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干燥后的残余水分
更多“陶瓷烧成中低温预热阶段主要排除()。”相关问题
  • 第1题:

    陶瓷烧成中氧化分解阶段主要的晶型转变有()、α-石英变为α鳞石英和无定形Al2O3变为γ-Al2O3


    正确答案:β-石英变为α-石英

  • 第2题:

    在硅酸盐水泥熟料干法煅烧过程中,耗热最大的阶段是()。

    • A、预热阶段
    • B、分解阶段
    • C、烧成阶段

    正确答案:B

  • 第3题:

    烧成的低温阶段主要是坯体的加热和坯体残余水分的排除。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陶瓷制品在烧成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缺陷有哪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排除?


    正确答案: 一、变形:制品在烧后出现扭曲、歪斜、翘角等不规则形态称变形。产生原因:原料方面;成型方面;烧成方面
    二、起泡:氧化泡;还原泡;过烧泡;水边泡
    三、棕眼和桔釉
    产生原因:釉面熔化后仍有大量气体排出;生釉面有微裂,高温时不能弥合;釉料始熔熔温度过低,部分熔釉被多孔坯体吸收;釉料熔化不透
    四、色黄、火刺、黑斑、烟熏
    五、釉裂与剥釉
    六、釉缕与缺釉
    七、开裂

  • 第5题:

    陶瓷烧成中氧化分解阶段主要反应有碳素的氧化、碳酸盐的分解、结晶水的排出和()。


    正确答案:晶型转变阶段

  • 第6题:

    填空题
    陶瓷烧成中低温预热阶段主要排除()。

    正确答案: 干燥后的残余水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陶瓷制品在烧成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缺陷有哪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排除?

    正确答案: 一、变形:制品在烧后出现扭曲、歪斜、翘角等不规则形态称变形。产生原因:原料方面;成型方面;烧成方面
    二、起泡:氧化泡;还原泡;过烧泡;水边泡
    三、棕眼和桔釉
    产生原因:釉面熔化后仍有大量气体排出;生釉面有微裂,高温时不能弥合;釉料始熔熔温度过低,部分熔釉被多孔坯体吸收;釉料熔化不透
    四、色黄、火刺、黑斑、烟熏
    五、釉裂与剥釉
    六、釉缕与缺釉
    七、开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陶瓷烧成中高温玻化成瓷阶段熔融长石与低共熔物构成陶瓷中的()

    正确答案: 玻璃相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普通陶瓷烧成的几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物理化学变化。

    正确答案: 一)低温预热阶段(300℃左右)坯体的变化:
    (1)质量减轻;
    (2)气孔率增加;
    (3)体积收缩。
    二)氧化分解阶段(300~950℃)
    1、结晶水的排出
    2、碳素和有机物的氧化
    3、硫化铁的氧化
    4、碳酸盐、硫酸盐的分解
    5、晶型转化和少量液相的形成
    三)高温玻化成瓷阶段(950℃~最高烧成温度)(强还原剂)
    1、1050℃以前,继续氧化分解反应并排除结构水。
    2、硫酸盐分解、高价铁还原、粘土分解反应生成一次莫来石
    3、液相生成、固相溶解
    4、釉料熔融
    四)高火保温期(0.5-2h)(弱还原剂)
    液相量增加; 晶体继续生长; 进一步坯体瓷化,釉层玻化; 各种反应进行更完善。
    五)冷却阶段
    物理化学变化
    L.液相析晶;
    2、玻璃相物质凝固;
    3、游离石英晶型转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陶瓷生产中,一般油烧隧道窑还原焰烧成时,预热带()压,烧成带正压,冷却带正压。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陶瓷生产中,一般油烧隧道窑氧化焰烧成时,预热带负压,烧成带()压,冷却带正压。

    正确答案: 微负到微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烧成的低温阶段主要是坯体的加热和坯体残余水分的排除。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陶瓷烧成中高温玻化成瓷阶段熔融长石与低共熔物构成陶瓷中的()。


