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李益诗各体皆工,其中最著名的诗体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全书的理论核心是()。

    A.诗体

    B.诗评

    C.诗辩


    参考答案:C

  • 第2题:

    王维擅长的诗体是_

    • A、咏物诗
    • B、咏景诗
    • C、山水田园诗
    • D、叙事诗

    正确答案:C

  • 第3题:

    试析顾况诗和李益诗的风格特点。


    正确答案: (1)顾况的诗主要体裁是古诗和乐府,诗歌内容以反映人民疾苦、针砭时弊为主。在内容和形式上很可能给中唐元、白等人写新乐府予以启发和影响。顾况创作上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极为重视从慷慨吐清音的吴楚民歌中汲取营养,将古体诗与民歌有机结合起来,诗风通俗明快真率自然。如《苔藓山歌》:“野人夜梦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桂闲。野人觉后长叹息,帖藓黏苔作山色。……一如白云飞出壁,二如飞雨岩前滴,三如腾虎欲咆哮,四如懒龙遭霹雳。……”妙趣横生,音调流畅自然,比喻新颖奇兀。他的一些五七言绝句受民歌的影响也很明显,如《山中》:“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葛洪丹井西。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顾况的诗具有想像大胆奇特,情感真挚,形象真实生动,通俗坦易而又化俗为奇的艺术风貌。如《归山作》:“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不仅奇思异想,且充满狂放之气,如《悲歌》其二:“我欲升天天隔霄,我欲渡水水无桥。我欲上山山路险,我欲汲井井泉遥。……”想像过人,章法结构也纵横有致。
    (2)李益的诗较突出地表现了大历诗风格上的两重性,既有盛唐余韵,也有中唐先声。诗中感伤情调,实具大历的时代特点:“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李益边塞诗的内容较丰富。因为他有十多年的军旅生活体验。边塞诗写得又多又好。他继承盛唐边塞诗的风格,诗中不乏豪情壮志。他在《塞下曲》中说:“优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这种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确为盛唐之音。然而李益的时代,因不满战乱而产生的厌弃远戍的哀怨伤感情绪急剧增加,反映在边塞中,又有一种低沉悲怆的情调。其《盐州过胡儿饮马泉》诗云:“……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李益诗各体皆工,尤以七绝为第一。他的边塞诗也以七绝最为著名,如《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明看。”又如《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写景抒情,注重于瞬间感受中捕捉诗意,偏于较精细深婉的心态描写,且经常通过画外声来渲染悲怆情绪,韵味尤为深远。

  • 第4题:

    下列诗体哪种是格律诗()

    • A、楚辞体
    • B、乐府诗
    • C、歌行体
    • D、绝句

    正确答案:D

  • 第5题:

    《文选》所收录的“苏李诗”是()。

    • A、四言诗
    • B、五言诗
    • C、杂言诗
    • D、楚辞体诗

    正确答案:B

  • 第6题:

    温庭筠精通音律,工诗,与()齐名,时称“温李”。

    • A、李白
    • B、李贺
    • C、李商隐
    • D、李煜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宫体诗即梁代()作太子时以他的宫廷为中心而创作的诗体和兴起的诗派。


    正确答案:萧纲

  • 第8题:

    单选题
    杨万里诗活泼生动,风趣诙谐,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诗体,这种诗体被称为()
    A

    东坡体

    B

    简斋体

    C

    后山体

    D

    诚斋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李益诗各体皆工,其中最著名的诗体是()
    A

    五律

    B

    七律

    C

    五绝

    D

    七绝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李益写得最多最好的诗是()。
    A

    边塞诗

    B

    山水诗

    C

    田园诗

    D

    唱和诗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南朝诗人鲍照最著名的诗作属于()。
    A

    山水诗

    B

    宫体诗

    C

    乐府诗

    D

    田园诗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宫体诗即梁代()作太子时以他的宫廷为中心而创作的诗体和兴起的诗派。

    正确答案: 萧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有“诗鬼”之称的诗人是( )

    A. 李清照

    B. 李煜

    C. 李贺

    D. 李益


    参考答案:C

  • 第14题:

