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翻译成现代文。
第1题:
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字并说明意义莫春者,春服既成。
第2题:
《论语·侍坐篇》中,“莫春者”一句的意思是:()
第3题:
从春至夏衄者(),从秋至冬衄者()。
第4题:
莫春者,春服既成。“服”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5题: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句话中“舞雩”的意思是:()
第6题:
《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六者,持脉之大法"之"六者"不包括()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春官
夏官
秋官
第10题:
第11题:
“莫”是“暮”的古字
“既”是副词,既然
“冠”是个名词
“风”属于名词的使动用法
第12题:
螾(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彼候人兮,何(荷)戈与祋(《诗·曹风·候人》)
故不积蹞(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莫(暮)春者,春服既成(《论语·先进》)
第13题:
莫春者,春服既成。“莫”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14题:
翻译: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第15题:
句读题:齐丞相舍人奴从朝入宫臣意见之食闺门外望其色有病气臣意即告宦者平平好为脉学臣意所臣意即示之舍人奴病告之曰此伤脾气也当至春鬲塞不通不能食饮法至夏泄血死宦者平即往告相曰君之舍人奴有病病重死期有日相君曰卿何以知之曰君朝时入宫君之舍人奴尽食闺门外平与仓公立即示平曰病如是者死相即召舍人而谓之曰公奴有病不舍人曰奴无病身无痛者至春果病至四月泄血死所以知奴病者脾气周乘五藏伤部而交故伤脾之色也望之杀然黄察之如死青之兹众医不知以为大虫不之伤脾所以至春死病者胃气黄黄者土气也土不胜木故至春死
第16题:
《论语》善于在记言记事中表现人物个性,刻画人物形象。对以下文段中人物性格的理解恰当的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勿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如何?”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
第17题: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第18题: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中的“冠者”、“童子”分别指的是()。
第19题:
第20题:
春
夏
长夏
秋
冬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