾胃虚损之证,不可多服,当与六君子汤兼服之。
    【主治】七情伤于脾胃,胸膈痞满,停痰气逆,或成五膈之病。

  • 第12题:

    问答题
    调元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生下气血两虚,囟大,头缝不合如开解。
    解析: 调元散2
    【来源】《痘疹传心录》卷十八。
    【组成】人参茯苓白术山药白芍地黄当归川芎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气养血。
    【主治】小儿生下气血两虚,囟大,头缝不合如开解。

  • 第13题:

    调中散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婴孩盘肠气,腹内筑痛。

  • 第14题:

    加味调中益气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劳倦伤脾,心火独旺,发热食少,经闭不行,脉软数者。(闭经)

  • 第15题:

    调元生脉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痘后手足冷,脉沉细,虚极之证。

  • 第16题:

    菊花茶调散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外感风邪,偏正头痛,或巅顶痛,恶寒发热,头晕目眩,舌淡苔薄白微黄,脉浮者。疏风止痛,清利头目。

  • 第17题:

    安中调气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翻胃痰膈。

  • 第18题:

    问答题
    木香调气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肝气郁结,腹胁胀满,刺痛不舒,脉沉。
    解析: 木香调气散1
    【来源】《万病回春》卷二。
    【组成】木香(另研)1.5克乌药香附枳壳(麸炒)青皮(去瓤)各3克砂仁1.5克厚朴(姜炒)陈皮各3克官桂0.6克抚芎苍术(米泔浸)各3克甘草0.9克
    【用法】上锉一剂。加生姜3片,水煎,磨木香同服。
    【主治】肝气郁结,腹胁胀满,刺痛不舒,脉沉。

  • 第19题:

    问答题
    加味调中益气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劳倦伤脾,心火独旺,发热食少,经闭不行,脉软数者。(闭经)
    解析: 加味调中益气汤2
    【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组成】人参4.5克黄耆9克(蜜炙)白术4.5克(炒)炙草4.5克当归9克生地9克花粉9克
    【用法】水煎,去滓温服。
    【主治】劳倦伤脾,心火独旺,发热食少,经闭不行,脉软数者。(闭经)
    【方论】劳倦伤脾,胃气不化,心火不降,而独旺于中,乘阳则发热;食少新血不生,所以月事衰少不来。方中参、耆补益中气,善退虚热;归、术调补肝脾,能助运化;生地、花粉泻热凉血以滋阴;炙甘草缓中益胃以调气。水煎温服,使脾胃气壮,则经脉滋荣而新血自生,发热经闭即自愈。

  • 第20题:

    问答题
    调中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久伤脾胃,腹胀食少。
    解析: 调中丸2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十。
    【组成】干姜(炮)橘红白术茯苓(去皮)木香缩砂仁官桂(去粗皮,不见火)良姜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细末,糊丸如麻子大。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下。
    【功用】温中健脾。
    【主治】小儿久伤脾胃,腹胀食少。

  • 第21题:

    问答题
    调中散3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婴孩盘肠气,腹内筑痛。
    解析: 调中散3
    【来源】《幼幼集成》卷二。
    【组成】青木香川楝子没药白茯苓上青桂杭青皮莱菔子陈枳壳尖槟榔炙甘草各等分
    【用法】入葱白6.6厘米,盐3克,水煎,空腹时服。
    【主治】婴孩盘肠气,腹内筑痛。

  • 第22题:

    问答题
    调中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噎膈。
    解析: 调中散2
    【来源】《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北沙参90克荷叶(去筋净)30克广陈皮(浸,去白)30克茯苓30克川贝母(去心,粘米拌炒)30克丹参60克陈仓米(炒熟)90克五谷虫(酒炒焦黄)30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次用米饮调下6克,日三服。
    【功用】通噎膈,开关和胃。
    【主治】噎膈。

  • 第23题:

    问答题
    调元生脉散1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伤暑经治,身热退后,气阴两亏者。
    解析: 调元生脉散1
    【来源】《幼幼集成》卷二。
    【组成】人参3克炙黄耆6克大杭冬3克北五味0.6克炙甘草3克生姜3片红枣3枚
    【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补元气,生津液。
    【主治】伤暑经治,身热退后,气阴两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