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讲,为了保证结晶质量,在碳化塔的操作中要求冷却速度要慢,一般进水温度要大于()。
第1题:
为了保证结晶质量,理论上讲,一般碳化塔的高度应为()m。
第2题:
理论上讲进入碳化塔的下段气CO2的浓度是()。
第3题:
在实际生产操作中,制碱塔内的临界点后,碳化过程被()控制。
第4题:
碳化塔在操作过程中要维持一定净塔压的目的和方法?
第5题:
碳化塔设计时,为了保持气液接触良好,并维持良好的制碱周期,在增大碳化塔直径的同时,应考虑的因素不包括()。
第6题:
碳化塔进气量与()要匹配,否则,如果出碱过快而进气量不足时,反应区下移,导致结晶细小,产量下降。反之,则反应区
第7题:
碳化塔的操作中,要求碳化液在初冷点()。
第8题:
在结晶操作时,温度变化(冷却、蒸发速度)应与结晶()相适应,维持一定的溶液过饱和度。
第9题:
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碳化塔的腐蚀速度越()。
第10题:
就目前碳化塔的结构而言,吸收段的塔圈与结晶段的塔圈相比要()。
第11题:
为了保证氨盐水碳酸化的结晶质量,碳化塔水箱一般是()。
第12题:
结晶操作时,冷却速度对结晶过程有较大的影响,当缓慢冷却时结晶()而晶体()。
第13题:
理论上讲,碳化塔的()吸收速度最快。
第14题:
碳化塔是以()为中心设计的。
第15题:
在化工生产中,为了精制固体物质,使溶液中的溶质呈晶体状态而析出的操作称为()
第16题:
在间歇结晶操作中,()操作方法能够产生预定粒度的、合乎质量要求的晶体
第17题:
对于碳化塔结构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8题:
在清洗塔吸收效果好的前提下,理论上讲,制碱塔的进气量小会()。
第19题:
在对碳化塔的操作中,为了保证碳化液在介稳区内,要求()。
第20题:
在碳化塔操作过程中,若冷却水进水温度与初冷点温度相差太大,会导致()。
第21题:
为了保证制碱末期气体和液体基本上能顺利通过,碳化塔冷却水管之间和水管菌帽、塔板之间的净距离,要适应于()。
第22题:
理论上将,若要得到好的结晶质量,那么在碳化塔的操作中应严控指标,使出碱液结晶的平均粒度在()μm以上。
第23题:
熟料冷却速度慢,()结晶粗大数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