    比较李益七绝边塞诗与王昌龄同类诗歌的异同。


    正确答案:李益的边塞诗主要书写战士们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这些诗已经没有盛唐边塞诗那种乐观豪放的情调,与王描写“边愁”的诗歌相比,王诗雄浑悲壮,李诗凄凉感伤;李七绝边塞诗艺术上成就很高,形象的完整丰富,韵味的含蓄深长,音律的和谐婉转,语言的精练自然,都接近于王;李诗善于以音乐去揭示和深化人物的情感,使视、听、感三者起了极其优异的协同作用,增强了诗歌抒情的含蕴力和表现力。
    这一点进一步发展了王七绝边塞诗中音乐与抒情相结合的特色,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个性;李诗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又体现出“慷慨意气、武毅犷厉”的特色,“所作从军诗,悲壮宛转,乐人谱入声歌,至今诵之,令人凄断”,点明了李边塞诗的基本风格,而王边塞诗则深宛蕴藉。

  • 第15题:

    李益写得最多最好的诗是()。

    • A、边塞诗
    • B、山水诗
    • C、田园诗
    • D、唱和诗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南朝诗人徐陵最擅长的诗体是().

    • A、宫体诗
    • B、山水诗
    • C、田园诗
    • D、乐府诗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杨万里诗活泼生动,风趣诙谐,形成一种风格独特的诗体,这种诗体被称为()

    • A、东坡体
    • B、简斋体
    • C、后山体
    • D、诚斋体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在唐代边塞诗中,具有气质沉雄,颇多感慨风格的是()

    • A、李益的边塞诗
    • B、岑参的边塞诗
    • C、高适的边塞诗
    • D、陶翰的边塞诗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南朝诗人谢灵运最著名的诗作属于()

    • A、田园诗
    • B、山水诗
    • C、乐府诗
    • D、宫体诗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问答题
    试析顾况诗和李益诗的风格特点。

    正确答案: (1)顾况的诗主要体裁是古诗和乐府,诗歌内容以反映人民疾苦、针砭时弊为主。在内容和形式上很可能给中唐元、白等人写新乐府予以启发和影响。顾况创作上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极为重视从慷慨吐清音的吴楚民歌中汲取营养,将古体诗与民歌有机结合起来,诗风通俗明快真率自然。如《苔藓山歌》:“野人夜梦江南山,江南山深松桂闲。野人觉后长叹息,帖藓黏苔作山色。……一如白云飞出壁,二如飞雨岩前滴,三如腾虎欲咆哮,四如懒龙遭霹雳。……”妙趣横生,音调流畅自然,比喻新颖奇兀。他的一些五七言绝句受民歌的影响也很明显,如《山中》:“野人爱向山中宿,况在葛洪丹井西。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顾况的诗具有想像大胆奇特,情感真挚,形象真实生动,通俗坦易而又化俗为奇的艺术风貌。如《归山作》:“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古道无人独还。”不仅奇思异想,且充满狂放之气,如《悲歌》其二:“我欲升天天隔霄,我欲渡水水无桥。我欲上山山路险,我欲汲井井泉遥。……”想像过人,章法结构也纵横有致。
    (2)李益的诗较突出地表现了大历诗风格上的两重性,既有盛唐余韵,也有中唐先声。诗中感伤情调,实具大历的时代特点:“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李益边塞诗的内容较丰富。因为他有十多年的军旅生活体验。边塞诗写得又多又好。他继承盛唐边塞诗的风格,诗中不乏豪情壮志。他在《塞下曲》中说:“优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这种英雄主义的豪迈气概,确为盛唐之音。然而李益的时代,因不满战乱而产生的厌弃远戍的哀怨伤感情绪急剧增加,反映在边塞中,又有一种低沉悲怆的情调。其《盐州过胡儿饮马泉》诗云:“……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李益诗各体皆工,尤以七绝为第一。他的边塞诗也以七绝最为著名,如《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明看。”又如《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写景抒情,注重于瞬间感受中捕捉诗意,偏于较精细深婉的心态描写,且经常通过画外声来渲染悲怆情绪,韵味尤为深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南朝诗人徐陵最擅长的诗体是().
    A

    宫体诗

    B

    山水诗

    C

    田园诗

    D

    乐府诗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是全书的理论核心。

    正确答案: 诗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唐代有一种诗体叫“长吉体”,“长吉体”诗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怪诞、华美的语汇,创造出异想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开创“长吉体”诗歌的是()。
    A

    李商隐

    B

    李贺

    C

    李白

    D

    李清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