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人际关系的“中度”,孔子和孟子提出的“中庸”所体现的内容属于()
第1题:
提出了“中庸”的实践理性辩证原则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第2题:
提出“中庸”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原则的人是()
A周公
B孟子
C孔子
D朱熹
第3题: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第4题:
“性恶论”和“性善论”分别是由()提出的。
第5题:
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思想家是()。
第6题:
关于公平和正义,中国古代()说:“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大小莫不载。”
第7题:
提出了“神形相即”和“神用形质”的认识,是谁提出的()。
第8题:
和气、谦恭、公平
礼貌、公平、公正
无私、公平、公正
谦恭、公平、公正
第9题:
范仲淹
孔子
孟子
范缜
第10题:
孔子
孟子
荀子
墨子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公平
公正
正义
无私
第13题:
第14题:
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被称为教师的()
第15题:
平均正义和分配正义分类是谁提出来的()。
第16题:
“中庸”是儒家管理思想的精髓,最早提出“中庸”概念的是()
第17题:
()把对天道的认识应用到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提出了“处柔守慈”的处事原则。
第18题:
核赔人员应以()的态度对待保户,对保户提出的索赔问题做出迅速回复。
第19题:
公正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公平与正义的伦理原则。
第20题:
公平
公正
正义
无私
第21题:
孔子
老子
孟子
庄子
第22题:
周公
孟子
孔子
朱熹
第23题:
《论语》
《大学》
《中庸》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