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学问是一个很高的性命之学
第1题: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下列选项中理解错误的是()。
第2题:
传统哲学历经汉代天人之学、魏晋玄学、隋唐中国化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等主要阶段,其中朱熹的天人感应之学和董仲舒的理气性命之学是两个高峰。
第3题:
下列关于义理之学描述正确的是()。
第4题:
为什么说孔子身上具有优秀的传统美德?()
第5题:
孔子认为“古之学者为人,今之学者为己”。
第6题:
道德性命之学想联系的哲学概念创立于宋明时期。
第7题:
对
错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子夏
孔子
子贡
子路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孔子的“知人之学”指的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第14题:
有人引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之语攻击孔子之学为利禄之学,“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所说的。
第15题:
中国传统的主流学问,是()
第16题: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这句话的意思是指()
第17题:
古之学者为己”,“为己”指的是学问向内求,为的是自我人格的提升。
第18题:
在“后闻许文懿公得朱子四传之学,讲道八华山,复往拜焉。益闻道德性命之说”中,末句应今译为()
第19题:
因为孔子是圣人
孔子在当时有很高的名望
孔子是一个谦恭好学的人
孔子有优秀的仪态和举止
第20题:
更加知道了道德性命的学说
逐渐懂得了道德性命的学说
增加了道德性命学说的理论
有益于理解道德性命的学说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司马承祯所主实为性、命并重的修养方法,后世称为性命双修
以“打坐”为修道的主要途径
司马承祯回归到道教借以立论的元气论和神仙论,重视作为炼形工夫的养气说和内丹术
司马承祯抛弃了成玄英等人倡设的“重玄”和凝神收心之学
通过性命双修的方法,可以达到庄子所言的“坐忘”之境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