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制作麦粒种的方法步骤。”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面不属于栽培种培养基制作流程的步骤为()

    • A、拌料
    • B、装袋
    • C、灭菌
    • D、选种

    正确答案:D

  • 第2题:

    玉米粒、麦粒菌种制作的培养后期,易出现()污染。


    正确答案:曲霉

  • 第3题:

    简述《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中人工插捣制作试件的步骤。


    正确答案: ①成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并符合尺寸的有关规定;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②取样或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应至少用铁锨再来回拌合三次。
    ③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④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
    ⑤每层插捣次数按在10000mm2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
    ⑥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
    ⑦取样或试验室拌制的混凝土应在拌制后尽短的时间内成型,一般不宜超过15min。
    ⑧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 第4题:

    ADAMS生成柔性体的方法有哪两种(具体介绍两种方法的步骤)?


    正确答案: A.DAMS生成柔性体的方法:
    1、在adams软件中直接创建柔性体,选择Build/FlexibleBodies/....
    2、应用三维绘图软件绘制实体模型,然后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打开实体模型文件进行划分网格,保存后生成mnf文件,最后将mnf文件导入ADAMS中。

  • 第5题:

    试述常规全口义齿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正确答案: (1)制取印模:全口义齿制取印模的方法很多,一般采取下列两种方法:一次印模法和两次取模法。
    ①一次印模法。选择合适的成品托盘,应用适当的印模材料在口内一次取得印模。取上颌印模时病人头部不宜过仰,医生站在病人的右后方,轻轻拉开病人的左侧口角,右手用旋转方式将托盘迅速放人口内,使托盘柄对准面部中线,用左手牵引上唇向上,右手轻压托盘,向上后方向徐徐上压;并完成印模边缘区的肌功能修整,成为功能性印模;然后要保持印模的稳定,待印模材料完全结固后,从口内取出印模。取下颌印模时,医生站在病人右前方,以同法将盛好印模材料的托盘放人病人口内,待印模材料结固后,从口内取出印模。下颌印模的磨牙后区,必须包括磨牙后垫。二次印模法常选用海藻酸盐类弹性印模胶、印模石膏、印模膏、硅橡胶弹性印模材料等。
    ②二次印模法又名双重印模法,是在病人口内经过两次制取方完成印模的方法。方法为选择合适的成品托盘先取初印模,灌出粗略的石膏模型,在模型上制作个别托盘,以少量流动性好的印模材料衬印,以制作最后的工作印模,称终印模。此法步骤复杂,但易掌握,取得印模准确,临床使用很普遍。操作时注意第二次印模制取时重点是做好肌功能修整。
    (2)灌制模型:将印模冲洗于净后,再将调拌好的石膏或人造石灌注模型,要求模型表面清晰准确、无气泡,边缘完整,有适当的厚度和宽度,模型底与牙槽嵴基本平行。
    在灌注模型前应先检查印模是否完整光滑、边缘圆钝、无脱模、无气泡、印模材料较均匀而不太薄致透露托盘。
    (3)颌位记录
    方法和步骤:制作基托,要求基托必须与模型完全贴合,边缘伸展和厚度适度。在制作好的基托上用蜡条制备堤。用平面导板检查。要求前牙区平面应放在上唇下约2mm,并与瞳孔连线平行;后牙区平面与耳屏鼻翼连线平行。下颌堤形成与上颌相同。确定并校对颌位关系,在确定咬合位垂直距离的基础上,确定丘中位反复核实。上下堤咬合广泛接触,然后划出中线、唇高线、唇低线、口角线。用热蜡刀将上下堤的蜡熔合在一起,待蜡冷却后,将上下堤整体自口内取出,把上下颌模型放大基托中使之密合后,即可准备上架。
    (4)上架:将上下颌模型转移固定到架上,以便排牙。上架前,应检查架各个部位的位置,并将其调整好固定好,以免误差影响顿位关系。转移颌位关系,确定髁导斜度,确定切道斜度。总之,用架固定并保持上下颌骨间的位置关系,在固定的模型上排列人造牙,可调节牙列咬合关系,使全口义齿获得较大的咀嚼能,能够较好的稳定和固定。
    (5)排牙:人工牙的排列,也是决定全口义齿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合适的人工牙,按病人的口腔特点,按一定的排牙原则,恢复咀嚼功能,改善面容,改进发音。人工牙分塑料牙和瓷牙两种。人工牙的选择主要从大小、形态、颜色等方面选择。按美观、功能和组织保健这三个方面排牙。
    (6)试戴全口蜡型将排好牙的全口义齿蜡型戴人病人口内,检查正中关系是否有误。检查垂直距离有无过高过低的现象。平衡接触的检查时,在正中关系正确后,再检查前伸和侧向运动的平衡接触。最后检查牙齿的位置、前牙中线是否和面部中线一致,唇舌向及近远中倾斜度,超覆关系是否与面部外形协调,发现问题可在架上修改。
    (7)完成全口义齿
    ①基托的范围:不妨碍周围组织正常的活动情况下,基托边缘尽可能伸展。基托后缘上颌包过上颌结节,从两侧翼颌切迹至后颤动线,以腭小凹为参考标志,下颌盖到磨牙后垫;唇、颊侧伸展至粘膜反折处;舌侧止于口底,让开唇、颊舌系带。
    ②基托的厚度:基托一般厚约1.5~2mm;边缘厚约2.5~3mm,光滑圆钝。
    ③磨光面外形:牙颈曲线要求,将人工牙的颈部埋于基托内,牙冠部暴露并雕刻出整齐对称的牙颈曲线和牙龈外形。根部外形是使相当于牙根的部位微微隆起,似牙根埋藏其间。在固位型方面以适应唇、颊、舌的功能活动,利于义齿的固位。在制作全口义齿基托时,若能再现腭皱襞的形态,就更加符合生理要求,利于发音,增加强度。
    ④义齿蜡型:全口义齿排牙完成后,用蜡固定各牙的位置,然后完成蜡型。
    ⑤完成塑料基托:基托蜡型完成后,装盒,填塞塑料,聚合处理和研磨,将蜡型更换成塑料。全口义齿装盒采取分装法,将模型包埋固定于下半盒内,将基托和人工牙全部暴露出来,上半盒注入石膏时要徐徐注人,防止在牙间隙藏有气泡。注满石膏后加盖。烫盒、冲蜡、填塞塑胶、聚合处理和出盒磨光等步骤与部分义齿完成相同。堤。用平面导板检查。要求前牙区平面应放在上唇下约2mm,并与瞳孔连线平行;后牙区平面与耳屏鼻翼连线平行。下颌堤形成与上颌相同。确定并校对颌位关系,在确定咬合位垂直距离的基础上,确定丘中位反复核实。上下堤咬合广泛接触,然后划出中线、唇高线、唇低线、口角线。用热蜡刀将上下堤的蜡熔合在一起,待蜡冷却后,将上下堤整体自口内取出,把上下颌模型放大基托中使之密合后,即可准备上架。

