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第1题:
翻译: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
第2题:
翻译: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第3题: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出自()
第4题:
翻译:子曰:“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第5题:
翻译: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化解编码的失误
把握符号外信息
克服解码的障碍
补救解码的误读
第9题:
《庄子》
《周易·系辞》
《荀子》
《老子》
第10题:
《周易·系辞》
《论语》
《孟子》
《老子》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翻译: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第14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早在《周易·系辞》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言说,这里包含着文本层面的()、()、()三个层面的因子。
第15题: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段话来自于()
第16题:
翻译: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第17题:
中国古代文论中,早在()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的命题。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