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的恶是: ①自身为恶,能够避免更大的恶; ②自身为恶,结果为恶; ③自身为善,结果为恶; ④自身为恶,能够带来更大的善()
第1题: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第2题:
自身为恶,结果为恶是必要恶。
第3题:
行政组织自身管理中纪律约束方法的理论假设是()
第4题:
美德是一种必要的恶。
第5题:
道德的本性是?()
第6题:
“必要恶”概念。
第7题:
靡非斯特的形象的主要作用是()。
第8题:
作为恶的代表来反衬善
说明美与恶、行与惰不是矛盾的统一体
说明社会的恶势力必将走向灭亡
表现坚定不屈的形象
第9题:
王阳明
顾炎武
王夫之
朱熹
第10题:
本质是善
本质为恶
非善非恶
本善习远
第11题:
想要化敌为友,就要不夸己能且不扬人恶
不想化敌为友,就可以既夸己能又扬人恶
没能化敌为友,则没能不夸己能或不扬人恶
能够化敌为友,则能够不夸己能或不扬人恶
第12题:
第13题:
法家认为人性本恶,也没有必要变恶为善,反而可以利用人性之恶来治理国家。
第14题:
政治不是必要恶。
第15题: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有必要并有能力变恶为善。
第16题:
不属于人陷入恶德的原因有()
第17题: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这一观念的提出者是()。
第18题:
大批量生产方式的库存管理强调“库存是必要的恶物”,精益生产方式的库存管理强调“库存是万恶之源”
第19题:
“恶”的意义:纣以为恶,醢鬼侯()
第20题:
性善论
性恶论
性亦善亦恶论
性无论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表热证
表寒证
表里同病
里邪达表
表邪入里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