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中丸2功效与作用

题目

调中丸2功效与作用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小儿久伤脾胃,腹胀食少。
更多“调中丸2功效与作用”相关问题
  • 第1题:

    调荣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产后痢疾,属于血热气滞者。

  • 第2题:

    安中调气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翻胃痰膈。

  • 第3题:

    问答题
    理中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一切冷气攻刺疼痛,心腹胀满,胃冷吐逆,脐腹撮痛。
    解析: 理中丸2
    【来源】《博济方》卷二。
    【组成】阿魏7.5克(白面10克,醋和饼子,炙令黄熟)荆三棱(煨)蓬莪术(煨)甘草(炙)青橘皮(去白)陈皮(去瓤)干姜(炮)官桂(去皮)干木瓜白术各30克
    【用法】上十味,杵罗为末,用面糊为丸,如樱桃大,以好朱砂为衣,每服1丸,嚼破,煎生姜、木瓜、盐汤下。若妇人血脏气攻刺,即用炒当归、生姜汤嚼下1丸。
    【主治】一切冷气攻刺疼痛,心腹胀满,胃冷吐逆,脐腹撮痛。

  • 第4题:

    问答题
    调中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小儿久伤脾胃,腹胀食少。
    解析: 调中丸2
    【来源】《普济本事方》卷十。
    【组成】干姜(炮)橘红白术茯苓(去皮)木香缩砂仁官桂(去粗皮,不见火)良姜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细末,糊丸如麻子大。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开水下。
    【功用】温中健脾。
    【主治】小儿久伤脾胃,腹胀食少。

  • 第5题:

    问答题
    木香调中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饮食不调。胃肠致伤,心腹疼痛,两胁胀闷,脏腑泄泻,米谷不化,腹中雷鸣,不思饮食。
    解析: 木香调中丸
    【来源】《御药院方》卷三。
    【组成】木香青皮(去白)陈皮(去白)槟榔肉豆蔻(面裹煨熟,去油)京三棱(炮,锉)诃子皮草豆蔻仁各30克
    【用法】上药为细末,水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0丸,空服时用热米饮送下。
    【主治】饮食不调。胃肠致伤,心腹疼痛,两胁胀闷,脏腑泄泻,米谷不化,腹中雷鸣,不思饮食。

  • 第6题:

    问答题
    调中散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噎膈。
    解析: 调中散2
    【来源】《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北沙参90克荷叶(去筋净)30克广陈皮(浸,去白)30克茯苓30克川贝母(去心,粘米拌炒)30克丹参60克陈仓米(炒熟)90克五谷虫(酒炒焦黄)30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次用米饮调下6克,日三服。
    【功用】通噎膈,开关和胃。
    【主治】噎膈。

  • 第7题:

    木香调中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饮食不调。胃肠致伤,心腹疼痛,两胁胀闷,脏腑泄泻,米谷不化,腹中雷鸣,不思饮食。

  • 第8题:

    琥珀丸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生精血,去恶血。妇人胎前产后,疝瘕,心腹刺痛;卒中瘫痪,半身不遂,风痹,手足凌疼,死胎不出,胎衣不下等。

  • 第9题:

    问答题
    加味调中益气汤2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劳倦伤脾,心火独旺,发热食少,经闭不行,脉软数者。(闭经)
    解析: 加味调中益气汤2
    【来源】《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组成】人参4.5克黄耆9克(蜜炙)白术4.5克(炒)炙草4.5克当归9克生地9克花粉9克
    【用法】水煎,去滓温服。
    【主治】劳倦伤脾,心火独旺,发热食少,经闭不行,脉软数者。(闭经)
    【方论】劳倦伤脾,胃气不化,心火不降,而独旺于中,乘阳则发热;食少新血不生,所以月事衰少不来。方中参、耆补益中气,善退虚热;归、术调补肝脾,能助运化;生地、花粉泻热凉血以滋阴;炙甘草缓中益胃以调气。水煎温服,使脾胃气壮,则经脉滋荣而新血自生,发热经闭即自愈。

  • 第10题:

    问答题
    安中调气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翻胃痰膈。
    解析: 安中调气丸
    【来源】《古今医鉴》卷五。
    【组成】广皮60克半夏(姜制)30克白茯神30克白术(土炒)60克枳实(麸炒)30克苏子(炒)18克川芎15克当归(酒洗)15克白芍药(盐、酒洗,炒)24克木香3克甘草(炙)9克香附90克(长流水浸三日,洗净,炒黄色)神曲(炒)30克黄连(姜汁浸,晒干,猪胆汁拌炒)30克白豆蔻15克萝卜子(炒)15克
    【用法】上为细末,竹沥、姜汁打神曲为丸,如绿豆大。每服80丸,不拘时,白汤或清米汤送下。
    【主治】翻胃痰膈。

  • 第11题:

    问答题
    调元肾气丸功效与作用

    正确答案: 肾阴不足,虚火内灼,气血两亏,骨无荣养,遂生骨瘤,坚硬如石,形色或紫或不紫,推之不移,坚贴于骨,形体日渐衰瘦,气血不荣,皮肤枯槁,甚者寒热交作,饮食无味,举动艰辛,脚膝无力者。
    解析: 调元肾气丸
    【来源】《外科正宗》卷二。
    【组成】怀生地(酒煮,捣膏)120克山萸肉山药牡丹皮白茯苓各60克人参当归身泽泻麦门冬(捣膏)龙骨地骨皮各30克木香砂仁各9克黄柏(盐水炒)知母(童便炒)各15克
    【用法】上药为末,鹿角胶120克,老酒溶化,加蜜120毫升同煎,滴水成珠,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80丸,空腹时温酒送下。
    【功用】激阴降火,益气养血。
    【主治】肾阴不足,虚火内灼,气血两亏,骨无荣养,遂生骨瘤,坚硬如石,形色或紫或不紫,推之不移,坚贴于骨,形体日渐衰瘦,气血不荣,皮肤枯槁,甚者寒热交作,饮食无味,举动艰辛,脚膝无力者。
    【禁忌】服药期间,忌服白萝卜、火酒;禁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