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一文中说哪篇文章是“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
第1题:
中国美学中,最早系统论述通感这一美感机能的学者是()。
第2题:
陈寅恪将王国维等人提倡的新的学术方法概括为三种:()。
第3题:
《乐府指迷》的作者是()?
第4题:
《通感》的作者是()
第5题:
“以公平之直道报之,不因怨而加刻,亦不因怨而有所加厚,是即直”是钱钟书先生的观点。
第6题:
《中国诗与中国画》的作者是()?
第7题:
《论毅力》、《论学问》、《论快乐》的作者依次是()
第8题:
联感
联觉
感知
知觉
第9题:
朱光潜
钱钟书
鲁迅
培根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朱自清
宗白华
钱钟书
朱光潜
第12题:
王国维
蔡元培
鲁迅
钱钟书
第13题:
率先从事白话新诗与文学史的写作的是()
第14题:
钱钟书先生认为,人格化的文艺评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
第15题:
下列研究著作中属于钱钟书创作的是()
第16题:
“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指的是()
第17题:
以下的史学研究方法描述中,最不能体现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是()
第18题:
《咬文嚼字》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第19题: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文的作者是()
第20题:
罗素
爱因斯坦
钱钟书
朱光潜
第21题:
蔡元培
胡适
钱钟书
朱光潜
第22题:
胡适
朱光潜
梁启超
钱钟书
第23题:
取西方之文物与吾国之记录互相补正
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疑文互相释证;
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
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