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中,若使氧化剂或有机过氧化物与易燃物品接触,()。
第1题:
对氧化性物质的危险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机氧化剂除具有强氧化性外,本身还是可燃的,遇火会引起燃烧。
B.碱金属、碱土金属的盐或过氧化基所组成的化合物,易分解,有极强的氧化性。
C.氧化性物质与强酸混合接触后会生成游离的酸或酸酐,呈现极强的氧化性,当与有机物接触时,能发生爆炸或燃烧。
D.氧化性物质相互之间接触不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第2题:
第3题:
当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高于爆炸上限时,天然气在空气中()。
第4题:
井下沼气只会引起燃烧和爆炸,不会造成人员窒息。
第5题:
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其储存火灾危险性类别为( )。
第6题:
油气与空气混合,在爆炸极限的下线以下,域名或不会发生爆炸和燃烧。
第7题:
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属于甲类的有()。
第8题:
氧化剂相互之间接触也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如有机氧化剂与无机氧化剂接触,无机氧化剂中的有些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接触。()
第9题:
氧化剂遇()后可引起燃烧或爆炸。
第10题:
氧化剂遇()后不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不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有时引起燃烧或爆炸
有时不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第13题:
对氧化性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机氧化剂除具有强氧化性外,本身还是可燃的,遇火会引起燃烧。
(B)碱金属、碱土金属的盐或过氧化剂所组成的化合物,易分解,有极强的氧化性。
(C)氧化性物质与强酸混合接触后会生成游离的酸或酸酐,呈现极强的氧化性,当与有机物接触时,能发生爆炸或燃烧。
(D)氧化性物质相互之间接触不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第14题:
燃烧法销毁适用于没有或已经失去爆炸性,或者在安全条件下燃烧不会转为爆炸的爆炸物品。
第15题:
高锰酸钾与()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第16题:
炼油厂在发生爆炸或燃烧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控制事态,会引起(),造成爆炸与燃烧。
第17题:
当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比例高于爆炸上限时,天然气在空气中()。
第18题:
可燃气体在爆炸极限的下限以下,遇到或不会燃烧也不会爆炸。
第19题: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厂房(仓库)火灾危险性分类规定,按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是指()。
第20题:
乙醇(酒精)属(),其蒸气与空中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第21题:
乙醇的危险特性有()。
第22题:
钠的危险特性有()。
第23题:
轰然现象
沸溢现象
连锁反应
喷溅现象