  • 第6题:

    制作麦粒原种时应该将麦粒()

    • A、煮得很烂
    • B、煮至无白心但不裂开
    • C、煮开即可
    • D、不用煮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决定小麦品种的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和含蛋白质量的高低。

    • A、麦粒的含水量
    • B、麦粒的软硬度
    • C、麦粒含淀粉量
    • D、麦粒的产粉率

    正确答案:B

  • 第8题:

    母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子实体组织分离(包括:菌核组织分离、菌索组织分离)
    (2)孢子分离法
    (3)基内菌丝分离

  • 第9题:

    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吊线扎缚在S固定件上的制作方法包括哪些步骤?


    正确答案: 1.将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的吊线与光缆剥离;
    2.将蝶形引入光缆吊线在S型固定件上进行S型缠绕,并在S型固定件尾端的H槽内缠绕1圈;
    3.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在电杆上固定完成后,采用纵包管将开剥部分光缆进行保护;
    4.开剥点处用绝缘胶带缠绕3-6圈,避免自承式蝶形引入光缆吊线与蝶形引入光缆脱离。

  • 第10题:

    常用问题解答(FAQ)的概念及其制作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常见问题解答(FAQ),是参考咨询人员收集并汇总读者咨询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并分类编排,汇集成数据库,提供网络查询的服务形式。
    FAQ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下:
    (1)创建常见问题解答数据库;
    (2)读者问题提问网页及问题提交处理程序;
    (3)读者提问查询网页及问题解答处理程序;
    (4)常见问题分类导航和查看问题解答。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常规全口义齿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正确答案: (1)制取印模:全口义齿制取印模的方法很多,一般采取下列两种方法:一次印模法和两次取模法。
    ①一次印模法。选择合适的成品托盘,应用适当的印模材料在口内一次取得印模。取上颌印模时病人头部不宜过仰,医生站在病人的右后方,轻轻拉开病人的左侧口角,右手用旋转方式将托盘迅速放人口内,使托盘柄对准面部中线,用左手牵引上唇向上,右手轻压托盘,向上后方向徐徐上压;并完成印模边缘区的肌功能修整,成为功能性印模;然后要保持印模的稳定,待印模材料完全结固后,从口内取出印模。取下颌印模时,医生站在病人右前方,以同法将盛好印模材料的托盘放人病人口内,待印模材料结固后,从口内取出印模。下颌印模的磨牙后区,必须包括磨牙后垫。二次印模法常选用海藻酸盐类弹性印模胶、印模石膏、印模膏、硅橡胶弹性印模材料等。
    ②二次印模法又名双重印模法,是在病人口内经过两次制取方完成印模的方法。方法为选择合适的成品托盘先取初印模,灌出粗略的石膏模型,在模型上制作个别托盘,以少量流动性好的印模材料衬印,以制作最后的工作印模,称终印模。此法步骤复杂,但易掌握,取得印模准确,临床使用很普遍。操作时注意第二次印模制取时重点是做好肌功能修整。