    正确答案:玻璃相

  • 第14题:

    在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中,其中关键的阶段是()。

    • A、预热与分解
    • B、预热与烧成
    • C、分解与烧成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陶瓷烧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正确答案:预热阶段,氧化分解阶段,高温阶段,高火保温阶段,冷却阶段

  • 第16题:

    下列哪项不是预热器的主要功能()

    • A、预热
    • B、分解
    • C、烧成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陶瓷烧成中低温预热阶段主要排除坯体中的结晶水。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判断题
    陶瓷烧成中低温预热阶段主要排除坯体中的结晶水。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吸附水

  • 第19题:

    单选题
    在水泥熟料煅烧过程中,其中关键的阶段是()。
    A

    预热与分解

    B

    预热与烧成

    C

    分解与烧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陶瓷烧成中氧化分解阶段主要反应有碳素的氧化、碳酸盐的分解、结晶水的排出和()。

    正确答案: 晶型转变阶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陶瓷烧成过程中的几个阶段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低温阶段(室温~300℃)胚体水分蒸发期
    作用:主要是排除在干燥过程中没有除掉的残余水分。
    注意:安全升温。
    2)中温阶段(300~950℃)氧化分解及晶型转化期
    作用:脱水、分解、化合、晶型转变、氧化。
    注意:适当控制升温速度,并保证窑内氧化气氛,加强通风。
    3)高温阶段(950℃~最高烧成温度)玻化成瓷期
    作用:此阶段大量液相生成,填充于空隙,颗粒重排,间距缩小,坯体致密,并促进莫来石的生成和发育,降低烧成温度,促进烧结。
    注意:应注意控制升温速度,其次注意控制还原气氛的浓度,最后应注意减小窑内温差。
    4)冷却阶段(烧成温度~室温) 冷却阶段可细分急冷(烧成-850℃)、缓冷(850℃- 400℃)和快冷(400℃-室温)三个阶段。
    作用:前期急冷:
    1. 缩短烧成周期。
    2. 抑制莫来石长大。
    3. 防止釉层过渡析晶和晶粒过大。
    4. 防止低价铁的再度氧化。
    中期缓冷:液相凝固、石英晶型转化,产生应力。
    后期快冷:但是方石英含量高的陶瓷制品仍应缓冷
    注意:控制冷却速度,控制氧化分解反应在胚釉烧结之前进行充分,因此在950℃以上应缓慢升温,减小温差,加强通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陶瓷烧成中高温玻化成瓷阶段,高岭土在高温作用下()。

    正确答案: 脱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陶瓷烧成过程中的几个阶段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低温阶段(室温~300℃)胚体水分蒸发期
    作用:主要是排除在干燥过程中没有除掉的残余水分。
    注意:安全升温。
    2)中温阶段(300~950℃)氧化分解及晶型转化期
    作用:脱水、分解、化合、晶型转变、氧化。
    注意:适当控制升温速度,并保证窑内氧化气氛,加强通风。
    3)高温阶段(950℃~最高烧成温度)玻化成瓷期
    作用:此阶段大量液相生成,填充于空隙,颗粒重排,间距缩小,坯体致密,并促进莫来石的生成和发育,降低烧成温度,促进烧结。
    注意:应注意控制升温速度,其次注意控制还原气氛的浓度,最后应注意减小窑内温差。
    4)冷却阶段(烧成温度~室温) 冷却阶段可细分急冷(烧成-850℃)、缓冷(850℃- 400℃)和快冷(400℃-室温)三个阶段。
    作用:前期急冷:
    1. 缩短烧成周期
    2. 抑制莫来石长大
    3. 防止釉层过渡析晶和晶粒过大
    4. 防止低价铁的再度氧化
    中期缓冷:液相凝固、石英晶型转化,产生应力。
    后期快冷:但是方石英含量高的陶瓷制品仍应缓冷 
    注意:控制冷却速度,控制氧化分解反应在胚釉烧结之前进行充分,因此在950℃以上应缓慢升温,减小温差,加强通风。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