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碳化塔出碱液内结晶的数量和质量,一般要求塔内初冷点的出水温度要小于()。
第1题:
若在做出碱液分析时,转化率结果偏低,碳化工序应()。
第2题:
若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短时间突然停水,则碳化工序应()、缓慢放量。
第3题:
理论上讲,碳化塔内初冷点的温度为()。
第4题:
在生产中,碳化塔堵塔主要表现为()。
第5题:
对于碳化塔结构要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6题:
碳化塔进气量与()要匹配,否则,如果出碱过快而进气量不足时,反应区下移,导致结晶细小,产量下降。反之,则反应区
第7题:
在对碳化塔的操作中,为了保证碳化液在介稳区内,要求()。
第8题:
下列关于碳化塔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9题:
为了保证制碱末期气体和液体基本上能顺利通过,碳化塔冷却水管之间和水管菌帽、塔板之间的净距离,要适应于()。
第10题:
若在生产实际操作中,碳化塔内塔圈液封控制过低则会()。
第11题:
为了保证氨盐水碳酸化的结晶质量,碳化塔水箱一般是()。
第12题:
15~20℃、20~50%
20~25℃、60~85%
15~20℃、50~75%
10~15℃、50~75%
第13题:
实际生产操作中,为了保证结晶质量,要求()。
第14题:
为了保证结晶质量,理论上讲,一般碳化塔的高度应为()m。
第15题:
清洗塔内的气体除了参加预碳化反应外,还可以借助气体加强对()的搅动,从而提高碳化塔的清洗效果。
第16题:
控制塔底温度是为了保证塔底物料的(),和保持塔内足够的()。
第17题:
笠帽碳化塔内菌帽边缘的锯齿作用是()。
第18题:
碳化塔的操作中,要求碳化液在初冷点()。
第19题:
管道、设备涂漆时环境温度和湿度要适当,一般要求温度和湿度在()范围内为宜。
第20题:
在碳化塔操作过程中,若冷却水进水温度与初冷点温度相差太大,会导致()。
第21题:
正常情况下,碳化塔内碳化液的初冷点的位置在()。
第22题:
为了控制碳化塔内溶液较低过饱和度,则应在操作中尽量控制()。
第23题:
为了保证热水锅炉不汽化,必须保证出水温度比饱和温度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