    (2)灌制模型:将印模冲洗于净后,再将调拌好的石膏或人造石灌注模型,要求模型表面清晰准确、无气泡,边缘完整,有适当的厚度和宽度,模型底与牙槽嵴基本平行。
    在灌注模型前应先检查印模是否完整光滑、边缘圆钝、无脱模、无气泡、印模材料较均匀而不太薄致透露托盘。
    (3)颌位记录
    方法和步骤:制作基托,要求基托必须与模型完全贴合,边缘伸展和厚度适度。在制作好的基托上用蜡条制备堤。用平面导板检查。要求前牙区平面应放在上唇下约2mm,并与瞳孔连线平行;后牙区平面与耳屏鼻翼连线平行。下颌堤形成与上颌相同。确定并校对颌位关系,在确定咬合位垂直距离的基础上,确定丘中位反复核实。上下堤咬合广泛接触,然后划出中线、唇高线、唇低线、口角线。用热蜡刀将上下堤的蜡熔合在一起,待蜡冷却后,将上下堤整体自口内取出,把上下颌模型放大基托中使之密合后,即可准备上架。
    (4)上架:将上下颌模型转移固定到架上,以便排牙。上架前,应检查架各个部位的位置,并将其调整好固定好,以免误差影响顿位关系。转移颌位关系,确定髁导斜度,确定切道斜度。总之,用架固定并保持上下颌骨间的位置关系,在固定的模型上排列人造牙,可调节牙列咬合关系,使全口义齿获得较大的咀嚼能,能够较好的稳定和固定。
    (5)排牙:人工牙的排列,也是决定全口义齿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合适的人工牙,按病人的口腔特点,按一定的排牙原则,恢复咀嚼功能,改善面容,改进发音。人工牙分塑料牙和瓷牙两种。人工牙的选择主要从大小、形态、颜色等方面选择。按美观、功能和组织保健这三个方面排牙。
    (6)试戴全口蜡型将排好牙的全口义齿蜡型戴人病人口内,检查正中关系是否有误。检查垂直距离有无过高过低的现象。平衡接触的检查时,在正中关系正确后,再检查前伸和侧向运动的平衡接触。最后检查牙齿的位置、前牙中线是否和面部中线一致,唇舌向及近远中倾斜度,超覆关系是否与面部外形协调,发现问题可在架上修改。
    (7)完成全口义齿
    ①基托的范围:不妨碍周围组织正常的活动情况下,基托边缘尽可能伸展。基托后缘上颌包过上颌结节,从两侧翼颌切迹至后颤动线,以腭小凹为参考标志,下颌盖到磨牙后垫;唇、颊侧伸展至粘膜反折处;舌侧止于口底,让开唇、颊舌系带。
    ②基托的厚度:基托一般厚约1.5~2mm;边缘厚约2.5~3mm,光滑圆钝。
    ③磨光面外形:牙颈曲线要求,将人工牙的颈部埋于基托内,牙冠部暴露并雕刻出整齐对称的牙颈曲线和牙龈外形。根部外形是使相当于牙根的部位微微隆起,似牙根埋藏其间。在固位型方面以适应唇、颊、舌的功能活动,利于义齿的固位。在制作全口义齿基托时,若能再现腭皱襞的形态,就更加符合生理要求,利于发音,增加强度。
    ④义齿蜡型:全口义齿排牙完成后,用蜡固定各牙的位置,然后完成蜡型。
    ⑤完成塑料基托:基托蜡型完成后,装盒,填塞塑料,聚合处理和研磨,将蜡型更换成塑料。全口义齿装盒采取分装法,将模型包埋固定于下半盒内,将基托和人工牙全部暴露出来,上半盒注入石膏时要徐徐注人,防止在牙间隙藏有气泡。注满石膏后加盖。烫盒、冲蜡、填塞塑胶、聚合处理和出盒磨光等步骤与部分义齿完成相同。堤。用平面导板检查。要求前牙区平面应放在上唇下约2mm,并与瞳孔连线平行;后牙区平面与耳屏鼻翼连线平行。下颌堤形成与上颌相同。确定并校对颌位关系,在确定咬合位垂直距离的基础上,确定丘中位反复核实。上下堤咬合广泛接触,然后划出中线、唇高线、唇低线、口角线。用热蜡刀将上下堤的蜡熔合在一起,待蜡冷却后,将上下堤整体自口内取出,把上下颌模型放大基托中使之密合后,即可准备上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制作曳引钢丝绳绳头浇注巴氏合金的方法、步骤?

    正确答案: 1.先用小型加热器对锥套进行预热,可以是锥孔中的水分蒸发和防止浇注过程中液态的巴氏合金因急剧冷却而凝固(预热温度在40~50℃);
    2.用加热器将巴氏合金加热至400~500℃,清除液体表面的熔渣后,将上述合金溶液慢慢均匀的注入已经预热的锥套中;
    3.浇注要一次成型,避免多次浇注,直至浇注满为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银耳母种的制作方法。


    正确答案: 银耳的阑种是银耳和香灰菌两种阐的混合体.人工栽培的银耳菌丝体的健壮生长和子实体的生氏发疗都箔要与杏灰菌混合培养,即将两种相应的菌丝体混接在一种培养基上的过程。制作母种时,先在培养基上接种银环菌丝,当其长成直径约1厘米的菌落时,在离银耳菌丝2厘米!处接种香灰菌丝.等两者长在一起时,母种的制作即告成功。

  • 第14题:

    制作麦粒种的方法步骤。


    正确答案: (1)浸泡,将麦粒浸泡4-16个小时,使之吸足水分。
    (2)煮制,使之熟透,到“无白心”或少量裂皮的程度。
    (3)拌料装瓶,捞出沥水后,至表面无水,使含水量为40-50%,拌入石膏,白糖,装到瓶的4/5处,抹干净后封口。
    (4)灭菌:高压灭菌在压力0.1~0.15Mpa,1.5~2h或常压灭菌。
    (5)接种:适宜温度下培养20-40天,菌丝长满瓶即可。

  • 第15题:

    如果需要制作一边形变一边沿固定路径运动的动画,最合适的制作步骤为()

    • A、先将路径动画制成MC再制作形变动画
    • B、先将形变动画制成MC再制作路径动画
    • C、先在一层上制作形变,再在新层上制作路径动画
    • D、这两种动画不能同时实现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分步骤简述母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正确答案: 1.称量 按所需配比用适当工具准确称量出各种营养成分
    2.调配 将去皮的马铃薯切成小块放入小钢精锅或大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用文火煮沸30分钟,双层纱布过滤,取汁。
    3.加入琼脂溶解 先将过滤补足失水再将琼脂预湿后加入滤液中文火加热搅拌至全部溶化。
    4.加入配方中其他营养物质
    5.PH测定与调整 充分搅拌均匀,用PH试纸测定PH,并按食用菌所需的最适PH,用1mol/LNaoH或1mol/LHcl进行调整。
    6.过滤分装 用纱布过滤取汁起热分装,操作时应尽量防止培养基黏在试管口或壁上,若已黏在上应及时用纱布或脱脂棉擦净。
    7.加棉塞、包扎 装好培养基的试管应及时塞上棉塞,棉塞要用未脱脂的原棉,再用皮套扎紧或棉线捆好,放入手提式高压灭菌锅内灭菌。
    8.灭菌使用敢呀蒸汽灭菌锅进行灭菌,
    9.摆斜面 灭菌完毕后,让其压力和温度自然降至零后,立即拿出培养基在清洁的台面或桌面上倾斜摆放,摆成斜面。

  • 第17题:

    家政服务员在制作家庭餐上应独立掌握()、()、()、()4种主食制作方法。


    正确答案:蒸;煮;烤;烙

  • 第18题:

    根据制作方法的不同,咖啡大体上可被分为三种,下列哪一种制作方法比较特别() 

    • A、现煮的咖啡
    • B、速溶的咖啡
    • C、块咖啡
    • D、罐装的咖啡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糖雕的制作方法有三种()、()、()。


    正确答案:拉捏制法;吹制法;裱挤法

  • 第20题:

    请描述RRU电源接头制作方法与步骤。


    正确答案: 电缆依次从压紧螺帽、压紧圈、密封圈、屏蔽圈穿过。
    剥去电缆头端外护套,露出编织层长度40mm。
    剪去多余屏蔽层,保留编制层长度7mm,并翻套在电缆外护套上。
    剥去导体头端绝缘护套,露出导体长度为7.5mm。
    导体插入插针压接尾孔,通过插针上的观察孔查看导体线芯是否到位。
    导体到位后,用六角口压接钳压紧插针尾孔,交叉成90度压接两次,钳口规格为0.128inch或3.25mm。
    压接完毕后,穿过套筒及中间螺帽部分,将插针装配到插头中。

  • 第21题:

    结合实验阐述一种固定化菌体的方法和步骤。


    正确答案:以酵母细胞的固定化为例,本实验固定化的方法是把细胞悬浮在海藻酸钠溶液中,滴进氯化钙溶液中,形成海藻酸钙凝胶小球。细胞包埋在凝胶的小孔中,制成固定化细胞。通过包埋法,对酵母活细胞进行固定。并对麦芽汁进行发酵实验。
    操作步骤①调取活化培养24h的酵母斜面菌种一环,接种于10ml麦芽汁试管中,25℃摇瓶培养48h。②取酵母菌体悬浮液10mL,悬浮在10mL4%海藻酸钠溶液(冷却到约50度不太烫手)中混合均匀。③用灭过菌的注射器吸取上述悬浮液,逐滴滴入到50mL氯化钙溶液中,浸泡30~120min使之形成凝胶珠。④待凝胶珠在溶液中泡30min后,滤出凝胶珠得到固定化细胞。转到200ml三角瓶中,用无菌水洗涤3次,胶珠转入用75%乙醇消毒过的可乐瓶中注入约2/3体积的无菌麦芽汁,密闭在25℃下发酵7-9天,注意适当放气勿使其爆炸。

  • 第22题: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中人工插捣制作试件的步骤


    正确答案: ①成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并符合尺寸的有关规定;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
    ②取样或拌制好的混凝土拌合物应至少用铁锨再来回拌合三次。
    ③混凝土拌合物应分两层装入模内,每层的装料厚度大致相等;
    ④插捣应按螺旋方向从边缘向中心均匀进行。在插捣底层混凝土时,捣棒应达到试模底部;插捣上层时,捣棒应贯穿上层后插入下层20~30mm;插捣时捣棒应保持垂直,不得倾斜。然后应用抹刀沿试模内壁插拔数次;
    ⑤每层插捣次数按在10000mm截面积内不得少于12次;
    ⑥插捣后应用橡皮锤轻轻敲击试模四周,直至插捣棒留下的空洞消失为止。
    ⑦取样或试验室拌制的混凝土应在拌制后尽短的时间内成型,一般不宜超过15min。
    ⑧刮除试模上口多余的混凝土,待混凝土临近初凝时,用抹刀抹平。

  • 第23题:

    问答题
    麦粒肿怎样治疗?临床有几种方法可以治疗?分别是什么?并说出治疗麦粒肿取穴的意义。

    正确答案: 麦粒肿治以疏风清热利湿。
    取穴:外感风热用睛明、攒行、行间、太阳;脾胃湿热取合谷、承泣、四白、阴陵泉,毫针刺用泻法。
    方义:取睛明、攒竹、肝经荥穴行间和经外奇穴太阳以疏风清热。合谷、承泣、四白有疏患部郁热的作用。阴陵泉清脾胃湿热。诸穴共奏疏风清热,利湿解毒之功。临床治疗麦粒肿有三种方法分别是针刺法、耳针法、挑治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小麦线虫是寄生在()上的一种植物线虫,使麦粒形成()。

    正确答案: 植物小麦麦穗,虫瘿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